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
——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3-13 11:48,陈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合作项目双高计划高水平

刘 辉 ,陈 策

(1.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2.唐山汉骏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30150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高职院校从院校单一治理走向社会多元治理的一个重要路径。2017年12月,国家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推动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指明了方向[1];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了校企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等[2];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作为重要改革内容[3];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作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4]。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衡量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开展高水平校企合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具有重要意义。

1 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动力不足

国家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出台了系列政策,经过多年的努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基本形成,特别是《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的出台,对企业形成了“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模式[5]。但是地方企业多为中小型民营或私人企业[6],其往往以经济利润作为企业生产的第一要务,履行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未能完全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优势所在;而且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本位的思想观念,其往往以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存在不足,未能够使企业在生产运行中真正受益。基于以上两点原因,致使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动力不足,成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壁垒。

1.2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

自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以来,经过3批试点,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的经验,为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占比为39.63%,比例偏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未能真正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的长效机制。主要原因是:1)部分企业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思想认识尚处在浅层阶段,未能完全认识到该模式对企业产生的长远影响;2)各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的如师傅选拔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文件质量参差不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未能形成标准化运行机制;3)校企双方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模式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监控有缺失现象。

1.3 校企合作项目质量不高

在国家骨干校建设阶段,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已经成为一个重点建设项目,经过近10年的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项目合作机制,推广了一定的经验[7]。但是由于受到校企双方时间和环境上的限制,导致部分校企合作项目质量不高,一是企业生产周期和学校教学安排存在差异,特别是随着“云物大智移”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企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使课程、教材开发等合作项目不能及时进行更新,导致与企业生产实际脱钩;二是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环境存在差异,使学生顶岗实习、技术研发等合作项目无法完全融入企业真实生产,致使学院供给与企业需求出现矛盾。基于以上两点原因,致使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合作项目质量不高。

2 高水平校企合作的主要表征分析

2.1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高水平

《意见》中提出高水平院校要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4],所谓校企命运共同体究其本质而言就是需要形成一种长效的、适合高职院校和企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按照现代治理理论分析,该机制应该包括:1)校企共同组建的,进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治理的机构,如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等等。该机构的人员应该吸纳院校负责人、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政府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一线生产、管理、教学人员;2)制定机构运行的相关制度,如《理事会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明确各机构的工作职责、校企双方的责权利,为共同治理、长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加快实施职教集团法人化运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顺畅流动,建立起各主体协同分工的利益链,分享利益、共享资源。

2.2 校企协同进行人才培养的高水平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之一,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特征就是要进行校企“双元”育人。按照多元智力理论分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1)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水平。就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是最有效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有利于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和技能。2)教师、教法、教材改革的高水平。随着企业升级转型走向纵深,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融入“云物大智移”现代信息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和融入企业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新形态教材等作为前提,因此高水平的“三教”改革,有利于真正实现人才供给和企业需求的融合。3)三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要对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成果进行关注,更要关注学生毕业3~5年的职业发展水平,如职位晋升、薪酬增长等,因此在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应以成果导向为原则,借助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学生校内和校外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关注其是否有效支撑企业生产、地方经济建设。

2.3 校企合作项目的高水平

《方案》中提出“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3]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与企业共建合作项目,这是实现高水平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按照项目管理理论分析,高水平校企合作项目主要体现以下方面:1)项目功能完善。校企合作项目既要满足学院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技能竞赛等功能,同时也要满足企业生产、员工能力提升等功能;2)项目管理运行有效。校企合作项目建立起健全的项目资源投入、绩效评估和质量保障等机制,确保项目管理运行高效[8];3)项目建成成果能够推广。校企合作项目建成成果应能对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具有推广和复制功能,在满足校企双方共同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项目成果的社会效益,为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经验。

3 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高水平校企合作的要求,深化“双高”建设内涵,结合实际进行以下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3.1 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学院牵头成立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教集团,成立集团理事会,与学院理事会实施一体化管理。一是集团制定《理事会章程》,不断完善校企一体化管理、现代学徒制、中高职衔接、中外合作办学等6个委员会运行机制,明确专家咨询、专业建设、校企协商、合作议事和监督保障等工作职责;实施“互联网+集团化办学”,规划、开发、配置和利用成员单位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集团内学生的岗位成才。二是与集团内北京达内为上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混合所有制达内软件学院,校企共同制定《二级学院章程》《党委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明确责、权、利,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方向)(云计算方向)”“物联网应用技术(嵌入式方向)”专业的订单培养,招生就业一体化,联合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职教集团被评为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并被河北省教育厅推荐到国家,参评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

3.2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学院作为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单位,一是与企业共同成立荣川汽车学院,唐山陶瓷、亚洲时代陶瓷现代学徒制学院,合心机器人现代学徒制学院,校企合作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二是校企共同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培训师)管理办法》,选拔学院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和合作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师傅,共同进行教学;三是实施“互联网+”教学模式,应用微课、慕课等信息化资源,借助在线教学平台,推动虚实交互、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四是按照企业岗位工作,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等特色教材,便于学生学习。经过培养,学徒制班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获一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3项,取得专利33项。

3.3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平台

一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学院与中车唐山公司共建兼具企业人才培训、产业研究、学生实习实践与创新创业功能的动车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开展课程体系开发、教材编写、培养模式改革、职业资格等级认定,已累计为中车唐山公司、“动车城”配套企业输送了2 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校企双方互设工作室。学院与首钢京唐、河钢集团等企业合作,互设教师工作室,实施总工与教授双向互派机制。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群教学、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院教师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技术研发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已累计为当地钢铁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 000余名。

三是校企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学院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集“教、学、训、创、研、赛”于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设计先进制造实训区、工业机器人实训区、智能制造单元装调应用实训区、智能工厂实训区、大数据应用及仿真5个部分实训区;校企联合对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陶瓷设计与工艺等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共同申报、承担各级别的智能制造大赛3次,开展赛前集训238人。利用实训基地为当地企业员工年均培训达5 000人日。

4 结语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提升校企合作的水平,开展高水平校企合作,国家、地方层面一是要不断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并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监管和评价;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院校的实际,梳理当地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办法,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云心机制;三是要坚持人才培养这一核心,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三教”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要坚持主动作为,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主动的与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合作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保障校企合作机制长效运行。

猜你喜欢
合作项目双高计划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我校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中俄核能合作项目核岛主设备安装正式开启
进博会江苏签订55个合作项目 总规模近50亿美元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