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及注意的问题

2020-03-19 08:46王道成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肌酐白蛋白蛋白尿

王道成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尿白蛋白检测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那么尿白蛋白是什么,为什么要检测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检测在临床上有什么作用,在实验检测和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又有哪些,这些你都了解吗?如果不了解也没关系,接下来请你认真的阅读此文,本文会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一的解答。

人体的白蛋白原本存在于血液中。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在正常情况下,肾脏的重吸收功能和过滤功能会将人体的代谢废物过滤到尿液中,而几乎全部的白蛋白会被重吸收回血液中(仅有极其微量的白蛋白被过滤到尿液中)。但是,当肾脏的功能受损的时候,就会有相对多的白蛋白不能被重吸收回血液,而被过滤到尿液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尿白蛋白。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了明显的白蛋白,就表示人体的肾脏功能可能受损了,所以临床上将尿白蛋白的检测用于判断肾脏损伤或者疾病的程度。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白蛋白每天少于30毫克;尿白蛋白每天在30毫克至300毫克,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每天超过300毫克,称为白蛋白尿。如果尿液检查结果显示尿白蛋白过高,提示患者可能有肾脏损害或者肾脏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检测结果阳性则提示患者除糖尿病外可能并发了肾病。

尿白蛋白检测和临床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实验人员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临床医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1)实验人员应该注意的问题:①选择适宜的实验方法、性能稳定的试剂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实验仪器。目前,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的定量测定尿白蛋白的方法主要有免疫散射比浊法以及透射比浊法,实验室在选择实验方法、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之前,应该对检测系统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生物参考区间、线性范围以及干扰物质的评价。②做好实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如制定质量控制规则、规定标本的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限、统一标本的处理方法、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坚持日常室内质控、定期参加省级以上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维护保养实验仪器等,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临床医生应该注意的问题:①熟悉检测指标及报告方式:尿白蛋白检测指标主要有尿白蛋白浓度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每分钟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等。尿白蛋白含量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患者的尿量、飲水量、运动情况以及体位都会使尿白蛋白排泄受到影响。有文献报道,人体内尿白蛋白排泄的日间变异可高达95%,如果留取24 h尿液标本则可较好地消除个体一天内不同时段生理变异因素的影响,因而24 h尿液标本一直被认为是尿白蛋白检测最好的标本,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也被视作"金标准"。但由于24小时尿液的收集过程比较繁琐,患者的依从性不好,所以临床上仍然多采用检测晨尿或者随机尿中的尿白蛋白浓度换算替代。有相关指南指出,相对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换算替代法中,晨尿标本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方法的灵敏度是86%-97%,特异性是74%-97%,而随机尿标本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低。因此,虽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检测是“金标准”,但鉴于24小时尿液标本的收集比较困难,晨尿标本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对于筛查白蛋白尿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肌酐排泄量在肾功能没有变化的时候是比较平稳的,通过计算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率来判断肾脏的功能情况是较好的选择。目前,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的报告方式已经是国内外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疾病防治指南中统一推荐使用的报告方式。②标本类型和结果判定:目前,对于尿白蛋白检测标本类型的选择还不统一,很多指南都推荐使用晨尿标本,但因为随机尿的留取更加方便,目前仍然被较多地使用。

③熟悉尿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近年来,有研究人员建议将尿微量白蛋白这一医学名词修改为尿白蛋白检测。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小于30mg/g或者3mg/mmol属于轻度升高或者正常白蛋白尿;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为30~300mg/g或者3~30mg/mmol属于中度升高白蛋白尿;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大于300mg/g或者30mg/mmol属于重度升高白蛋白尿。

猜你喜欢
肌酐白蛋白蛋白尿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人血白蛋白的六大认知误区
为何有蛋白尿而无症状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尿里有蛋白,并非都是病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