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2020-03-12 05:24陈建中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高中教学文言文

陈建中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进行,核心素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并且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通过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文言文水平能够不断提高。本文对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为高中语文教学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高中教学;文言文

中圖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045-02

一、引言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并且对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言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古汉语文化,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通过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效率,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文言文教学工作。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学会更加严谨的古汉语表达方式,丰富自身的语文词汇,开展更加丰富自身的现代文教学能力。文言文词汇中的通假字表示古代汉语中同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字,从中教师可以发现中国汉字意义的演变,从而深刻地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中的很多内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无法体现,因此具有十分珍贵的教学价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了解文言文的语言构建规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思维和审美能力

文言文的学习十分讲究结构的工整,同时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文言文词汇,需要学生拥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文言文的内容拥有言简意赅的特点,给人一种简洁大气的美感,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的写作手法,感受文言文所包含的内容,充分理解文言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教师不仅仅要能够向学生传递文言文知识,还要能够向学生们传授丰富的文言文技巧,锻炼学生的文言文思维,使学生能够学会用文言文的思维方式进行文言文的鉴赏,同时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审美能力。

(三)弘扬并继承传统文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内涵,体会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从而产生浓厚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文言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和学习,使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例如在《劝学》和《师说》两篇文章中,作者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值得学生们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们从中学到学习的正确方式和态度,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期望,同时对现在的学生进行鼓励。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人生的道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文言文本身就包含社会、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内容博大精深,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文言文自身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十分困难,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十分枯燥,不能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能够有清晰的认识,认为文言文的学习太浪费时间,因此在文言文上不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文言文枯燥乏味,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很多文言文内容无法理解,因此对文言文学习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很多学生没有文言文学习的正确方法,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文言文学习的兴趣锐减,课业负担明显加剧,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所起到的教学效果不佳。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经常会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文言文知识,造成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障碍。其次教师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认为文言文的学习仅仅是讲解古汉语字词就行,没有充分重视到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底蕴,很多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文言文教学都会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使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能够完成。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

首先教学评价机制单一,文言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但是只有一种评价方式会使学生在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上显得过于肤浅,不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思维。其次文言文考试题目往往只是默写、填空题等等,题型过于单一,不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进行考察。

三、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朗读,提升文言文表达能力

文言文需要通过反复朗读的方式来感受其中的韵律,因此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朗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文言文中的阅读内容。每篇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精雕细选古代文人墨客精彩的篇章,因此具有十足的朗读节奏,能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文言文中蕴含的艺术美。这些文章中的文言文都是具有严谨的行文结构,句式简洁工整,同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使学生能够对文章的结构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们体会文言文中的情感,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节奏美。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越流畅,说明对文言文的理解越深,因此能够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完成对文言文的理解。高中文言文的诵读通常拥有一定的规律,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正确方法。例如在文言文《赤壁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抑扬顿挫,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字词的音义。然后在朗读过程中,对其中感叹人生和天地自然的句子“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进行反复朗读,体会文言文中包含的哲思。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文言文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文言文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文言文兴趣进行考察,从而用更加有针对性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主动开展文言文的学习。教师应该为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创设相应的学习氛围,主动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文言文知識。教师可以在每节课都开展学习心得分享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看到的好的文言文章节、句子和书籍向其他学生分享,并且分享自己的文言文读书笔记,使自身能够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分享的方式将自己平时看到的文言文阅读资料分享给学生,并且通过组织文言文写作竞赛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写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应的文言文学习。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书籍。写作竞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文言文写作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发现其他学生的文言文方面的优点,从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思维发展和提升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教学方式向学生设置巧妙的问题,使教师能够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将文言文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思维。例如,在《劝学》这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劝”字为中心设置问题:“劝”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回答“劝告”,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看看文中的“劝”是不是这个意思,然后说出“劝”的另一个含义“勉励”。学生通过《劝学》这篇文言文的学习,能够学会更多的文言文知识,并且学会了坚持学习、增长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品质。从《劝学》这篇文言文可以看出,教师需要通过更加全面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地知识探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文言文 思维,促进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提高。

(四)语言构建和运用

我国古代汉语具备简洁和严谨的结构,因此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需要强调和注意的事情,能够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文言文作品的精辟性和简洁性,从而感受到奥文言文作品的美。教师可以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文言文的语感,使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更好地方式理解文言文内容中所包含的知识。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们做到感情丰富、节奏连贯,充分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技巧,从而能够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美的理解。

例如,在《赤壁赋》这篇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作者的性格特点以及豁达的胸怀。并且对于其中的名句进行反复诵读,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作者苏轼通过对月亮、江水之间关系的描述,充分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学生们可以看出作者身处逆境之中依然乐观开朗的胸怀,从而能够充分理解作者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同作者产生共鸣,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文言文核心素养。

(五)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等信息技术的帮助,为学生们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将文言文中的情境呈现出来。如在《赤壁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用视频播放“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等经典场景,从而能够使学生们在视频的感染下充分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含义,从而能够采用激发学生对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兴趣。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极为重要,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已经将学生的学习气氛建立起来了,这种教学气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自主学习的欲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进行学生在词句、写作方法上的积累学习,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文章朗诵、文章阅读、文章写作等方面的展示,例如,教师可以搜集三国方面的经典事件的视频,“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视频进行播放,学生会被视频中的精彩故事所吸引,然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三国相关书籍的阅读,学生在视频的感染下已经对这些精彩的历史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会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更加积极。教师在学生阅读后要安排学生进行读后感受的记录,在记录中进行阅读反思,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而且在阅读中不仅能陶冶情操,更能够进行写作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以读引写”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将读写更高效地进行结合,进而课堂氛围更积极活跃,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并在主动阅读的推动下进行主动写作,最终提升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唐金侠. 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2019.

[2]朱怡.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以人教版高中文言文为例[D].  2018.

[3]方丹玲.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探索[J]. 高考, 2018(15).

(作者单位:广东省吴川市第二中学,广东   湛江   524500)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高中教学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