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 助了困扶了志

2020-03-13 15:36通讯员石进梅
关爱明天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助学金助学生源

文/图 通讯员 石进梅

今年秋季开学的一天,对于大一新生毛挖补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632 分的优异成绩,还拿到了国防科技大学航天航空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但他却高兴不起来,近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哪里是他这样一个困难学生家庭能负担得起的。这时,他的高中学校关工委秘书长周祥老师的电话,让他和家人放了心,周祥告诉他,学校已帮他向攀枝花市仁和区团委申请了“我要上大学”贫困助学金5000 元,同时还可以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等。

毛挖补出生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支六村一个困难家庭,父母靠种地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每次放假回家,毛挖补第一件事是到地里帮父母干农活,还常常和弟弟妹妹背菜或捡蘑菇、野菌到市场上卖,以帮补家用。2015 年,父亲不幸患上重病,家里倾尽资产并卖掉了房子给父亲治病,当时还在仁和区大河中学读初中的他一度想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周祥了解这个情况后及时报告并争取区上教育资助政策,从2016年起学校便免除了他的各项学杂费用。在区关工委五老的协调下,还为他联系到了一位社会爱心人士,每年资助他3000元直至高中毕业。

2018 年,毛挖补的父亲因病去世,学校关工委又及时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相关情况,为其争取了每月500元生活补助直至毕业,让他尽心地完成学业,不因学费、生活费等而有后顾之忧。毛挖补说:“学校给我免除了6年的初高中学杂费,还收到了累计3 万多元的生活补助。特别感谢学校关工委周老师及帮助我的好心人,特别感谢党和国家给我们提供的好政策,否则我也不能顺利读完初高中,考上心仪的大学。”

毛挖补只是仁和区近年来资助困难学生的一个缩影。自2009年以来,仁和区不断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学费奖补各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实现了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义务教育“三免两补”、普通高中免学费、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高校国家助学金、中职民族学生免学费以及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等资助政策。2019 年,全区安排落实学生资助、补助和减免资金4200 余万元,惠及学生2.6 万人。特别是近10 年来,为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受益学生从2009年的80余人增长至2019 年的近800 人,贷款人数增长近十倍。仅2019 年,大中专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金额就达500余万元。

8月28日一大早,毛挖补便来到仁和区教育资助大厅申请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大厅工作人员告诉他,该贷款在大学期间的利息是由国家补贴,并耐心为他讲解了贷款、还款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随后,他又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到仁和区教体局、团区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递交了贫困助学金申请资料,心情格外高兴。对于过去学校、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毛挖补充满感恩,面对未知的将来,他也充满信心。毛挖补感慨:“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关心帮助,等将来自己真正有本事了,我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猜你喜欢
助学金助学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