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君子人格推动师德内驱力建设

2020-03-16 03:30倪胜利段靖
人民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

倪胜利 段靖

【关键词】君子人格 教师 师德建设 【 中图分类号】B222 【 文献标识码】A

《诗经》有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将君子比德于玉,玉温润而泽,就好比仁;缜密而坚实,就好比智;有棱角而不伤人,就好比义;玉佩垂而下坠,就好比礼;瑕不掩瑜,表里如一就好比人的忠诚。君子以仁德作为根本,按礼仪来实行,以谦虚的方式来表达,用诚恳的态度来面对。儒家君子人格倡导的内在自强不息的精神、博学明智的学术追求,心怀天下的广博胸怀、公正仁爱的品格,在当下依然具备普遍性教育价值,其安世济民的伟大抱负依然可以为当下师德修养所用,为当代师德内驱力建设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师德建设内驱力不足的原因

师德的崇高性式微。在当今社会,教师的“崇高”形象饱受质疑,师德失范事件屡见不鲜。部分教师缺乏对教育意义真切的体悟,这是师德变得平庸化的主要原因。第一,部分教师把教书育人转向了知识服务,也在劳动力市场上实行等价交换,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成了买卖知识的关系。这使部分教师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学术精神,难以走出权钱奴役的状态。第二,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常有伪善、虚伪的一面,那是因为自己的内心还不够敞亮,总计较个人得失,而虚伪正是用来掩饰这暗昧之处。从古今伦理道德来看,师德是由他律转向自律的道德自觉,自觉主动地陶冶、修炼、修养师德,才能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修养的内在机制。

教师对价值理念的追求日益模糊。传统社会中的教师将“崇高的道德”作为毕生的追求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将自己的整个性命紧紧地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将“修己安人”“化民成俗”“安天下”作为己任。但当下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背景已悄然改变,教师所担当的责任也日渐复杂,部分教师行为重心亦有转向功利的倾向。教师对知识与技术的追求,越来越清晰明确,而对价值理念的追求却日益模糊。现实中,对于师德评价没有一套系统的标准体系,师德评价虽然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但却比较主观,再加之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常感到分身乏术,对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在慢慢减弱。

儒家君子人格倡导的品格与师德建设的内在一致性

师德建设不仅仅需要外在的制度规约,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内驱力建设。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教师在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关系中的重要保证。加强师德内驱力建设,应引导广大教师将内在的道德修养、性情陶冶与外在得体适宜的行为融合一体。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务本敬业、公正仁爱的思想不谋而合。

知行合一的求学态度。知行合一是为师之道的核心理念,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途径。这里的“知”不是简单等于知道,“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是内心价值理念与外在规范约束的一致性。王阳明很看重“良知”,何谓良知?“颜氏之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寻常之人,知行不一,所缺者,良知也。良知亦为真知,是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因此,知行之所以不合一,很大原因是因为,“知”非真知。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王阳明主张“体究践履,实地用功”,就是说知与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要通过日常行为去体认“良知”。

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古代政教是不相分离的,历代鸿儒或多或少都经历官场沉浮,他们在历经千帆后选择回到教书育人的讲台,留下了大量有关教师的论述,形成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教师文化。从内心生发出道德与良知是儒家提倡的对社会的良心与义务。从宏观上讲,国家提倡儒家君子“忧国忧民,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情怀,强调以国家利益优先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内涵,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也必能给当代学生极大的精神激励。

公正与仁爱。公正仁爱是道德生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教师的公正仁爱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与尊重,那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仁爱是教育活动的本性和本质性要求之一,没有仁爱的教育将是一种缺乏关怀、机械、冷漠和无效的教育。《论语·子路》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公正是一种客观的道德法则,儒家思想对如何作一个正人君子有着自己的要求:“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礼”之足下在于“克己”,孔子的“克己”在于“去私”,存“公”以天下为公,如果在理想社会下每个人都能以天下为公,则万物各得其位,天下归仁。那么如何使全社会归仁呢?始于足下,从自己开始。教师的公正仁爱,一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二是要真正尊重与信任学生,做到实事求是;三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与优点,做到长善救失、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些离不开自觉的人生修养,没有价值观上的必要修养,理解和实践公正与仁爱是根本不可能的。

“天”“地”“人”整体的道德思想。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人”与“天”是相通的,是通过人的道德自觉而实现的。通过“尽心”而“知性”而“知天”的过程发扬自身的道德自觉,逐步提升到至上的道德境界,用现代新儒家的话说,就是进行“内在的超越”。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通过道德的自觉和内在的超越,就可以获得对于“万物”的把握,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中国传统道德倡导的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形而上思维,同时强调宇宙本体与心性本体的合而为一,因此,人的精神无需向外皈依,而是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在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下,人与自然是未分化的状态。而由自然主义所演化出来的人伦观念表面上看是对自然的超越,实际上则是对自然的回归和肯定。

儒家君子人格对师德内驱力建设的当代启示

给予积极的自我暗示。暗示是指暗示的信息来自本人,是个体在有意无意中促使自己按某种思维或行为的方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教师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教师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一种途径。如在面对学生时,要暗示自己有能力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出榜样;在面对利与义的冲突时,要暗示自己把眼光放长远,统筹全局,尽量照顾大多数的利益;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不公平时,能够坚持公正原则,保有君子坦荡荡的气度,将教育实践中的内容与教师人格融为一体。

进行恰当的自我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想中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以教师要提高师德修养,从提高自己的胸怀气度开始,“修己以敬”(《论语·宪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是要求人从自身上找原因,在完善自己的基础上发挥榜样效应。“君子慎其独”,将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是一种慎独的精神。即使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这是作为一名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只有内心不断升华,才能真正具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為学生做出榜样。

不断精进自身的学问与德行。君子人格提倡从身体、思想、心灵、人格等自我的各个方面,全情投入到教育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君子之学,对于个人而言,能够促进个人发展,改变自身命运,成就自我;对于社会而言,能够服务社会、发展教育、教化乡里、著书立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君子修学不图虚名,务求学问是根本,若名望超过了实际的情形,便是过眼云烟,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为当下部分教师追逐名利的心态给予警示。因此,提升师德需吾辈坚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弃对自身学问与德行的精进。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西南地区跨境民族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JJD8800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檀传宝:《中国传统德育与德育现代化读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

责编/李一丹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从师德现状看师德培养建设“供给侧改革”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美育教师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