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尿管憩室合并结石的CT 诊断价值

2020-03-26 08:35焦新强陈维娟时超刚刘鸿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期
关键词:索状穹窿状位

苟 杰,王 倩,焦新强,陈维娟,时超刚,刘鸿燕

(1 兵器工业521 医院放射科 陕西 西安 710065)

(2 兵器工业521 医院泌尿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65)

脐尿管是胚胎期一个连接胎儿膀胱前穹窿延伸至脐部的管状结构。在胚胎进化过程中,脐尿管会自行闭锁,成为脐正中韧带,位于脐正中皱襞内[1]。出生后,若脐尿管近膀胱处未闭锁而形成憩室,造成憩室与膀胱相通而致尿液逆流、感染及尿酸盐类沉积,进而产生结石。本文回顾分析我院经东芝16 排螺旋CT 诊断并经手术或膀胱镜证实的11 脐尿管憩室合并结石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脐尿管憩室合并结石的准确认识及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并回顾分析2015 年1 月—2018 年11 月我院经东芝16 排螺旋CT 诊断并经手术或膀胱镜证实的脐尿管憩室合并结石的影像学资料,共11 例,男性10 例,女性1 例,年龄33 ~66 岁,平均年龄55 岁。8 例有明显泌尿系临床症状就诊,3 例为体检或其他病变检查时偶然发现;7 例有泌尿系结石,1 例系膀胱癌,1 例患阑尾炎,2 例无症状常规体检。临床表现为腰背痛7 例,尿急、尿痛5 例,尿频、尿不尽1 例,镜下或肉眼血尿4 例,发热1 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东芝Auqilion16 排螺旋CT 进行容积扫描。扫描前约1 小时,嘱咐患者饮水800 ~1000ml,待膀胱充盈患者尿急时上检查床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从脐上5cm 至盆腔底部,扫描参数:120kV,125mAs,层厚7mm,螺距1。将原始数据重建为1mm 的图像传至Vitrea 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观察。本组病例均未进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11 例脐尿管憩室并结石患者中,发生部位均在腹中线或略偏向一侧的脐尿管与膀胱前穹窿交界区。1 例伴有膀胱癌,1 例伴有尿道结石并肾结石,3 例伴有输尿管结石,4 例伴有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憩室腔未清楚显示,仅见脐尿管与膀胱交界区条样增厚的软组织影或膀胱前壁局限性突出增厚的结节样软组织影,包绕结石,可能原因为憩室较小或无液体进入。结石发生部位膀胱壁内段1 例(见图1)、脐尿管近膀胱段7 例(见图2、图3)、膀胱壁内及脐尿管近膀胱段3 例(见图4),单发结石3 例,多发结石8 例。结石形态表现为小点状、小条状、类圆形结节状高密度影,多发结石呈串珠样高密度影,结石边缘清楚、光整锐利,密度较均匀,大小不一,约0.5mm×1.0mm~4.0mm×3.6mm,CT 值约100HU ~300HU。矢状位或斜矢状位重建图像可见条索状退化脐尿管影与脐部相连。本组病例均未行增强扫描,平扫CT 表现典型均作出明确诊断,均经手术或膀胱镜证实。

图1 脐尿管膀胱壁内段憩室并结石,合并右肾萎缩、左肾结石Fig. 1 Diverticulum of urachal bladder wall with calculi with atrophy of right kidney and calculi of left kidney

图2 脐尿管近膀胱段憩室并结石,合并左侧输尿管结石Fig. 2 Urachal tract proximal bladder diverticulum with calculi. In patients with left ureteral calculi

图3 脐尿管近膀胱段憩室并结石,合并左肾结石、尿道结石Fig.3 urachal tract proximal bladder diverticulum with calculi, accompanied by left renal calculi.

图4 脐尿管近膀胱段及壁内段混合憩室并结石Fig.4 in patients with mixed diverticulum of proximal and intramural segments of urachus with calculi.

3 讨论

3.1 脐尿管的发育特点

脐尿管是腹膜外结构,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内(Retzius 间隙),是连接胎儿膀胱前穹窿延伸至脐部的管状结构。妊娠5 周时,胎儿尿囊根部和泻殖腔相通,后泻殖腔分化成直肠与腹侧尿生殖窦,尿生殖窦参与膀胱和尿道形成。膀胱增大时,和其前穹窿相连的尿囊退化形成为脐尿管。脐尿管一般长约2 ~15cm,直径约8 ~10mm,顶部直径约2mm,管腔直径不超过1mm[2]。脐尿管一般在妊娠4 ~5 个月时即应萎缩、完全闭塞、纤维化形成脐正中韧带[3]。脐尿管发育异常或闭塞不全,尤其是下1/3 段,可以形成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脐尿管憩室、脐尿管窦道[4]。本组病例讨论的脐尿管憩室合并结石比较少见,其主要原因是脐尿管近膀胱处未闭锁而形成憩室,造成憩室与膀胱相通,膀胱充盈时尿液流入,膀胱排泄时尿液流出,尿液反复返流,极易刺激产生脐尿管憩室炎,再加上脐尿管憩室内壁上皮细胞脱落碎屑及尿酸盐类沉积等因素,从而形成脐尿管结石[2,5]。

3.2 脐尿管憩室合并结石的CT 表现

由于病变位置较特殊,随着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的运用,特别是矢状位或斜矢状位的应用,比较容易诊断本病,本病典型CT 表现如下:①病变部位:位于腹中线或略偏向一侧的脐尿管与膀胱前穹窿交界区,矢状位或斜矢状位重建图像可见条索状退化脐尿管影与脐部相连,分为膀胱壁内段型、脐尿管近膀胱段型、混合型,以近膀胱段型多见,位置较特殊、固定;②病变形状:脐尿管与膀胱前穹窿交界区条样增厚的软组织影或膀胱前壁局限性突出增厚的结节样软组织影,其内见高密度结石,结石呈小点状、小条状、类圆形结节样或串珠样;③病变大小、密度:憩室腔未清楚显示,仅见条样增厚的软组织影或局限性突出结节样软组织影,结石大小约约0.5mm×1.0mm ~4.0mm×3.6mm,CT 值约100HU ~300HU。

3.3 鉴别诊断

脐尿管憩室合并结石主要与膀胱结石及膀胱憩室合并结石鉴别。脐尿管憩室合并结石位置较固定,位于腹中线或略偏向一侧的脐尿管与膀胱前穹窿交界区,可见条索状退化脐尿管影与脐部相连,位置不随体位改变。膀胱结石因重力作用,位置随体位改变,有助鉴别。膀胱憩室合并结石(见图5),其发生位置不固定,膀胱周壁均可发生,为膀胱壁向外的局限性突出,呈囊袋状,有窄颈或宽颈与膀胱相通,单发或多发,其内有时见结石,常伴膀胱炎,重建图像无法显示条索状影与脐部相连。

图5 膀胱憩室并结石Fig. 5 the parietal wall of bladder and multiple diverticulum in the posterior wall of bladder diverticulum with calculi.

综上所述,根据脐尿管憩室合并结石的部位、形态、范围、密度及邻近组织的结构关系等一系列CT 特定表现,同时注意以上鉴别诊断,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多排螺旋CT 后处理技术可以更清楚显示其解剖层次、关系,利于诊断,可以作为本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索状穹窿状位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六)
“嫦娥五号”采样点周缘穹窿形貌特征及成因研究
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手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改善情况分析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排列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按大陵穴拯救“鼠标手”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米索前列醇后穹窿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临床分析
经阴道前穹窿 经阴道后穹窿 阴道前后穹窿全打开三种入路行筋膜内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