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江苏枢纽经济的对策思考

2020-03-25 02:47储东涛
群众 2020年4期
关键词:枢纽江苏经济

储东涛

枢纽经济是以交通、物流、信息等枢纽平台为载体,强化对经济活动和信息流动的集聚与辐射,寻求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它是以交通枢纽为核心要件的通道经济,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等行业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经济,是以枢纽地区和枢纽城市为载体的流通经济、门户经济,还是以聚集“经济流”为目标、形成新型服务业态的互联网经济。大力推进枢纽经济发展是江苏在新时代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去年,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高铁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苏北五市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实现历史性突破。当前,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起势提速,发展枢纽经济正当其时。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枢纽经济呈现出新趋势,一是从交通枢纽延伸到物流枢纽。推动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是发展枢纽经济的必经步骤,必须强化交通、信息、金融、市场、商务、资讯等各类功能,集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从物流枢纽跃升到产业枢纽。物流枢纽不仅要使物流“流”起来,更要让资源要素“留”下来,能主动布局产业转变,服务于枢纽地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三是从产业枢纽扩展到城市(区域)枢纽。产业枢纽形成和扩大改变了城市和区域的空间布局。四是以城市(区域)枢纽对接国际枢纽。城市(区域)枢纽与国际枢纽接轨,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五是硬件枢纽借助于软件枢纽充分发力。利用高端专业平台吸附配置各类资源要素,从而推动“枢纽”与“经济”集群集聚。同时,借助软性枢纽平台与载体,吸引软性“流经济”高度集聚与辐射。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江苏全力提升枢纽经济的能级,应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在构建实体枢纽中打造“产业航母”。江苏的最大实际和显著优势就是制造业发达,54万家工业企业遍布全省各地,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2%、全球的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7年蝉联全国第一。江苏在构建交通、物流和产业等实体枢纽中,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禀赋优势。一是以强大的制造业作为坚固基石构建“产业航母”。按照重点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要求,突出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宏大布局,推动江苏从制造业大省迈向制造业强省。二是以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形成高效枢纽偏好型产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快递业、旅游业等融合发展,拓展交通运输功能,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配置资源要素,做大做强复合型经济。推进产业内部跨界融合,促进产业内部细分行业交叉、延伸、重组,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价值链再造和系统集成,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加大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颠覆性技术支持力度,促进科研成果顺利转化成新兴产业。三是以未来产业发展为纽带构筑枢纽经济新高地。高度重视未来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大5G技术、纳米材料、量子通信、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驾驶和新型健康等未来产业培育力度。面向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领域,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在推进城市(区域)枢纽中加快实现“全域一体化”。从发展“产业集群”到形成“区域集群”进而实现“全域一体化”,正是发展枢纽经济的使命担当。为此,要加快推进全省县区“区域集群”。2019年,江苏共有24个县市跻身2019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1个区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从数据来看,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因此,江苏推进县区“区域集群”首选苏南地区,但苏中乃至苏北也有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县区可以形成“区域集群”,应同步推进。要大力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转变、区域同质竞争向协调发展转变,从而真正发挥经济“地理群聚”的效应,让承担不同功能的邻近区域做自己最适合、最擅长以及最能彰显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事。要重点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及其都市圈。深入推进宁镇扬同城化、苏锡常一体化,促进锡常泰、沪苏通等城市组团跨江融合发展。支持提升南京首位度,放大苏州发展能级,发挥无锡物联网产业领跑优势,推动常州的石墨烯、镇江的航天器材发展。加强都市圈间重大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加快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提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以“全域一体化”发展新实践为长三角一体化注入新动能。

在接轨国际枢纽中实行“五港联动”配置全球资源。开放合作是配置全球资源的最佳路径。根据全省各枢纽城市(区域)在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江苏要全力建设畅通衔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运输通道,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海陆空门户枢纽。一是充分发挥枢纽开放平台作用。“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连云港等,应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世界水平经营枢纽,切实增强枢纽的吞吐、汇聚和辐射功能。同时,协调各枢纽平台的关系,打破地理和功能上的分割,突破传统“沿海—内陆”开放模式,积极构建“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叠加作用,扩大区域开放水平,以枢纽为引擎提高辐射带动力,增强产业扩散力。二是推进“五港联动”完善枢纽平台。加快枢纽平台建设,关键是推进海港、陆港、信息港、航空港、金融港“五港联动”,特别要增强空港枢纽经济区国际货运能力,灵活调节客货接纳和流量,推动运输增效、物流降费,加快提升枢纽平台与世界的通達性,提高国际化能级。强化枢纽经济与关联开发区融合发展,统筹规划建设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合理布局文化、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满足外资引进后的客观需求,为中长期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发挥好航空枢纽的核心载体作用,打造机场集团的集群优势,以点带面,统筹各成员机场,围绕增强航空核心功能,共同持续提升航空发展规模和运行品质。同时,持续加大航线开辟力度,完善航点布局,深化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网络化航空公司合作,增加运力投放,推动客货协调发展,做大做强航空运输规模,提升航空枢纽发展能级。三是打造海陆空网“四位一体”国际大通道。提高与国内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达率,拓展区域腹地与货源市场,打造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全面构筑枢纽产业体系,引导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资源全球高效配置、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发挥海外“招商大使”作用,全面扩大国内外招商网络的覆盖面,构建“上下联通、内外互动、覆盖全球”的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信息传输网络。依托枢纽资源,积极链接全球创新高地的创新资源,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海外技术并购、跨国技术转移,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引进一批高端人才,探索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

在创新引领中突破“卡脖子”技术壮大科技新动能。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必须有信心、有耐心地抓好自主创新。为此,要支持科技创新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拿出一批前瞻性、原创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牵住“牛鼻子”,突破“卡脖子”,在基礎学科和前沿技术领域打造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一是强化智能交通科技创新。组织开展无人驾驶、智能公路等前沿科技攻关,围绕无人驾驶技术、智能交通设施、城市交通大脑等重大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展联合攻关,探索建设支持无人驾驶“超级高速公路”,加快建成江苏智能交通体系。二是强化未来网络科技创新。着力提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速度,注重促进交通运输设施、信息基础设施、金融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网络体系,打破以往要素市场及产品市场上的流动壁垒。适应物联网时代电子信息远距离、大流量、低延时通信需要,加强5G基站、新一代光纤等信息传输网络设施技术攻关和应用铺设。持续推进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攻关,不断推出物联网新设备新产品,使江苏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策源地。借鉴互联网平台经济迅速崛起的经验,积极发展“枢纽+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瞄准物联网时代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融合互通的新需求,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商业化的“物联网平台”。三是强化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加强科技创新枢纽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跨部门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协调工作制度,畅通全省科技资源流动通道,使更多知识、技术、成果、人才等要素真正流入企业、车间、工地、生产线,转化为现实产品和市场价值。打造承载科技创新要素流动载体平台,提升发展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高标准建设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开发建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要素信息集散中心,为创新资源的流动使用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中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枢纽经济,归根结底要靠企业在市场上健康运行。近年来,江苏通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来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明显进展,今后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一是继续弘扬“店小二”精神,为企业投资兴业消痛点破堵点解难点。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壮大的沃土。各地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甘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店小二”,用更大的放、更好的管、更优的服,持续释放企业发展潜能。二是更大力度实施“不见面审批”,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加便利的市场环境。在项目、流程、材料、费用、时限等方面推进“不见面审批”时应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真正把江苏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三是全心全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政府运行体系公平公开透明高效规范。聚焦企业需求,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务服务,优化服务流程,顺畅政企沟通,及时处理诉求,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大幅放宽对服务业市场主体的资质、从业人员、经营场所等要求,取消对营利性医疗、教育等机构在证照办理、设备购置、人才聘用等方面不合理限制。规范监管执法,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推动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教授)责任编辑:孙秋香

猜你喜欢
枢纽江苏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枢纽的力量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数读江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江苏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