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2020-03-12 18:11辛冰川徐红艳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银行信贷银行贷款信贷

辛冰川 徐红艳 田 宇

(1.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 沧州 061000;2.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3.河北正中实验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引言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和倒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之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信贷的增长、信贷泡沫以及信贷的波动情况。在中国,大多数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从银行信贷处获得融资。信贷供给政策作为一种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调整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信贷额,来最终达到对微观层面企业的行为进行调整的目的(Shen et al.,2015)。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宏观经济波动也会受到信贷周期及金融周期的影响。在信贷扩张时期,贷款发放过多,银行风险提高,银行业危机发生的概率也会显著提高。并且一个国家信贷扩张程度越大,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并且在危机期间更可能遭受大程度的损失(马勇等,2009)。相反,在信贷紧缩时期,银行发放的贷款减少,不良贷款率下降,银行业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下降(Aghion et al.,2010)。

在我国,银行的信贷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影响不同。在经济低迷时期,信贷扩张有利于降低经济低迷程度,促进经济增长。与小规模企业或者民营企业相比,大型企业的规模更大,企业员工数量更多,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政策目标(侯青川等,2015;Shen et al.,2015)。然而,将资源较多的分配给增长机会较少的大企业或者国有企业,一方面,导致这些企业会盲目的追加投资,使得投资效率下降,最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发放较为偏向的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在获得更多信贷资金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信贷补贴,这将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损害到了市场环境。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虽然拥有较多的增长机会,但是由于其在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融资也会更加困难。由于这些企业无法为具有增长潜力的项目融到资金,导致这些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不得不被放弃,最终降低了此类有潜力的企业的投资效率(刘瑞明和石磊,2010)。

综上所述,以往研究大多注重考察银行信贷扩张对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这都是基于宏观层面来进行分析的,而对银行信贷供给是怎样对微观实体经济产生有影响呢?影响程度又是如何?并且银行信贷供给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的投资效率的影响是否相同?这些都有待考察。本文在具体考虑我国现实情况的情形下,研究信贷供给对我国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在进入新常态之后面临着严重的下行压力,因此,研究银行信贷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银行信贷供给与企业投资的发展现状

(一)银行信贷供给发展现状

进入2019年,我国国民经济依旧呈现出在总体平稳中积极向前发展的趋势,但是依旧存在着产能过剩、影子银行以及互联网等风险较高的问题,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从国际市场上来看,面对纷杂的国际环境,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人民币贬值的风险、以及资本的不断跨境流动都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倍感压力。综合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国的信贷行业也受到了国内外严峻形势的影响。由于受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2019年我国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下半年以来,由于小额信贷公司遭受到了兑付的困境、p2p网贷平台也是接连倒闭,市场整体情绪较为低迷,导致各金融机构普遍对贷款更加谨慎。

(二)企业投资发展现状

企业是作为一级投资主体来进行投资的,企业投资效率关乎着企业的发展与成长。企业投资效率是企业未来价值创造的基础,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至关重要,对经济增长也产生深远影响。在我国,银行一直以来都是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来源,帮助企业投资研发产品或者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上个世纪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加了对银行业风险监管,尤其是巴塞尔协议Ⅰ、Ⅱ、Ⅲ的陆续出台,各国对银行业流动性监管愈加严格,并且也在不断强化商业银行对企业信贷资金审核。但是我国现存体制背景下,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其融资更加便利,但是由于其融到的资金更多,也更容易产生盲目追加投资和过度投资的问题;而民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更加困难,使得其有盈利的项目得不到投资。因此,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成为了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关键。

三、银行信贷供给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银行信贷不能直接对企业的投资产生影响,但能够间接影响企业的可用借款资金和企业的投资能力。当实施宽松的信贷政策时,企业更容易从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获取融资,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效率也会有所提高。相反,在实施紧缩信贷政策的情况下,银行发放贷款的条件会更加严格,贷款规模也会缩小,此时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会变大,外部融资约束加强,企业内部会更加谨慎的使用资金,投资规模和投资意愿也会相应减少。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银行信贷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第一,银行通过调整贷款利率来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当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企业将会减少对项目的投入资金;相反,企业将会增加对项目的投资。第二,银行贷款是企业投资资金的来源,银行贷款的增加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使得企业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投资盈利项目,进而企业的投资水平也能够得以提升。第三,从银行层面来说,银行的信贷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负债,负债是具有一定约束作用的,在这种约束下,企业会自动减少过度的投资行为,从而实现更稳健的经营。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后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融资约束问题,从而改善企业投资不足的现状,使得企业的优质项目获得投资,最终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此外,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完成,但是并没有最终完成,因此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一定的管制,长期以来造成了贷款利率一直低于市场的真实利率的状况,这种现状也会使得企业会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贷款进而增加投资水平。通过对以上几种途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后会提高自身的投资水平。

通过对以上三种途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银行贷款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的投资行为的约束力是不一样的。通常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的银企关系更加牢固,贷款的利率较低,也更容易获得贷款,这都导致了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受到来自银行的硬约束较少,最终可能导致国有企业资金充足而出现过度投资的倾向。相反,民营企业或者中小企业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会更加困难,即使民营企业业绩较好、增长也较快,银行贷款仍然对民营企业有着强有力的硬约束。这些有效的硬约束使得民营企业的过度倾向的要显著低于国有企业,并且获得贷款的民营企业也不会进行明显的过度投资。

四、银行信贷供给与企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新兴产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有限

已经上市的公司进行融资,主要还是靠公司的经营业绩以及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如此。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资金投入高、风险性高,但是由于其科技含量高和成长性高,因此新兴产业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潜力是巨大的。然而新兴产业获得的融资支持是有限的,在长期贷款的支持上更为薄弱。

(二)我国金融市场不成熟

欧美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在经历了相当一段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早已成熟。直接融资体系完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融资渠道多种多样,因此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西方国家较少出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银行信贷供给的变动对于企业融资的影响减轻。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尚未成熟,金融市场的效率也有待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有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等间接渠道融到资金。一旦银行信贷供给发生变动,将会对企业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三)银行信贷对民营企业支持不足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企业绩效并不能构成为企业获得融资的指标。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民营企业融资难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国有企业由于其具有安全、稳健、规模大等特点,商业银行更愿意将贷款发放给国有企业。并且银行贷款对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较为软弱,导致国有企业存在着过度投资的倾向,从而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并不高。相反,民营企业会利用有限的资金投资更好的项目,谨慎考虑投资机会,再加上银行贷款对民营企业的有效约束,使得民营企业不会盲目的去过度投资,大多数情况还是民营企业无法获得贷款而出现的投资不足的现状。

五、政策建议

首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本质要求,不仅要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实体经济债务风险的管理也不容忽视。规范市场行为,坚持综合施策,统筹信贷政策力度和节奏,为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健全金融体系,通过引导增量、激活存量的办法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推动市场信息公开,避免噪声干扰和信息失真现象,降低同行业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效避免资源错配而造成的损失浪费。

其次,我国银行业目前也正处于改革之中,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在新的竞争环境之下,银行业也不能故步自封,传统的业务观念和方法已经不再适应于新变化的发展。银行业必须主动做出改变,削弱对高耗能、夕阳产业的放贷比例,把眼光更多的投放到高科技、朝阳行业中去,与新兴产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理控制贷款风险,使得贷款资源得到最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放贷效率,为经济带来更多的附加值。

最后,完善我国的直接融资体系,尤其是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完善,能够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效率。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多种替代性融资渠道,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此外还需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

猜你喜欢
银行信贷银行贷款信贷
终于中了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商业信用对货币紧缩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