市政道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要点探讨

2020-03-06 22:43郭建斌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施作桥头路桥

郭建斌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太原 030020)

1 引言

市政道路路桥过渡段是指桥梁桥台与相应路基之间相互连接的刚柔过渡区域,这一区域路段非常容易受到材料及结构性等不一致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的沉降差,导致道路与桥梁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台阶变化,形成“桥头跳车”。所以,作为每一个参与方一定要做好路桥过渡段施工要点的管理与控制,紧抓重点、抓好要点、管好质量,从而保证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促使其达到标准。

2 市政道路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常见的问题

2.1 沉降问题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要想使路面平整度达到要求,需采用压实机械设备进行不断碾压,在碾压中因施工材料中石子的规格大小不一致,那么,在碾压中就不能有效压实路面,这样路面建设完工通车之后,有可能因车流量的增多而对路面完整性造成破坏,造成路面变形情况的出现。同时,使用不同规格和质量的材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沉降,若是材料刚度比较小,则极易发生变形,若是材料硬度比较大,变形程度就较小。因此,市政道路施工中需要选择强度大的材料,还要按照从下往上的工序进行施工,先进行桥台施工,再进行桥台后路基施工。但在此施工中,一些施工队伍为了在规定工期内完工,把路桥过渡段施工放在最后,对施工质量重视不够,引起沉降现象【1】。此外,由于路桥过渡段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所以在施工中不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压实机的压实效果,造成路桥过渡段没有得到有效压实。

2.2 台阶问题

与路基施工相比,路桥过渡段由于设计施工结构不同,使路桥过渡段出现台阶问题,导致车辆在行驶中发生颠簸,甚至造成桥头跳车现象,致使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同时,因车辆重量比较大,就会使得路桥过渡段两侧比中间高,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对车辆行驶安全造成直接影响,也会造成路面沉陷问题的发生,致使路面变形和裂缝,产生噪声,从而对附近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3 市政道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要点分析

3.1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前期准备

前期的相应准备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后期施工阶段的作业质量,因此,须在施工前期做好相应的充分准备。

(1)健全体系、订立规章,运用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方式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既往实践经验及本项目特点,编制完善的管理流程及规范,建立符合项目建设需求的组织机构,并根据岗位要求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从管理层面落实各类管控举措,保障后期运作的顺畅。(2)组织开展图纸会审,以便更好地掌握过渡段施作特点、难点以及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要求,并在全面熟悉图纸的前提下,对图纸中的错漏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及变更,避免由于图纸错误对施工造成影响【2】。(3)科学选用机械设备,根据项目特点及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地选用机械设备,并综合考虑设备性能与所需成本间的相互协调。(4)积极组织开展试验段试铺,进一步明确施工机械规格与组合方式、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压实参数等,以为后期施作作业参数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5)加强相应培训,包括专业技术教育及安全作业教育,按照各项管理规程进行各项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3.2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要点

3.2.1 彻底清理地表

在市政道路路桥过渡段正式填筑之前,需要将所涉及的地表彻底清理干净,以防杂物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包括原地表上的杂草、灌木丛以及各类垃圾废物与腐殖土等。如未清理干净即开展填筑,会增加路基的不稳定性,或因杂物在其中腐化而引起不均匀沉降等情况,因此一定要做好地表清理。除此之外,还要在清理工作完成后,挖除、换填路基底部表层土,对于坡度较大位置须设置多级台阶,换填表层土的厚度应按照现场自然环境情况及施工方案确定(一般不宜小于30cm),换填完成之后按照夯实参数予以夯实处理。

3.2.2 妥当处治软基

软基是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桥头跳车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做好重点管控。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软基处理取得一些成效,大多数选择多种加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如水泥搅拌桩与土工格栅结合、排水固结与土工格栅结合、换填处理与土工格栅相结合等方式;或根据原有地基性能状态选用单独处理技术,例如,强夯压实、预压技术或者换填技术等。选择上述处置方案时,应该依照成本合理、施工便捷、影响较小、工期较短及效果较优的原则来进行,且根据项目特点及施工现场情况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确保方案的有效执行,并对各主要工序予以严格把控,从而保障软基处治成效符合路基的承荷要求。

3.2.3 严选填筑材料

路基填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填筑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填料的选用上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予以选择。首先,填料在使用前应做好相关试验,如击实试验、填料液限、塑限等,从试验结果得出的技术指标来选择最适宜的填料。填料选用的基本原则为:首选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质或者有较强渗水性能的材料,严禁使用含淤泥、沼泽土或其他含水量过大的土作为填料。目前,路桥过渡段施作过程中,填料多选择级配碎石、沙砾、水泥稳定土等优质填料予以填筑,其中,级配碎石的选用时,要注意选用集料粒径适宜、配比合理,其中,片石或针状石占比应小于20%,黏土或有机物应小于2%。水泥稳定土应当按照计算的比例将土、砂石、水泥等加水后进行均匀拌和,其中水泥量应小于6%。

3.2.4 做好填筑施作

路桥过渡段区域极易因路面及地基压缩变形而致使发生沉降凹陷,因此,在过渡段的填筑施作中尤其要注意对台背予以加固填筑。首先,填筑材料应以半刚性透水材料为宜(包括砂性土、碎石等),同时,填筑作业中需要严加把控填料含水率、松铺层厚、压实度以及平整度等各项具体作业参数,并在混凝土表面分层涂刷浓浆,以此有效降低路基施作完成后的沉降度。另外,为了满足相应承荷要求亦可优先选用土工合成材料,在降低不均匀沉降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加大土体表面与填筑材料间的摩擦力,并使土体受到的压力更好扩散,减少土体所承受的竖向荷载应力。除此之外,对于大型机械无法到达的位置需要换用小型机械或人工打夯机予以夯实处理,确保所涉及区域的压实度达到既定标准要求【3】。

3.2.5 规避雨季施工,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为了防止水沿桥台与路基衔接处下渗而降低路基稳定性、加剧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可能,应尽量选择在降水量较少的季节进行过渡段施工。同时,路桥过渡段作为桥台与路基的重要连接部位,较其他部位而言更容易产生积水或渗水现象,因此要妥善处理排水问题,才能够确保路面、路基的稳定性,其中,通过“防水”“治水”“排水”等多种措施并举,并结合项目所在地的降水及土质情况,选择适宜的排水及防水方式,可以有效保障路桥施工及使用安全,减少与规避桥头跳车与错台等不良现象。

3.2.6 合理施作桥头搭板

桥头搭板是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施作桥头搭板能够确保桥头与路堤纵向坡度变化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其一般按照坡度的0.3%~0.6%来计算有效长度【4】。同时,应严格依照路基预估沉降值计算得出搭板长度,确保搭板长度与设计保持一致,并且预留相应反向坡度,以有效减小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与市政道路整体施工效果有着紧密关系,所以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所有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管理与控制,掌握各项施工要点,通过多项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解决,促使工程质量达到标准,推进市政道路事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施作桥头路桥
泥石流冲沟隧道洞口适宜工法及支护施作时机研究*
隧道湿喷混凝土回弹率影响因素及施作工艺研究
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应用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
软土地基桥头处理稳定性分析与应用
挤压性围岩大跨隧道预应力锚索作用机制研究
级别分明
桥头跳车研究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
北堤老区村的路桥状况亟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