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20-03-12 05:24王义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有效教学高中物理

王义成

摘  要: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教师教学辛苦,学生学习辛苦的现状,深入分析,主要原因还是教师教学方法不正确,导致物理教学的课堂效果降低。高中物理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种物理现象,通过物理实验,探索物理知识。实现高中物理的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054-01

高中物理的教学在高中的教学中,被冠以“副科”这样的称号,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着对物理学科不够重视的情况,各项教学内容和活动的进行,都表现为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实验而实验,为了考试而考试,对物理学科学生素养的培养不到位。本文笔者将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的合理手段。

一、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技巧

1.联系实际生活设计问题

教师课堂提问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关键一环,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获得启发掌握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问题更感兴趣,对物理知识更感兴趣额,意识到物理学习与生活的关联性,更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比如:在《摩擦力》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很好地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关联,这样进行提问:“大家每天都能够在马路上进行行走而不会摔倒,手里拿的东西不会滑落,在运送行礼的传输带上,行李不会到处滑动,而是可以静止在传送带上,跟随传送带进行运动,在一些相对于粗糙的地面我们会感觉到行走起来比在光滑的地板砖上要吃力,那么产生这些生活现象是为什么呢?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这么大的便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和探讨吧!”从学生非常了解,每天接触的生活场景和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提问,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更多的联想,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这样引出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的问题要循序渐进

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尊重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更轻松的掌握知识。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已知向未知进行过渡,尽量形成问题之间的彼此关联,使问题的设置遵循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规律。对于一些基础概念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引导,而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需要归纳整理和比较总结的内容,教师就应该设置一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通过回答,得出结论,问题其实就是对高中生的一种提示。比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章节的内容时,显然,学生对两种运动状态都需要掌握,但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在平面上就可以完成的教学展示,教师可以先对匀速直线运动进行讲解,然后在引入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说大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之间有什么关联吗?其实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形成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和知识的递进性,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问题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思考空间和联想记忆。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1.合理确定小组成员

小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物理课堂更有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讨论机会,进行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达到每个学生能力的提升,对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师需要合理的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家庭环境、性别特征、学习背景、知识掌握情况等,形成综合性小组。便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比如,有的同学实践操作能力强,但是很马虎,而有的同学心思细腻,考虑全面,但是动手能力较差。把这样具有互补性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可以保证整个小组的学生水平,使小组的合作效果倍增。

2.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在小组活动中,为了充分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对小组内的学生有明确的分工设置,帮助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整个小组不同成员的参与度和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度。比如在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教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让学生承担不同角色,共同配合完成实验内容。当然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不同的是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化,使每个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对实验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收获。在每学期也可以对分组进行重新的划分,让每个学生除了尝试到不同角色外,也適应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合作伙伴。

高中阶段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物理学科作为学生进行物理实践,分析生活场景的学科。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势在必行的。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高中物理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匡廷云,曹惠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朱汉国, 闫璟, 何成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7.

(作者单位:黑河市九三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黑龙江   黑河   164300)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有效教学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