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多元化教学策略分析

2020-03-12 16:41楼望千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策略分析

楼望千

摘  要:现阶段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教师教学辛苦,学生学习辛苦的现状,深入分析,主要原因还是教师教学方法不正确,导致科学教学的课堂效果降低。初中科学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种科学现象,通过科学实验,探索科学知识。实现初中科学的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科学;多元化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119-01

初中科学的教学在初中的教学中,被冠以“副科”这样的称号,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着对科学学科不够重视的情况,各项教学内容和活动的进行,都表现为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实验而实验,为了考试而考试,对科学学科学生素养的培养不到位。本文笔者将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的合理手段。

一、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技巧

1.联系实际生活设计问题

教师课堂提问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关键一环,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获得启发掌握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问题更感兴趣,对科学知识更感兴趣额,意识到科学学习与生活的关联性,更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声音的发生与传播》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很好地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关联,这样进行提问:“大家每天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社会交往,还能够唱歌,模仿各种动物,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声音,才能够让我们表達的内容被对方听见,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听到别人的话语,能够听到教室布置的作业,能够听到妈妈叫我们起床,能够听到偶像发表的新单曲,能够听到风声雨声和鸟叫声,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接受到了声音,也就是说声音开始了传播,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和传播的呢,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这么大的便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和探讨吧!”从学生非常了解,每天接触的生活场景和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提问,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更多的联想,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这样引出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的问题要循序渐进

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更轻松的掌握知识。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已知向未知进行过渡,尽量形成问题之间的彼此关联,使问题的设置遵循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规律。对于一些基础概念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引导,而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需要归纳整理和比较总结的内容,教师就应该设置一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通过回答,得出结论,问题其实就是对初中生的一种提示。比如在学习“运动和力”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涉及到运动和静止状态,显然,学生对一个事物在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是能够及时做出准确判断的,教师可以直接进行提问,让学生来回答。但是出现两个物体时,对于看似在动确是静止的或者是看似静止其实是运动的,这种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状态就很难去判断,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一个物体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逐步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到答案。这样循序渐进的问题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思考空间。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1.合理确定小组成员

小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科学课堂更有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讨论机会,进行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达到每个学生能力的提升,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师需要合理的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家庭环境、性别特征、学习背景、知识掌握情况等,形成综合性小组。便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比如,有的同学实践操作能力强,但是很马虎,而有的同学心思细腻,考虑全面,但是动手能力较差。把这样具有互补性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可以保证整个小组的学生水平,使小组的合作效果倍增。让学生能够真正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的参与到小组讨论过程中,在小组讨论中都能有所收获。

2.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在小组活动中,为了充分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对小组内的学生有明确的分工设置,帮助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整个小组不同成员的参与度和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度。比如在进行“质量的测量”的实验时,需要用到天平等实验用具,教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让学生承担不同角色,共同配合完成实验内容,有的学生可以负责保管实验用具的完整性,有的学生可以负责记录实验的数据和结果,有的学生可以负责最后的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当然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不同的是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化,使每个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对实验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收获。在每学期也可以对分组进行重新的划分,让每个学生除了尝试到不同角色外,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合作伙伴。

初中阶段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科学学科作为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分析生活场景的学科。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势在必行的。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初中科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匡廷云,曹惠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朱汉国, 闫璟, 何成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7.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佐村中小学,浙江   东阳   322100)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策略分析
自拍微视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不微
贵州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