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0-03-12 05:24蓝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蓝平

摘  要:“素读”指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将其反复纯粹地读、以达到烂熟于心的目的。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开创的歌诀体素读经典课程,使学生在六年里基本实现了“背下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句”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歌诀素读法;“先读后学,自主诵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019-02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标准》中给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背诵篇目。由此可见,中华经典诵记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感兴趣、掌握不牢固等问题普遍出现。

如何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记能力呢?陈琴老师开创了歌诀体素读经典课程,她的学生能够熟练地通背《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读本,平均阅读300册书,优秀的孩子每年的阅读量更能突破1000万字。

在进一步学习、了解陈琴老师的歌诀素读法后,笔者努力加入更多的素读形式,并尝试将“素读”、“海读”相互渗透,开始了运用歌诀素读法开展“先读后学,自主诵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歌诀素读法与“先读后学,自主诵记”教学

歌诀素读法由经典素读创始人陈琴首创并引入现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歌诀体素读开展“先读后学,自主诵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即指“课内先读后学、自主诵记,课外海量自主诵记”。

“先读”是指在学习时,教师先用歌诀素读法范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后学”是指在学生熟练并能背诵的程度上,通过故事导航、文白对读等形式,让学生对文本有初步理解。

“自主诵记”是指对教材中小古文、诗词的诵读后,学生对歌诀素读法有一定了解,从而转化为内在的学习方法,然后可以自主诵记各种课外优秀诗文。

二、“素而不闷”、引导性评价——“先读后学,自主诵记”教学

(一)多形式素读

1.音乐渲染

音乐,可以与形象的画面、深刻的感情巧妙而艺术化地整合在一起。在音乐的牵引下,可以使学生直接面对语言形式,不必深入体悟素读内容的语言内涵,而直接转化对素读内容内在气韵的感受。

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了《明月几时有》。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缓缓响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依靠音乐的力量,逐步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教师进而再组织学生进行尽情地诵读,就起到了较好的素读效果。

2.采用做游戏的形式

“‘素读如何做到素而不闷”,比较短且节奏韵律强的诗文,可以用回环接力的形式,把诵读的内容和学生都分好组,学生的号码可以随时变换,交替诵读。还可以采用拍手读、擂台读、击打节奏式读、歌吟式读等方法。

近体诗和词,也可以采用吟诵的形式,通常引导学生跟吟《中华经典素读范本》光盘内容,也可以下载陈琴老师的吟诵音频视频。经典名篇中的长诗或长文,可采用角色扮演朗读的办法,纯文言的文体可以用“剧目导读”法。

3.运用跷跷板、黄鹂叫、波浪读、接龙大冲浪等方法

例如素读杨万里《小池》时,就可以运用黄鹂叫的素读形式。如:

“泉眼无声惜细流呀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啊爱晴柔。”,这种回环往复的旋律,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诵记下来。

学习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时,可采用波浪读的素读形式,如:

(一人领头读)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一整组慢读)抬望眼、仰天啸,壮怀激烈。

(一、二整组低沉读)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全班激昂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四整租慢读)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女生读)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男生读)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全班激昂读)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学生由个人读发展到整组读、男女生互读,再到全班读,气势逐渐加强,感情不断充沛,每个人都能充分体悟到岳飞心中满怀壮志、精忠报国的情怀,诵读起来,自然就不会忘词,能够迅速背熟了。

4.自由素读、小组合作素读等形式

学生自由素读时,教师提前通知需要誦记、学习的内容,学生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素读形式。同样诵记《牧童》这首诗,有的学生可能喜欢打拍子,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黄鹂叫,有的学生可能喜欢跷跷板……每一种素读形式都有其优点,不同学生适合不同方法,这样就能针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具体调整,达到良好诵记效果。

小组合作素读则由学生小组自由合作,选择最适合自己小组的素读形式,提前预习、划分好节奏和重点读的地方,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不断积累个体和团队经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最终达到“自主诵记”的目标。

5.在“先读后学,自主诵记(古典名篇)”的教学中,虽然采用各种素读形式的诵记效果较好,但时间一长,学生遗忘诵记内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巩固所诵记内容,在教学中,也常采用挖空练习、看图练习、接力诵记等素读形式。

如课内教材中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就可以进行挖空素读诵记练习。

例一:

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织鸡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溪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首诗词、同一篇古文采用不同素读形式诵记、巩固,既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能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充分记忆学习内容, 何乐而不为呢?

(二)引导式评价

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读兴趣,除了在诵读形式上做足文章之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富有激励性、引导性的评价等也是很重要的策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关注学生诵读的状态,并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点评、回应,让学生不断提高素读效率,逐步提升自主诵记的能力。

有鼓励才会有动力。为了鼓励学生,我们班建立了一个班级“中华经典素读”微信群,每天晚上都要求学生打卡素读,素读内容一般为复习内容、预习内容两部分。此外,班上还经常邀请读得好的孩子上台带读,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把读书视频发给家长看,引起家长的关注。既让学生获得了自信,又让家长看到了素读经典的效果,愿意主动配合督促孩子学习。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可以根据每个月的读书量,设计一份相应的跟踪表和加分表,每天完成了相应的“素读”量,学生可以自己加上相应的分数,也可以自评自己的表现。众人拾柴火焰高,让孩子们自己结成读书伙伴,互相鼓励。

三、“素读”、“海读”互相渗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尝试将“素读”、“海读”两种方法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先读后学,自主诵记”的教学会开展得更有价值,学生的诵记、学习效果也会更加良好,接触的知识面更为广阔,自主诵记能力将更进一步提升。

在做到“素读”、“海读”相互渗透时,教师也不要忘记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品悟,唤醒学生的情感共振,珍视学生的个性解读。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上素读课,学习多形式的素读方法后,也能延伸到课外内容上。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应只限于传统教学,还可运用多形式的歌诀体素读、渗透“素读”与“海读”,将知识延伸至课外,充分调动学生素读的积极性。运用歌诀素读法开展“先读后学,自主诵记”小学语文教学,再加上海量的阅读,相信能培养学生的素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记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琴.“素读”经典及课程开展初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9(5):8-11.

[2]褚冬梅.素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5(17):70-71.

[3]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 选萃 教学感受[J].小学语文教师,2009(5).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區鉴海小学,广东   佛山   52800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