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0-03-10 07:27陈艳鹏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52期
关键词:专科风险管理冠心病

陈艳鹏

(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 102600)

冠心病为我国常见疾病,该疾病存在病情及、危及重的特征,目前,针对该疾病不能有效预测病情转归,多选用冠脉介入等治疗措施,危险性非常高,稍微管理不到位,就会形成严重医疗护理风险事件,部分患者会直接病死,应重点关注患者受到的管理水平[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3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51-75)岁,均值(61.22±1.38)岁;观察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52-77)岁,均值(61.19±1.41)岁;两组年龄及性别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针对急性期患者,需保持绝对休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引导患者在床边、床上及室内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在饮食方面,戒烟戒酒,禁忌浓茶,饮食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用水果和蔬菜,遵循多餐少食原则,控制好每天钠盐和水分摄取量;对患者各项指标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做好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和急救准备工作。

观察组风险管理,内容为[2]:①组建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为经验丰富护理人员,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况,定期对成员进行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提升管理水平。②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找出跌倒、穿刺点出血、脱管及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原因,再制定改进计划表并试行;易跌倒地方,做好警示,地板防滑处理等;定期培训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提升穿刺质量,做好穿刺点护理处理等;定期检查导管,避免脱管及堵管等。③对改进后的管理措施施行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其中依旧存在的不足之处,再次查阅文献和资料进行改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不良事件:跌倒、穿刺点出血、脱管及堵管。选取总分100分答题问卷调查量表对本次研究中患者受到的护理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受到护理质量越高,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受到护理质量越低。选取总分100分答题问卷调查量表对本次研究中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干预后生活质量越好,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干预后生活质量越差。选取总分100分答题问卷调查量表对本次研究中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对护理服务越满意,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对护理服务越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2.2 两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

表2 两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s,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s,分)

3 讨论

冠心病为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危险性病症,该病症病情恶化快,会存在心律失常及血压变化等危险性因素,护理人员依据标准化护理服务,依旧存在纰漏的概率,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在为患者提供专科护理管理中,跌倒、穿刺点出血、脱管及脱管等为常见不良事件,这还会使得患者治疗不理想,预后不佳,应重视[3]。

风险管理属科学化及针对性极强的管理模式,管理的基础为专科护理管理,在护士长带领下,组建风险管理小组,对每一位患者的病况充分掌握,对存在的高危情况进行准确识别,针对性改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常规管理与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效果,发现,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对比结果表明,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更高,值得选用[4]。

综上所述,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与常规管理方案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更好,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更高,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值得运用风险管理方案。

猜你喜欢
专科风险管理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