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0-03-12 16:41莫素素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莫素素

摘  要: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培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091-02

一、前言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毕业生有关“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理解阅读材料中的观点和态度;能意识到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而目前英语阅读教学普遍采取以教师“教”,学生“学”这一传统模式,侧重知识讲解或采取“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阅读、做题来提高成绩。这些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忽视了阅读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缺乏交流和合作,枯燥而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二、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它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直观呈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使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直观性,让我们对所有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把握细节和全局;二是伸缩性,学生很容易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自由联想,同时也能轻松地把一整篇文章浓缩为一幅简约的思维导图;三是教育性,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激活原有知识,有效导入

学生对文章主题越熟悉,阅读理解的难度就越小。因此,教师在阅读前可以设计思维导图,开展以阅读主题为中心的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据此进行“自由联想”,并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想到什么就记什么,想得越多越好。这种方式既激活了原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激发阅读动机,也扩充了词汇量,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呈现新单词。

以人教版模块五Unit 5 First Aid (reading)为例:教师可在导入新课题时以accident first aid為中心,让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写出关于accident的词汇,复习旧词汇的同时,也引出了新词汇。

再以人教版模块一 Unit 4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reading)为例:在阅读前的导入环节,可以设计了一个多彩美丽的蝴蝶图,让学生观察PPT的插图,猜测图中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带来的危害,然后把他们的想法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这个美丽的思维导图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有助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从篇章中获取主要信息。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转换手段,从整体理解的角度设计有效的任务和活动,以完整的视觉表象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在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快速扫读全文,对文章的体裁、基本结构和段落大意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和一级分支。

学生应在阅读文章全部内容之后,对文章信息梳理整合,再“画”对应的思维导图,这样才能简明扼要的把握文章整体信息。如果是边阅读边画思维导图,由于对后面的内容还不了解,容易把太多的次要关键词写下来,思维导图的内容就会变得复杂。主要重点和次要重点都被记下来,就会冲淡核心信息的“关键性”。

下面以人教版模块三 Unit5 A Trip on“The True North”(reading)为例:

第一步,让学生略读文章,引导学生先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

①Li Daiyu and her cousin Liu Qian were on a trip to Canada to visit their cousins in Montreal on the Atlantic coast.

②On the way to the station, he chatted about their trip.

③That afternoon aboard the train, the cousins settled down in their seats.

④After two days travel, the girls began to realize that Canada is quite empty.

⑤That night as they slept, the train rushed across the top of Lake Superior, through the great forests and southward towards Toronto.

第二步,帮助学生分析各段落主题句,学会拆解段落和理解各段落之间逻辑关系,运用思维导图,最终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

3.促进细节理解

教师可以针对每个段落设计不同的关键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各部分的重要细节,从而完成思维导图的二级、三级等分支。该过程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要信息,剔除冗余信息,提高他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图3的例子中,教师应告诉学生主题句之后通常是支持性的细节信息,让学生找出相关细节的关键词填写在图3中。学生从图4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文章的层次和脉络。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能理解段落的大意和细节,还能把握好文章结构,从而有效地加深对文章的细节理解。

4.发现写作特点,培养阅读策略和技巧

时间轴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辨认重要事件和背景信息。以人教版模块四 Unit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reading)为例:文章介绍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和他的巨大成就。这是一篇人物传记,是阅读常考的体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此类体裁的的写作特点,我设计了几个需要学生深层思考且跟阅读题干息息相关的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Yuan Longping? What are his achievements?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im?来引起学生对人物事件、经历的关注。我在屏幕上列出了一个时间轴,让学生阅读课文,把人物的经历按照时间的顺序列举出来。

思维导图完成后,细心的学生就会发现,作者并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写这篇文章,而是用了倒叙的方式进行叙述。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没有时间标记的段落大意,结合时间轴思维导图,绘制一个关于人物传记的完整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发现了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人物传记是以时间为脉络,其中涉及人物的背景、经历、成就、性格爱好、梦想。对文章写作特点的掌握,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学习策略,掌握了阅读技巧。

四、结语

实践证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整篇文章;通过关键词、图像和网络结构,帮助学生把文章的精髓提取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来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对文章信息进行有效处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而且能够培养正确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庄晓瑛.2016.基于思维导图提高初中生以读促写的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3).

[2]博赞. 2009. 思维导图[M].叶刚,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3] 杨延从.2007.任务型阅读的整体教学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6):1-4.

[4] 廖秀慧. 2013.基于思維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届硕士学位论文.

[5] 吉桂凤.2015.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 胡雅茹.2014.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M]. 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7]沈爱. 2014.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5).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广东   阳春   529600)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探析普通私立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困境及对策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