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2020-03-12 19:01张留禄赵秋静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管理安全性

张留禄 赵秋静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1418)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可能随时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它具有传导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普遍性存在等特点,因而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问题一直都是各国风险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要保持自身充足的流动性,这也是实现商业银行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前提条件,因为几乎所有的风险最终都以流动性风险的方式表现出来。商业银行一旦发生流动性风险,将会快速传播至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即一家商业银行爆发流动性风险可能会“殃及”其他银行,引发其他金融机构一系列流动性风险。这不仅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历次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诸多金融机构损失巨大,实体经济也遭受严重冲击,这更加说明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遭受潜在流动性风险的情况十分常见。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受到诸多外部及内部层面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影响。从外部层面来看,受我国宏观经济扩张的影响,低水平建设、盲目扩张导致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这些使得商业银行负债增多,资产变现越来越困难,资不抵债的情况,就是流动性风险的预兆,导致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不断扩大。从内部层面来看,商业银行对其内部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环节。例如,内部资产的管理不够完善,同时,对银行内部人员的管理也不够到位。这些都加大了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留下了风险隐患。2019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商业银行作为流动性传导链条“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其自身流动性安全将受到疫情的考验。过去“重盈利性,轻流动性”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下,部分商业银行平时缺少危机意识,“战”时缺少危机应对能力,经此一“疫”,流动性风险隐患势必暴露无遗。流动性风险一旦引发,会对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不良的影响。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背景来看,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处于金融风险防控的背景之下,必须要加强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研究。

二、文献综述

钱崇秀(2020)等人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角度,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8年的数据,计算商业银行短、中、长三个窗口的期限错配缺口,讨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调整策略。研究结果发现,银行间的拆借以及银行间的期限错配是引发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原因。同时国有与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建议和对策[1]。尚航飞(2020)提出降低流动性风险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高核心负债的稳定性、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压力测试的风险预警作用、适时动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四个方面降低上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2]。隋聪(202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2012年至2014年,我国的国有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差异非常大。其中,尤其是2014年的上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更甚。其次,本文构造了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的两种网络。实证结果表明,处于流动性需求地位的大型银行的潜在风险传染破坏力远远大于同等规模和联系的银行。这足以表明流动性地位应该是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系统性风险指标[3]。杨乐乐(2020)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选取流动性比例的指标来表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从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共选取变量,选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广义货币增速(M2)与流动性比例关系不是很显著,资本充足率(CAR)与流动性比例呈正相关,这种现象与现实的经济状况是相符合的[4]。刘志洋(2019)实证分析表明商业银行的规模越大,流动性创造就越多,那么商业银行受到的流动性风险就越大;反之,商业银行额定期存款所占比例越大,那么商业银行受到的流动性风险就越低;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显著[5]。王银雪(2019)认为商业银行面临着十分多的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并且对整个金融体系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为了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不同的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相应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6]。刘树宪(2019)等人利用理论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的监管政策,分析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和流动性覆盖率(LCR)这两项指标。不同的监管政策对不同区域流动性风险集聚有不同的影响,并且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7]。曾嵘欣(2018)分析研究系统流动性风险在银行之间的传染与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银行间的协同效应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放大;系统的流动性冲击对不同银行的效果也不相同。根据研究结果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8]。

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必然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而由于特殊的资金结构和经营方式,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必须重视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成为各商业银行通常都遵循的经营管理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缺一不可的经营原则,这三个原则间存在着矛盾和统一的关系。

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受损失的可靠程度。安全性的反面就是风险性。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资金来源中自有资本所占比重很小,负债率高,商业银行极其依赖负债来筹集资金。所以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以随时应付客户提存的需要,并应付重大风险和损失。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各种类型的风险,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等。例如,贷款发放到期,由于借款人的信用问题而无法收回本息;证券投资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导致证券价格下降,投资亏损;或者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而导致流动性不足等。这些风险一旦转变为现实,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甚至使银行面临倒闭的可能。所以,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永恒课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必须有效度量和管理风险,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加强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采取有效的措施转移和分散风险并针对风险建立一定的风险准备,如资本金、呆账准备等,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原则是盈利并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的根本目标,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银行获得充足的盈利可以扩充资本,扩大经营,提高银行信誉,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如果银行的盈利能力差,必将导致投资者信心丧失,银行信誉下降,业务发展能力减弱,甚至引发银行的信用危机,导致客户挤兑,危及银行的生存。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的是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借贷的能力。银行作为高负债的企业必须保持资金的流动性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偿还到期的债务。另一方面,银行必须保持满足新增贷款要求的能力,否则就会银行客户流失,市场份额下降,市场竞争能力被削弱的后果。

一般来说,流动性和安全性通常是正向关系,流动性越好的资产,其风险就越小,安全性也越高。此外,安全性和流动性是银行盈利的前提和基础,因为银行要想盈利,前提是必须能够生存下去。同时,盈利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更强的融资能力,更能确保其流动性,并能通过盈利弥补经营中的亏损,保证了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但是“三性”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盈利性越高,往往风险越大,安全性、流动性越低。而安全性好流改性强的资产盈利性较低。例如,由政府担保的长期贷款,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流动性不足,而银行的库在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几乎没有风险,但却没有任何受益。此外,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要兼膜和协调三性之间的关系,找到风险和收益的职平衡点,即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灵话调整流动性,以实现赢利目益。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为降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本文从外部和内部层面提出如下建议。

就外部层面而言,一是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的稳定增长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不仅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也要防控物价,避免其发生大幅度的变化,通胀率一旦上升,也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风险。二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当前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存款压力的情况下,为了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应当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从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以及连续性有利于消除目前市场微观主体的不确定因素,也有益于减少经济复苏过程中过于剧烈波动,从而避免货币政策变化可能引发的银行流动性风险。

就内部层面而言,一是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加强客户贷款信息审核。银行不良贷款增多,不良贷款率上升,未来可回收的贷款变少,会减少未来的现金流入,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机率增加。据银保监局官网所知,截至2019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资产管理,不断提升盈利能力,能够有更多充足的资金,从而能更有效的抵御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贷款人资质审核制度

对借款人信用的考察,主要是判断款人对贷款本息偿还的意愿。如果借款人是个人,则品德主要表现在在人的道德观念、个人交往以及以往在社区中的地位和声塑等个人习惯和偏好、经营方式经营业是企业在管理上的完善性,在同行和金融界的地位如果借款人是企业,那么品德就和声望经营方针和政策的稳健性等。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履行借款合同的历史纪录,在其品德的评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在将资金贷款给贷款人之前需要对贷款人的资质进行审查,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二)平衡银行收益与风险间的关系

收益与风险具有对称性,商业银行风险与它自身的收益成正比例关系,银行面临风险高,那么银行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商业银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也就增加。银行不能越中追逐高收益而承担多大的风险,但是银行如果过分强调风险的规避,可能对银过发利造成影响。所以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要处理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在既行的收益目标下将风险管理控制到最低水平,或者是在一定的收益目标下将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三)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

更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将商业银行内部的岗位根据员工的能力进行职责细分,要科学合理的分配不同的岗位,体现相互制约的目标,要明确每个员工的岗位责任,使每个员工在其岗、明其责,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要做到对自己的岗位工作负责,进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岗位责任体系。加大内部稽核检查力度。要认真排查案件风险点,及时完善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并对各个层级(如基层、中层、高层)的员工分别提出要求,各施其责,严格防范各个方面的风险,建立一个银行内部更加完善的管理系统。

五、小结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要立足自身,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要不断完善上市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储备能力。针对本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商业银行应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风险评价体系。各类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不同。如影响五大国有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主要由资产规模、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及盈利能力等多个维度的指标,所以可以考虑从多个角度综合管理。第二,商业银行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加入流动性风险评价,构成一套自上而下的常规管理模式,对商业银行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与检查。第三,建立一套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流动性风险一旦引发,会对商业银行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应该建立一套风险预警机制。当流动性指标一旦碰到警戒线,就进行立刻警报,这样能够使商业银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轻流动性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流动性风险管理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