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理想,百折不挠

2020-03-14 06:28王爱军
快乐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流离失所曾巩京城

文/王爱军

北宋文学家曾巩8 岁时,母亲病故了。18 岁时,父亲被免官回到家里,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此断了。父亲身体不好,养家的重任一下子落在了曾巩的身上。

不久后,父亲突然接到朝廷的诏书。曾巩陪父亲去了京城,可万万没想到,父亲承受不住这意外惊喜,竟撒手人寰。曾巩在京城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甚至无法安葬父亲,无奈之下只好写信向已经离任的宰相杜衍求救。杜衍很欣赏曾巩好学的精神,便慷慨解囊,帮他葬了父亲。

即使生活再艰难,曾巩也没有放弃学习。他为自己的书房取名“金不换”,意思是:“我这个书房好得很,你用钱、用权来换它,我都不换,因为我心里有志向,只不过在等待时机。”

24 岁那年,曾巩参加科举考试,满怀信心而去,却名落孙山。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非常赏识他的文采,为他打抱不平。可曾巩却没有一句怨言,对欧阳修说:“我没有被录取,主要原因是我的学问还欠火候。”

归途中,曾巩写信给欧阳修:“我看到很多流离失所的人,他们的生活特别苦。毕竟我的祖辈是做过官的,我可以不用像他们一样流离失所,已经很满足了。”欧阳修读后,很是佩服。

回家后,曾巩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刻苦攻读,全力准备第二次科考。35 岁那年,曾巩和大哥一起赴京应考,结果令人沮丧,兄弟俩双双落榜。更可叹的是,乡人还嘲笑失意的哥俩,甚至编了一首歌谣:“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巩可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仍旧走自己的路,坚持躬耕和苦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39 岁那年,曾巩再一次走进科场。这一次,不单他自己高中,包括他的弟弟、堂弟、妹夫在内,同门六人一并中举。

曾巩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胸怀理想,百折不挠,才能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流离失所曾巩京城
联合国难民署指全球流离失所人数料已超过1.14亿人
雨夜
京城之夜,文化之夜
关于辽上京城营建的几点浅见
全球流离失所者人数创70年来最高
曾巩生平
四月,是你的谎言
曾巩猜字
6《千里江山图》:三次装裱,五次进宫,900年流离失所
朱右《唐宋六家文衡》与曾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