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2020-03-25 07:08孙海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期
关键词:腰部腰椎间盘腰椎

孙海军

(涉县医院 骨三科,河北 涉县)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主要是因患者腰椎间盘各个部分出现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在外力作用下致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其髓核组织自破裂部位脱出[1-2];在临床中多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症状[3],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无疑带来了极大困扰。当前临床中针对这一病症的治疗方式较多,但不同方式各有优势,因此综合疗法被提出应用;在本次研究中则针对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做出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2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组男57 例、女43 例,年龄30~69 岁,平均(49.5±19.5)岁,病程6~15 d,平均(10.5±4.5)d,行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男56 例、女44 例,年龄31~68 岁,平均(49.5±18.5)岁,病程6~17 d,平均(11.5±5.5)d,行综合疗法治疗。参与研究患者和家属皆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临床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CT、MAI 检查确诊;②无腰椎结核、肿瘤者;③无腰椎活脱或腰椎压缩性骨折症状者;④患者和家属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伴随严重骨质疏松者;②合并巨大椎间盘突出或肌力明显降低者;③伴肝肾或心脑血管疾病;④类风湿、强制性脊柱炎等脊柱炎性病变[4-5]。

1.3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保守治疗,叮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并行骨盆牵引治疗,选用自动牵引床行牵引40 min,让患者呈俯卧位状,以宽皮带对上胸部与骨盆股进行固定,牵引重量40~90 kg,每牵引4 min 休息1 min,1 次/d,持续治疗3 周[6]。

研究组中患者行综合疗法治疗,牵引治疗同对照组;①超微针刀:在患者L1~2、L5~S1棘突与腰骶三角区域内找到筋节点,让刀口线与患者身体呈纵轴平行,进刀0.4~1.0 cm,以扇形状切割2~3 刀,在感觉指下痉挛结节有所缓解或消除时可出刀,然后用棉球对针眼按压1 min。②肌内效贴:裁剪4条三格贴布,在痛点位置固定锚点,让贴布向左右两边顺贴;再于痛点固定锚点,由纵向、横向及两斜边顺向贴布,确保4条Ⅰ型贴布于痛点位置交汇。③中药熏蒸:选择青风藤40 g,透骨草、独活、鸡血藤、白芍、伸筋草个30 g,防风20 g 药物,将诸药合用加水浸泡1~2 h,然后放入熏蒸床蒸锅内,对患者腰部位置进行熏蒸,确认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以免皮肤被烫伤;1 次/d,40 min/次[7-8]。④针刺按摩:选择患者双侧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及环跳、阳陵泉、委中、秩边穴,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刺,1 次/d,每次留针30 min。采用按压、推、揉等手法对患者肾俞、委中、阳关、腰眼、殷门等穴位按摩,1 次/d,20 min/次;其持续治疗3 周。

1.4 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若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可正常工作或从事轻度劳动,则为治疗显效;若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与腰部活动功能得到改善,可进行简单活动,则为治疗好转;若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腰部活动功能皆无较大缓解,直腿抬高为阳性,无法进行日常活动或工作,则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9]。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与疼痛症状改善情况:采用腰椎功能JOA 评分对患者下腰背痛、步态、临床体征、感觉障碍、直腿抬高、肌力下降及日常活动进行评分,总分值为29 分,评分越高则患者腰椎活动功能恢复效果越理想。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对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总分值为0~10 分,0 分为无疼痛,10 分为剧烈疼痛,评分越低则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越明显[10-11]。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疼痛症状缓解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有统计数据纳入SPSS 20.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资料用表示,行t 检验,计数数据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

根据两组观察数据得知,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0%,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更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n, %)

2.2 组间患者腰椎功能与疼痛症状改善效果

统计分析两组间观察数据可得知,两组治疗前JOA、VAS 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治疗后其腰椎功能与疼痛症状皆有改善,且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相比对照组降低,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腰椎功能与疼痛症状改善效果

表2 组间患者腰椎功能与疼痛症状改善效果

组别 例数 JOA V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11.5±3.2 19.3±4.0 7.8±2.1 4.6±1.5研究组 100 11.0±3.7 23.8±5.1 7.6±2.5 2.1±0.8 t 1.022 6.943 0.613 14.706 P 0.308 0.000 0.541 0.000

2.3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比较两组数据,研究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较之对照组缩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疼痛缓解时间(d)对照组 100 4.1±1.5研究组 100 2.2±0.6 t 11.761 P 0.0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而积累伤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椎间盘的退变[12],在当前临床中认为这一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劳损、机械性压迫、化学刺激、免疫学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13];因脊柱与神经受到异常压迫,加上腰部需经常行后伸、屈曲等活动,这容易导致患者腰椎间盘受到磨损或挤压,尤其是下腰部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会流出大量蛋白质、组织胺等物质,进一步对神经根产生刺激,诱发神经根炎症[14-15];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综合疗法中,其中牵引治疗能够让突出的椎间盘组织部分或全部还纳,以恢复脊柱力学平衡;超微针刀疗法的应用则能调整患者肌肉痉挛状态,以切割肌肉劳损部位浅筋膜松解病变肌群痉挛情况[16];肌内效贴则能缓解患者腰部肌肉紧张度,改善其腰部疲劳状态,进一步增加腰椎活动范围。近年来,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理想。中药熏蒸中所选取药物具有舒筋解痉、活血止痛的效果,通过熏蒸热毒可促使局部皮肤毛囊与毛细血管扩张,进而加速药物深入,充分发挥药效[17]。针刺按摩的应用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消除其神经根水肿,其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调节免疫作用;同时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松解组织间的粘连情况[18]。因而研究组治疗后JOA、VAS 评分得到改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缩短,临床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综合疗法治疗,能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症状,可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腰部腰椎间盘腰椎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一套动作 缓解腰痛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