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激趣教学探究

2020-03-24 08:50何少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期
关键词:激趣教学小学数学

何少凡

【摘要】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注意力主要以有意注意力为主,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真正获取数学知识,最终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本文主要以一节题为《解决问题》的数学课为案例,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趣教学

一、案例背景

12月4日,我上了一节题为《解决问题》的一年级数学示范课,上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7页的例5。该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解决“一共有多少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属于“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主要内容是解决“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学生以后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但本班学生年龄小,整体性格比较活跃、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的注意力以有意注意力为主,其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小,对于解答图文的问题有很大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读懂题目,看懂题目,正确列式解答,我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下功夫。因为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会认真看,积极思考。所以,本节课以激趣教学策略为主线,让学生在每个环节“动起来”。

二、教学过程

《解决问题》示范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激趣导入、新授、练习以及小结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以求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

1.激趣导入

第一,比赛激趣。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学习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课堂的开始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7页例5,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基础。上课前,我先分小组举行“开火车到北京”的口算比赛,让学生巩固之前的学习内容。“开火车”有规律的七组题目如下:

(1)1+0=       2+0=    3+0=      4+0=    5+0=    6+0=;

(2)7+0=       8+0=    9+0=    10+0=    1-0=    2-0=;

(3)3-0=       4-0=    5-0=      6-0=    7-0=    8-0=;

(4)9-0=     10-0=    9+1=      9+2=    9+3=    9+4=;

(5)9+5=       9+6=    9+7=      9+8=    9+9=    8+1=;

(6)8+2=       8+3=    8+4=      8+5=    8+7=    8+8=;

(7)8+9=       7+3=    6+4=      5+5=    4+6=    3+7=。

在这个环节中,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开心,学习的热情顿时高涨。

第二,“唱起来”激趣。课前,师生齐唱本班“凑十”技巧口诀歌:见9想1,见8想2,见7想3,见6想4,见5想5,见4想6,见3想7,见2想8,见1想9。边唱边加上简单的手部动作,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新高。

2.新授

第一,语言激趣。出示例5“拉拉队员场景图”,我说:大家看看,有表演看呢。顿时,学生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大屏幕。然后我说:看,操场上有啦啦队的表演,他们在为运动员加油,他们还在变队形呢,表演多精彩呀!学生看课件演示,表演的学生一会儿按前后两排分开,一会儿按男生女生分开。

第二,“说一说”比赛。一年级的孩子由于认字量少,经常无法看懂解决问题的题意,无法独立解答。因此,我在教学中很着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的能力。所以在课件演示例题后,我让多名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并让其他学生评一评谁说得好。在比赛中,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这样,全部学生都有任务,有说的也有评的,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第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列式解答。(1)让学生整理例题的列式,并在书上填一填:后排有 8 人,前排有几人?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2)先让学生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7=15(人)。教师提问学生:算式中各数字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接着,我用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用其它不同的解决方法列式,指出:还可以按照性别把男生的 9 人与女生的 6 人这两部分合起来,也用加法。然后我板书算式:9+6=15(人),并再次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3)问学生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然后我小结:两个算式的结果都是 15 人;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幅图,提取了不同的数学信息,但都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3.练习

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解题的四个步骤,让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解决问题。在练习中,我还是把让学生读懂图意、看懂图意作为重要的目标。现在已经是新授课的第三个环节,部分学生开始有点精神不集中。对此,我先让全体学生跟我做一下简单的“啦啦操”,让大家动起来,然后再开始练习训练:(1)第97页“做一做”。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让多名学生进行“说一说”比赛,说出图中的信息,包括“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解题方法可以有几种?”,然后让学生尝试列式。(2)第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让多名学生像前面一样说说图中的信息,看谁说得最好,然后让学生尝试列式,请几名学生板演。(3)第99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着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

4.小结

课堂的小结在于把一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扼要的归纳、升华。我在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时,让孩子们告诉自己的妈妈爸爸。这样,来听课的学生父母听到自己孩子的汇报,都很高兴,课堂的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随后,我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多策略解题,要求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找出解题的方法。

三、课后反思

本课时主要教授学生解决简单问题,例题呈现的是学生参加文艺汇演的情景,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与前面所学的解决问题相比,难度有所增加:一是数据需要学生增加收集,二是围绕问题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家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在教学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观察、分析、表达上,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完整叙述图意。通过观察,学生都能根据情景图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编一道完整的题,并能理解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8人和7人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我通过提问:“这些小朋友还可以分成那两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本节课是一节激趣教学示范课,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以激趣策略为主进行教学。另外,由于聽课的人除教师之外还有学生的家长,所以我在设计上加入了孩子与家长互动的环节,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感受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激趣教学小学数学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激趣教学探讨
探讨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因素
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激趣教学初探
妙用激趣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