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阅读的操作及成效

2020-03-12 22:16汪毅凯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汪毅凯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多读,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所以要重视课外阅读,让它落到实处。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193-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多少多少,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可现在很多学生整天低头玩手机,即使有在手机上阅读,也只是读一些快餐式的文字。所以要达到这个目的,唯有在课堂外才有可能去读成千上万的书。

那么作为中学生语文课外间读应怎样进行?

一、课外阅读的成效

1.能培养学生口头与书面作文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凯洛博士说,家中有百科全书杂志等课外读物,能促使孩子学业进步·热爱吸收知识。在台湾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发现高成就学历的学习环境之一是有较多的课外书。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后可以从中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在写作技巧上都有所借鉴,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地狄更斯的成才就是得力于家里的藏书,从6岁时起,他就贪婪的读各种各样的书,从而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丰富了知识经验,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信息和资源。

2.完成了阅读积累,开阔了视野,思维能力增强

北师大博导刘锡庆教授强调,一个人学语言,第一靠的就是积累。被人誉为“理学无冕之”的巴甫洛夫小时父亲经常要求他看书,并且要求每本书读两遍,读后要提出问题 ,思考答案。广泛阅读了俄国的许多进步书刊,使他的知识大增,眼界大开,思想上也发生很大变化。从此走上了研究生物学的道路。事实上,学生在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后,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远远超过不读课外书的人。

3.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已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爱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发展了学生的主体能力,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强烈优越感 ,也为语文习带来了极大的语文空间。今人惊讶的是曾经不喜欢的鲁迅成为学生的最爱,钱钟书、沈从文、托尔斯泰、余秋雨也成了学生经常谈论的作家,原先平时看不到学语文的状况极大地改变为人人都在学语文。

4.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对多种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掌握仍是语文能力的延伸。美国很重视课外阅读,且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测试,学生任选书籍去读,重视泛读,重视阅读速度。我们也试着运用这种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信息素养。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让学生涉猎多种科目。

5.提升了人生境界,强化了人文精神,真善美广植人心

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各种书籍,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憂,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这些都是在阅读过程 中所体味出来的那种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 。学生都说“有书相伴,人生不寂寞”“在阅读中品味人生”“提升了人生的境界”这就是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二、课外阅读具体操作

1.让学生朗读,背诵诗歌和文章,诗歌那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 散文那简洁生动的语言,通过熟读,背诵,便渗透到了学生的头脑中。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会渐渐地理解所背诗文的意思,有了大量的诗文装在脑子里,即使没有老师去给他们讲授诗文的知识,学生也会慢慢地悟出诗歌的特点和文章的结构的。所以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优秀的古诗,每星期背诵一篇优美的散文。

2.在班上建立图书角。要求每个学生自带一本书放在班上统一管理,学生自行借阅(时间最长只能借一周)。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互相探讨书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各自的感受启发。

3.布置知识性比较强的作业,如介绍人物,历史文化,旅游胜地,每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带学生到学校图书馆进行课外阅读,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

4.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定期举行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会。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在会上交流,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时组织学生在一定时间阅读同一种作品,读后谈各自的体会,也可以请个别学生介绍自己近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

5.每周选择抄写一篇自己欣赏的好文章给予点评,并写出喜欢的理由。文体不限,还可以让学生在班上朗读 ,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去领会做人的道理。

6.教师跟踪调查。教师两个星期分发一份阅读文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当场分析读后的感受,文章的内容,写作特点。

1.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创作,写些小小说或诗歌等。定期开设讲座,举行读书报告会。比如用自己写的诗歌,举行诗歌朗颂会。

2.每星期写一篇读书笔记。可以摘录精彩的段落,语句,对话,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如果与作者有不同意见,还可以同作者辩论,随手写来,不拘形式。

3.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充分让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带学生光顾图书气馆,新华书店,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

4.教师要善于构建阅读者互动交流方式。师生间互通阅读的心得体会,彼此沟通补充,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

三、注意事项

1.要注意坚持长期性。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指导学生利用休息日来阅读。

2.阅读的范围要广,多样化,切忌单一,阅读视野要开阔。

3.注意要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学生自选读物,无拘无束地读。不定计划,不提要求,不定时间进度。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纠正学生。

四、小结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也顺应了新课标所强调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这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实验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