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0-03-12 22:16李伟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化学教学

李伟辉

摘  要: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能够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初中化学课堂中, 解读化学历史,鼓励学生探究,创设教学情境, 创新的实验设计引领学生学会实践创新,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 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187-02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初中化学开展的目标之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方面的化学核心素养。本文根据化学史结合化学教学中的知识点,力求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角度,以“情景、问题、探究、拓展”为抓手,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活动。

一、解读化学史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含对于化学历史知识的相关学习, 教师要注重对于化学史知识的引入, 让学生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史为鉴不仅可以励志,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为例,展开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穿越时光隧道的形式,向学生讲述波义尔和拉瓦锡这两位科学家是如何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1673年英国的著名科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实验,他将金属汞放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几个小时后取下容器,進行称重,结果发现物质的质量增加了,反复实验都得出同样的结果,通过实验未能使波义耳得出正确的结论,很遗憾他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擦肩而过。直到1777年,法国的著名科学家拉瓦锡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通过图1右边的实验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上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图片资料,进而启发学生:你知道导致波义耳不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什么吗?并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两个实验,分析原因是:波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实验,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没有称量,反应后的质量增加导致实验结果的总质量产生变化。而拉瓦锡之所以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他是在密闭容器中探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计算了实验前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从中得到的启示是:通过分析两位化学家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史实,形成证据推理需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认识,还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由此通过讲解化学的历史故事,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在讲述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创设学生生活常见的场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展示烧煤产生的SO2、NO2等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的危害视频, 让学生查找当地的空气质量资料并对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且认识酸雨带来的危害等,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授课前,分配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将下雨天的雨水收集,课堂上,教师将学生收集的雨水进行展示,并提出问题: 雨水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你知道雨水的酸碱性吗? 还有一些植物为什么在淋了一场雨之后就枯萎了?像这样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出使用化石燃料造成酸雨的知识点。

教师创设情境,将生活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与化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科学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增强主观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化学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就能结合所学知识意识到工业生产排放的SO2、NO2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空气污染,结合国家当前正在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政策,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树立起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设计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是验证化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内容,也是开展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安排与设计化学实验学习活动中,应当重视化学实验研究活动的方案设计, 实验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操作能力,训练并提高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实验环节观察、实验结果对比,形成基础的化学概念,从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的设计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化学探究与思维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完成化学实验的探究工作。例如设置有关东江水质酸碱度检测的水质环境调查,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以及结合网上搜索的相关资料,形成实验报告,得出实验结果,对于水质变化及如何保护水资源提出自己的见解。设计这一项目是结合东莞的地理环境,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现象,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简单、操作性强的课堂实验,明确化学实验教育功能, 理解教材实验栏目的设计意图。教师应设置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深层次问题,加强知识拓展,强化生活生产与知识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将生活生产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拓展教学知识

化学对于科技发展以及环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渗透化学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化学物质的相关知识内容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所发挥的推动作用。例如燃烧实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做燃烧实验的时候,得出燃烧需要具备的三要素: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学生在做燃烧有关的实验时就要注意是否具备可燃物、氧气等条件。以此拓展延伸知识:如何预防火灾的形成,理解灭火的原理,明白易燃易爆物的安全防范等等消防安全知识。再比如气味的传播,我们看到有些类似烟的产生,然后还能闻到气味,为什么我们能闻到一些物质的气味?教师可以在实验室指导学生感受气味,分析分子的运动和传播。分子运动的结果和表现也是一种化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化学现象来观察分子的运动,由此延伸某化工厂不按照环保标准排放有毒气体,就会通过分子运动和外界风向的作用,使人体吸入过量的有害气体,就会引起身体不适。这一类教学知识的扩展,加深了学生对于化学的认识和增强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相应学段的教育和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和自身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教学在传授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也要训练学生学习的科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精神和思想道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时间的、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等, 才能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化学学习活动, 并重视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重视化学探究实验活动的设计,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要关注“眼前的苟且”, 而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讨.许茂勇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5),147-148

[2]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为例.许洪良 《化学教与学》

[3]基于初中生核心素养构建化学学习活动理论模型.王慧 《名师在线》 2019,(12),77-78

【注:本文系广东省东莞市教育科研2017年度规划课题“运用任务清单发展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GH331)】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万江第三中学,广东   东莞   523000)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化学教学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