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咨询

2020-03-28 02:33岳琼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9期
关键词:咨询室心理咨询咨询

岳琼梅

[摘           要]  以一所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为例,从如何让有需要的学生走入心理咨询室谈起,结合进入心理咨询室的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类型,总结了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需要注意的一些经验教训。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院校;心理咨询;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010-02

学生心理咨询,也可称心理辅导,是学校面对一些有心理辅导与咨询需要的学生提供的团体辅导或个体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可以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心理的方法,实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发展健全人格的功能[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相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年龄较小、能力较弱,依靠自己独立走出心理困扰往往事倍功半,损耗较多。因此,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咨询在学校心理健康体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和任务,是实现体系总体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举措。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一所中等职业学院心理咨询工作为例,尝试提炼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咨询相关共性问题与经验,以供同行参考指正。

一、如何让有需要的学生走入心理咨询室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即便是在发达地区,建有心理咨询室的中职学校虽然已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但进入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人数却不尽如人意。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周接待学生人数较少,平均只在1~2人的占40.9%,還有8.3%的学校学生到访率为0%[2]。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心理咨询室从周一到周五的到访率基本达到80%以上。

一方面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中,首先建立起了基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倡议同辈互助。中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普遍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这一队伍的建立,极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笔者所在学校进入心理咨询室的38%的学生来自于班级心理委员的推荐。

另一方面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力度。由专业的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针对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对学生进行普及性的教育与辅导,在学生中成立心理社团,开展各类学习成长活动;建立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教研小组,改进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法;持续地对心理委员进行专业培训。几项举措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以树立,学校关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逐渐得以形成。根据统计,进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已有60%的学生属于主动求助。

二、进入心理咨询室的学生主要涉及的心理问题类型

中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从发生领域来看,主要有环境适应、人际交往、青春期性心理、个性性格等方面,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发展问题、情绪问题、不良行为以及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从笔者所在学校进入心理咨询室的学生情况来看,在过去的一学年中,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所占比例分别为:人际关系问题占34%,恋爱、青春期性心理问题占19%,不良行为(烟酒、手机游戏成瘾、装病等)占14%,抑郁及抑郁症占24%,还有一些其他因经济困难、身体疾病导致的心理问题占9%。

三、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经验教训

(一)要积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也要注意应对风险

学校心理咨询不同于社会心理咨询,无法完全以“不告不理”来面对。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涉及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恋爱受挫引起情绪失控、社会功能极大受损以及抑郁症(医院确诊)等类型的学生,往往由班主任推荐而来。对这些被发现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主动干预,积极地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同时,出于咨询效果的考虑和对自身的保护,心理教师在工作中应尽可能遵循咨询原则,绝不违背咨询伦理。开始提供咨询服务前,务必得到学生本人甚至监护人的同意,尤其是具有人身伤害可能性的学生。如果学生坚持不接受心理咨询,不可勉强。对涉及心理精神疾病类的学生,要及时转去医院,不可强力干预。对已经被医院确诊为抑郁症的学生的咨询,只能作为医院治疗的辅助,不可以建议学生擅自停药。

(二)要加强与班主任以及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往往不能单靠某一个心理教师就可以彻底解决,还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等整个校园环境的支持,所以需要学校有心理健康工作的体系化构建思路。但现实中,许多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这需要心理教师付出更多的心力,主动加强与班主任以及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比如,在中职学生心理咨询中,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有效地进行咨询,可以通过班主任去了解学生的状况。遇到不可避免的需要帮助其解决现实困难的学生,仍然可以通过班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去帮助学生,从而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其心理获得成长。对那些经济困难、内心纠结的学生,需要为他们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争取经济困难补助、申请勤工俭学等,帮助他们应对现实的、眼前的困难,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困窘中成长起来。

(三)在中职学生情绪问题的咨询里,复合情绪的识别和管理需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一部分中职学生由于认识和表达能力的局限,在情绪方面,一方面容易冲动,一方面又比较压抑甚至陷于麻木、自我封闭的极端。除了向其普及情绪管理的常识,更应教会其识别情绪,特别是复合情绪,否则学生很容易陷入纠结使内心痛苦而无法自拔。可以采用联觉的方式,用色彩、声音、图画与情绪对应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感受,增强其对情绪的识别能力,提高其理性自觉,从而改善其情绪问题。

(四)对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执多疑型人格偏差的学生,需要进行中长程心理咨询

在人际关系问题类心理咨询中,会遇到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执多疑型人格偏差的学生。此类学生的人格偏差来自成长过程中至亲、环境带来的安全感极度缺失,导致过度防御或极力控制。因此,咨询本身的设置是有利于其体验安全感的,而心理教师要做的就是遵循咨询的设置和伦理规定,平等协商、守约守时,同时要让其感受到在这一段咨询关系中他是足够安全的。心理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其明白对周围环境、他人的过度防备是没有必要的。当咨询关系带给他的安全感可以一定程度上复制到生活中的时候,此类学生的人格偏差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人际关系也可以随之得到改善。此类问题的改善,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极为有益,值得心理教师使用中长程的心理咨询。

(五)对一般心理问题,重在“点到即止”

所谓“点到即止”,重在点拨、陪伴,而不是代替对方去思考。心理教师可以以一两个或者一系列问题去促使对方意识到自己原来没有注意或忽略了的却真正需要改变、改善、强调的东西,给对方一个绝对的时空去自我倾诉、发现问题,让对方明白自己可以、足够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做不到为学生的整个人生负责,一次咨询解决一个即时问题足矣,也没有必要牵扯出当事人更多的没有意识到或还没有遇到的问题。即使他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依然是他自己要去面对的。心理咨询如果能够让他悟到可能性,悟到人生即是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咨询了。心理教师要有认识到心理咨询的局限性的自觉,要控制为来访学生讲课、补知识的欲望,否则极易走入说教的误区。对中职学生而言,说教很难从内心深处接受。对一般心理问题,心理教师适宜采用短程心理咨询,一次,最多两三次咨询即可。

(六)综合运用各种咨询方法和技术,对同类问题的学生宜多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以取得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最大成效和最大受众面

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流派众多,技术甚广,但相互之间亦有相通的地方。心理教师需要学会综合运用各家所长,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设计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咨询方案,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咨询成效。这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心理教师学无止境。

为了满足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需求以及应对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的形势,弥补学校心理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团体辅导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健康工作形式。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新生展开的大型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对新生对学校新环境的适应性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成效。对一些行为问题,比如烟瘾、酒瘾、游戏瘾等问题,学校采取禁、堵、罚的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但的确也是不可以回避的问题;对那些有戒掉此类成瘾问题意愿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与帮助,“戒烟、戒酒”等小组形式的团体辅导值得去尝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

[2]刘月红.近十年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5).

編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咨询室心理咨询咨询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服务与咨询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