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推动下的中国县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3-11 07:29余祖伟潘作飞车瑞
重庆行政 2020年1期
关键词:宁海县涉企工业

余祖伟 潘作飞 车瑞

中国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而中国传统的县域经济是基于土地和人力资源的相对低成本优势,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本文以浙江省宁海县实体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针对宁海县机制创新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宁海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宁海县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以跻身全国强县第一方阵为目标,全面推动机制创新提升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家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

(一)宁海实体经济规模

宁海工业经济总值占比达到70%以上,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宁海社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应缴税金同比增长7.8%和13.6%,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3个和15.4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4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在2018年县域经济综合排名53位,位列中游。规模以下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89.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3.7亿元,同比增长7.8%。

宁海县在经济规模数量不断上升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也在提升。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开辟新的经济空间。2018年宁海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47家,同比增加27.8%,增速全市排名第一;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67件,同比增加24.1%,增速全市第二;新产品产值率35.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6%。二是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2018年宁海县投入30亿元进行工业技术改造升级,同比增加1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6.3%;同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5家,节约用能空间2万吨标煤。

(二)宁海特色行业优势

2018年,宁海县六大特色行业(文具、模具、汽车零部件、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79.8亿元,同比增长14.9亿元,具体情况见表1。

六大行业中超过百亿元规模的达到四个,分别为文具、灯具、汽配和模具,其行业中均有代表性龙头企业和产品品牌。文具是得力、兴伟等,其品牌和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高度认可。灯具行业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D、压铸类和太阳能等多元化灯具产品,形成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汽车零部件有创业板上市公司双林汽车,新三板上市公司永成双海,而模具行业有八家企业获得了国家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称号,并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在技术创新和资本扩张的驱动下,这四个行业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五金行业通过关键技术、重点方向和工程的改进,形成了搬运车、阀门类等产品的技术突破和区域品牌创建,也快达到百亿行业产值。电子电器行业通过为国际品牌代工,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探索创立出了自有品牌。

二、宁海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宁海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企业亏损加剧,企业税费成本过高,企业竞争力下降和中美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

(一)中小企业面临淘汰

寧海县企业面临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优势发展企业发展质量有所提升,低散乱企业淘汰加快,2018年共整治“低散乱”等企业100家。亏损企业亏损程度加重,亏损面有所缩小。宁海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盈利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处于宁波市中等水平,与工业强县(市、区)第一梯队的北三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另外,从产业发展现状看,随着传统汽车整车市场的低迷,宁海县汽配产业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汽配产业的利润增长空间进一步缩小,汽配产业面临行业重塑过程,其影响面还渗透至与其息息相关的模具产业。历史沉淀厚重的企业发展越来越稳健,诸多短平快、微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市场竞争的重新洗礼。

(二)企业成本负担偏重

这主要表现在企业核心盈利能力欠佳,成本费用利润率不高。核心盈利能力略有下降,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6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营业利润55.1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利润总额慢0.4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95.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核心业务带来的收益在减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合计为93.6元,同比上升0.6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1.6元,同比上升0.3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6%,该指标全市排名第五位,全市平均水平为8.3%。与之相偏离的现象却是利税总额和应缴税金增速位列全市前列。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缴税金总额33.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全市排名第一;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税金总额为4.2元,企业税负宁波市排名第三。从逻辑上可以理解为规模以上企业盈利水平两级分化现象明显,说明宁海县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发展基础夯实进程加快的重要表现。经走访调研了解到,由于土地租金大幅上涨,(例如火车站附近厂房租金已由原来的15元/平方米涨至40元/平方米,桥头胡地区涨至20元/平方米以上)、贷款利息支出增加(规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8.5%)、企业税负偏高(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税金总额为4.2元,与慈溪持平,分别比象山县、余姚市、鄞州区高出1.1元、1.2元、1.6元)等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企业综合竞争力偏弱

宁海县规上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不高,主要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企业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至2018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支出19.1亿元,同比增长18.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全市增速在20%以上的地区有7个。全县平均每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为351.3万元。因此,全县仍需引导企业努力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其走低投入、高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道路,提高企业产品定价话语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4万元/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1万元/人,全市排名第七。劳动生产率反映的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人员工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就会越少。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应付职工薪酬为7.4万元,该数值在南三县中最高,说明宁海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需通过制度创新、技术改造、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等手段,不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高竞争力。

(四)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经济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增速的调整,与工业生产和主营业务收入表现密切相关。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4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2%,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四位。在当前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前景未定的大背景下,宁海县工业经济增长压力明显增大。就出口而言,美国是宁海县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占全县出口总额的32.7%,比宁波市美国市场出口比重占比高出9.4个百分点。至2018年底,16.5%的受访企业表示出口受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92亿元,同比增长7.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5.5个百分点,出口企业对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减弱,企业盈利持续性也备受考验。

三、宁海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宁海要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和实体工业的基础,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宁海县营商环境改善,降低企业综合营运成本,鼓励企业家增加原创性科技投入,促进宁海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政府服务质量

围绕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清理审批前置条件,大力开展审批考级,全力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推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政务模式落地见效。创新视频预审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商事登记、公安服务等热门事项开发远程视频咨询、预审等服务,让行政审批插上“互联网翅膀”。目前,视频预审批已办理900余次、咨询3900余次,呈上升趋势。推动审批类权力事项平均对外承诺办理时间,由改革前的3.3个工作日压缩到目前1.8个工作日,总承诺办理提速87.5%,实际办理提速率98%以上。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在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的基础上,建立涉企经营服务收费、进出口环节经营服务收费和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三项目录清单制度,对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通过常态化公开让“三项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一目了然。督促指导各收费单位建立清单制度,及时在相关网络平台上公示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确保收费网上公示率达100%。2018年1月起,停征正在执行的收费2项,涉及金额约350万元。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根据“凡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的保证金项目,一律取消”的清理规范原则,对宁海县涉企保证金进行进一步清理规范,制定公布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共23项。目录清单之外的涉企保证金,一律不得执行。清退返还已取消的、逾期未返或超额收取的保证金资金。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向企业收取保证金、不按时返还、挪用保证金等行为。2018年共返还涉企保证金22.77亿元,涉及企业1909家。全力清欠企业账款,制定《宁海县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案》,成立清理工作协调小组,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提出清欠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并设立举报投诉热线进一步监督拖欠行为。共排查拖欠中小企业欠款44笔,计1238.57万元。

(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降本减负政策,充分释放减税红利。开展企业减负“阳光行动”,推进“五项治理”,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降本减负促进实体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意见》。有序推进稳增促调资金发放,按照当年收取企业(淘汰类、央企、国企除外)的土地使用税总额的60%,建立稳增促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转型升级补助。2018年,发放稳增促调资金2000余万元,受惠企业近1500家。持续推进涉企收费减负,在保持原有减税规模基础上,加快增值税改革三项措施、七项减税政策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地,鼓励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小微企业壮大,支持金融资本市场,确保企业全面享受税收优惠。2018年,共减免税费16.7億元,增长26%。清费减负政策不断深入,涉企收费逐年减少,至2018年12月,已取消、减少排污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费用共5362万元。持续降低社会保险费率,2018年全年累计为企业减免2982.8万元,其中失业保险基金减免金额2650.9万元;“小升规”企业减免151家,基本养老保险减免202.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减免129万元,惠及员工4315人。

(三)开展企业帮扶活动

建立“问题收集+科学流转+联盟会商”的企服责任人运转机制,为全县1078家规模以上企业和成长型小微企业配备企服责任人,实现从项目报审、土地审批到厂区“三通”、职工子女就学等各类问题“有求必复”。加强统筹协调,重点解决企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累计为1.4万余家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3万余件,引导2400余家企业专利申报4370余项。搭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以“企业直接抛单、平台审单、金融机构接单”的流水作业方式,免费提供企业“一键融资”服务。为县内企业与25家银行提供信贷对接服务,累计为企业融资749笔,共计7亿元,其中最快一笔融资从抛单至到款仅3天时间。县担保中心和农商行合作针对家庭工厂和小微企业推出“助微贷”项目。2018年共办理108笔,为105家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共计7895万元。

(四)保障企业用地需求

优先保障工业经济用地需求,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动力,优化土地要素资源配置,加大用地保障。通过开展“三未”土地清单化处置工作,按照全县“三未”土地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会的会议精神,联合各乡镇街道及相关责任单位明确历年批而未供地块的处置方案,通过规划调整、实施空间优化调整等方式,盘活批而未供土地,为企业增加用地保障。开展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区域试点工作,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出让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开展土地分割转让试点工作,在无合同约定,且符合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消防和环保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工业、仓储和科教用地分割转让给合法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利用“亩均论英雄”企业评价机制,积极探索要素配置差别化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分阶段逐步实现亩均税收一万元以下的低效企业市场出清,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进一步盘活利用土地资源,倒逼企业提高亩均效益。

(五)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实施质量品牌标准工程,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产品标准制定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创新、专利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为契机,出台《宁海县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全县检验检测技术联盟,打造技术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品字标浙江制造”集中培育县。宁海县完成开展9项“浙江制造”标准制订工作,批准发布的8项。完成“浙江制造”产品认证8个。开展对标达标,推动企业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9项。加大技术改造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有需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两个全覆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通过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优化人才引进和培育促进企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促进文体、模具和汽配等传统行业的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汤吉军,郭砚莉.供给侧改革下激发企业家创新的微观机制与制度选择[J].经济学家,2019(01).

[2]白光裕.中国区域开放战略的演进与成效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9(09).

[3]李自杰,李计广.中国区域开放战略的演变与反思[J].云南社会科学,2010(03).

[4]陈耀.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J].新西部,2018(03).

[5]刘军,段会娟.我国产业集聚新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01).

作者单位:余祖伟,宁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潘作飞,宁海县决策咨询委员会

车瑞,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宁海县涉企工业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宁市加强涉企收费长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工业人
青海省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实施意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一批涉企收费项目的通知
湖北赤壁:全面降费 落实涉企收费项目清理工作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