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瑞金这样过春节

2020-03-23 05:58朱万红
党史文汇 2020年1期
关键词:红四军瑞金毛毛

朱万红

在我国,过春节俗称“过年”,是最有民俗味和亲情味的传统节日。在江西瑞金,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结束。在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里,毛泽东在瑞金度过了3个特别的春节。从中,可以领悟到伟人毛泽东是如何对待人生际遇和革命事业的。

鏖战大柏地 借粮过春节

1929年的春节,毛泽东是在一场胜仗中度过的。

红四军在1929年1月14日离开井冈山后,由于天寒地冻,道路难行,且一路被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在大余受挫,又遭圳下溃败,沿途几战皆告失利。后辗转进入瑞金地界,赣敌刘士毅旅先头部队“阴魂不散”,尾追红军至瑞金黃柏,眼看就要被敌人咬住,年也没法过了,红军指战员纷纷请战。2月9日,正是农历除夕,红四军进入瑞金大柏地山区。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党代表的毛泽东发现红军驻地大柏地麻子坳狭长10华里,两边峰峦叠嶂山林茂密,仅沟底一条小路向北通往宁都,是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为了振奋士气、摆脱一路挫败的萎靡之状,毛泽东连夜在大柏地王家祠堂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利用麻子坳的口袋地形,以敌人孤军长追、疲惫已极的弱点,打一个伏击战,斩断尾巴。次日便是大年初一,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夹以时停时起的北风,战士们忍受着寒冷潜伏山头。下午2时许战斗打响,二十八团二营率先与敌交火,且战且退诱敌进入预设的伏击圈。待敌军全部进入红军“口袋”,红军将士居高临下发起冲锋,杀声震天。有趣的是,红四军因缺少弹药,借得百姓过年用的爆竹,在桶里燃放,极像密集的枪炮声,让敌人分不清虚实而心生怯意。“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既迷惑了敌人,又像胜利的礼炮声。经昼夜激战,红军歼灭刘士毅两个团的大部分人马,俘敌800多人,缴获枪支800多件,并把坏枪统统丢入小河深潭中。红四军宣传队兴奋地即兴编唱快板:

一到大柏地,碰上刘士毅。

两个三营包抄快,敌人就缴械。

缴到九响铳,就往河里送。

大柏地战斗,是红四军离开井冈山以后的首次胜仗,它让红四军军威大振,扩大了红四军的政治影响力。由此,红四军粉碎敌人的尾追,扭转战斗局势,主动游击于赣南闽西之间,进而开辟和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大柏地战斗可以看作是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礼,被陈毅称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毛泽东对这个春节“礼物”一直念念不忘。在1933年5月中旬,红四军入闽再次经过大柏地时,他满含深情地写下《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让毛泽东念念不忘的还有当年那一餐特别的年夜饭。在大柏地战斗之前,由于村中百姓对红军不了解、心生害怕而藏入山中,留下一个空村子和准备过年的粮食。红军战士一路挨受饥寒,体能不支。红四军前委秘书长江华向毛泽东反映:有些战士早已断粮,已经两餐没有吃东西了。大柏地村中的老百姓家中有米有油,有些甚至还备好了过年的鸡鸭鱼肉和米酒。可是,红军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主人不在,不能随便动用百姓的东西,而且部队早已没有了经费,拿不出钱来向老百姓买吃的,除夕之夜依然饥肠辘辘。毛泽东了解到情况,内心很不是滋味。正犹豫时,江华建议:让战士们先借用百姓的粮食和食物,算清价钱,留下欠条,待以后筹得现洋如数归还。考虑到当时战斗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批准了这个请求,但要求士兵严守军纪,写下欠条,并爱护好百姓家的一切物品。士兵们饱餐后体力充沛、士气充盈,最终赢得了这场战斗。

这次经过大柏地,毛泽东没有忘记当时的承诺。他派出一支小队伍,每人手持三角小红旗,分头向群众宣传:“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谋利益的。上次打仗借了你们的粮食,这次是来偿还给你们的。”大柏地群众只听过“当兵吃粮”,可没听过“当兵还粮”,对红军的宣传半信半疑。在随后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待到红军战士拿出一摞摞光洋摆在台上时,大家都相信了。老表们拿着红军打的借条,领到了粮款;当初没有保留借条的,红军也请他们自报数目偿还。这次还款,红四军一共发了3500块光洋给大柏地群众。老表们纷纷赞叹道:“红军真是少有的仁义之师啊!”发完光洋,毛泽东还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号召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替老百姓打天下”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当时就有10多个青年报名加入红军,瑞金人民自发地敲锣打鼓欢迎红军。自此,红四军在赣南拥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毛泽东后来对身边同志说:“瑞金是个好地方,一定要把这块革命根据地搞好。”大柏地战斗结束两年多后,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

休养东华山 与民闹新春

毛泽东到瑞金的第一个春节在大柏地的一场胜仗中度过,而第二个春节却是在清净的东华山上度过的。

1931年12月下旬,周恩来初到中央苏区,就攻打中心城市——赣州多次与毛泽东讨论并交换意见。毛泽东就实际情况与周恩来分析:赣州城三面环水,城墙高坚,素有“铁赣州”之称,易守难攻,而且1930年3月红四军曾攻打过赣州,无功而退。赣州城内、北面之吉安、南面之广东都驻有国民党重兵,如果红军强攻,他们势必增援,弄不好红军将腹背受敌,陷入危险境地。如若红军按原定部署继续打土围、拔白点,照样能将湘赣和赣南两个苏区连接起来,让赣州成为一座孤城。

然而,迫于临时中央的压力,中央局成员大多数支持攻打赣州的意见,周恩来最后一锤定音——攻打赣州。这样,毛泽东的意见不仅被否决,甚至还有人扬言:“打下赣州,再和老毛算账!”听到这样的责难声,联想到前不久赣南会议上的压抑和严厉批评,受到“左”倾路线排挤的毛泽东心情复杂,身体日渐消瘦。

周恩来知道毛泽东的身体状况后,劝他休养一段时间。毛泽东想想已卸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而且临时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又有项英在负责,已步入正轨,红军也已集中全力攻打赣州,自己又无从插手,于是下定决心,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遵照党的意见,找个地方吧!”

1932年1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一个警卫班上了东华山。东华山是叶坪的一个小山头,这里景色宜人,当地人谓之“夏登东华热气顿解,冬上东华顷刻暖和”。毛泽东寄住在山上的古庙时,已近农历小年,虽然是革命战争时期,但山下群众仍然按照习俗置办年货,比往时热闹,而山上却显得幽静了一些。

在东华山居住期间,毛泽东放下政府繁冗的事务,抛开党内争论的烦恼,埋头于书报,关注战争局势,研读他钟爱的《孙子兵法》。在赣南会议上,他被斥责为“狭隘经验论”者。后来,他的老师徐特立送给他《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并安慰道:“润之,有时间多看几本书吧!”对于这本马列著作,他爱不释手,读了两遍后找到徐老说:“徐老,这本书写得太好了!列宁批评的‘左派共产主义者,我们这里也有。他们都一樣,喜欢唱高调,表面上格外革命,实际上对怎么想出办法、渡过困难、发展革命,毫无办法。”这回上东华山,毛泽东是第三次读这本书了。

毛泽东不仅自己读书看报,还每天为警卫班战士教授文化课,并亲手制作了学习时间表。

据警卫员吴吉清回忆,每天上午8时,毛泽东就在庙后的大沙石上教课,用竖立着的大沙石当黑板,用木炭作粉笔,还风趣地说:“我们是天当屋,地作纸,坐石上,学道理啊!”

在读书授课中,不知不觉已过了农历正月初一。慢慢地,山下群众知道毛主席住在山上,接二连三地来看望他。毛泽东就和群众像一家人似地拉家常,从中了解乡亲们对政府的要求、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红军家属的情况,问他们村里的干部有没有贪污、浪费和违法乱纪行为,还给他们讲解当前形势、红军的任务、苏维埃政府的政策等。谈得高兴了,甚至忘了吃饭和休息。此后,毛泽东常常在饭后到山路上去散步,好像专等那些来看望他的老表。来的人少,毛泽东就请他们在屋里坐;来的人多,就和他们一同坐在庙前的山坡上。老表们高兴地说:“自从毛主席领导打土豪、分田地以后,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兴旺了,可就是还没有见过毛主席的面,这回可好了,我们有福气见到毛主席了!”

一晃到了正月十五。毛泽东带领警卫战士们来到黄沙村,和群众一起闹元宵、观灯、看戏。吴吉清说:“当时,祠堂里放了十来张桌子,桌上的元宵、米馃、花生、甜酒摆得满满的。听说毛主席来了,全村的男女老少差不多都到齐了。这个提米酒,那个抓花生,争先恐后地请毛主席品尝他们翻身做主人后的劳动果实。毛主席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时不时吃吃这家的米馃,尝尝那家的花生。老表们看见毛主席这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都非常激动。那热烈的场面,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毛泽东在东华山居住了一个多月。他在休养中学习、群众中调研。他进退有节,处变不惊。元宵节后,当得知红军攻打赣州失利,他立即下山,大胆起用红五军团,挽回危局。

闲居元太屋 春节乐天伦

东华山虽然清净,但毛泽东深入群众、与民同乐,把春节过得热热闹闹。相比之下,他在瑞金过的第三个春节就显得非常冷清了,虽有天伦乐怀,但也难掩内心的孤独和郁闷。

因“左”倾领导的排斥,毛泽东于1932年1月卸任党内领导职务后,在宁都会议上又被解除军权,继于1934年2月被张闻天代替出任人民委员会主席一职。博古等“左”倾领导人就是要这样的结果,有一次竟对别人说:“老毛现在成了中国的加里宁了!”加里宁是苏联苏维埃政府的主席,一向有职无权。1960年12月,毛泽东曾与一些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说起当年的境况:“……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我就受过压,得过三次大的处分,被开除过党籍,撤掉过军职,不让我指挥军队,不让我参加党的领导工作。我就在一个房子里,两三年一个鬼也不上门。我也不找任何人,因为说我搞宗派主义,什么邓、毛、谢、古……”

当时住在沙洲坝元太屋的毛泽东心情确是很郁闷、孤独的,生活也十分艰苦、清贫。时任中央国民经济部部长吴亮平曾回忆道:“当年,我们国民经济部设在瑞金沙洲坝一个单独的院子里,离院子不远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同志的住地……毛泽东同志当时是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席,但在生活上,他和大家一个样,没有什么特殊,甚至有时还不如大家。那时我们各部都设法养猪,隔一段时间杀一口猪,大家尝点油水。可是主席办公室人少没有养猪,我们部里杀了猪就送些猪肉给毛泽东同志,他多数时候要退了回来,说:‘大家都很困难,肉你们自己吃吧!毛泽东同志吃饭很少,一点蔬菜,一点盐,外加一点辣椒,如果说毛泽东同志有一点什么‘特殊的话,那么就在这点辣椒上面,因为他是特别爱吃辣椒的。”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幸好有妻子贺子珍与儿子毛毛给他带来欢乐。

贺子珍住在隔壁毛泽东办公用的房子里,与毛泽东近在咫尺。毛毛大名是毛岸红,1932年底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出生。毛毛出生后,毛泽东对其极为珍视,爱之深切。吴吉清曾回忆说:“主席因忙于革命工作,经常见不着毛毛,每当外出回来时,贺大姐把毛毛打扮得像红军战士一样去迎接他,毛毛就挣脱妈妈怀抱,像小鸟一样飞出来,扑到主席怀里,亲昵地把小脸儿贴过去,叫着‘爸爸。”

1934年2月13日,已是农历除夕,此时的毛泽东比较清闲,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妻儿。一大早,贺子珍给毛毛穿上她用旧军装改做的“新衣服”,又给他戴上一顶小八角帽,帽上还特别地缀了一颗红星。此时,尽管战争局势险恶,但沙洲坝仍然洋溢着过年的欢乐气氛。贺子珍带着毛毛来到元太屋前的大樟树下玩耍,正玩着,毛泽东从房间里走出来,毛毛看到爸爸,就“咿咿呀呀”地扑过去,毛泽东亲了亲毛毛,把他高高举起,高兴地说:“嗬,我们的小红军明天又长大一岁啰!”这天上午,毛泽东与毛毛在元太屋前,又是绕着大樟树互相追逐,又是夹着竹竿“骑马”,玩耍了一个上午,逗得毛毛拍着手,张开小嘴儿咯咯地笑。直到贺子珍来叫父子俩回去吃年饭,毛泽东才抱着毛毛进屋。春节期间,毛泽东除了读书,每天都要领着毛毛到外面走走,或者用铅笔在纸上给他画些有趣的东西,或者坐在大樟树下的石头上给他讲有趣的故事。春节里与儿子嬉戏玩耍,这在毛泽东风云激荡的一生中是绝无仅有的。

沙洲坝的春节很是热闹,邻里之间充满着人情味,人们沉浸于亲情和节日的欢乐中。然而毛泽东正处于受冷遇的阶段,来看望他的人越来越少。虽然在名义上他还是中央政府的主席,但实际处境是一时不如一时。除了发布一些中央政府通告等文件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1962年,毛泽东在接见一个外国共产党代表团时曾说过当时的处境:“……我这个菩萨,过去还灵,后头就不灵了。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

然而,毛泽东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落而沉沦,他充分利用这样的时间充实自己。从书本中、从实践中、从人民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养精蓄锐,进退有度。春节后不久,中央苏区南大门——筠门岭失守,毛泽东立即前往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虽然取得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但难以改变“左”倾路线指挥者对中央苏区战况全局性的破坏,导致红军被迫转移,踏上长征之路。沙洲坝的春节成了毛泽东在瑞金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责编 曲星)

猜你喜欢
红四军瑞金毛毛
亲亲瑞金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亲亲瑞金
腾飞吧,瑞金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姜为什么是老的辣?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
红色故都瑞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