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意美术游戏的实践研究

2020-03-30 03:24卢兰红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意美术幼儿教育实践

卢兰红

【摘   要】  随着游戏化课程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利于激发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启迪幼儿智慧,陶冶幼儿审美情感,挖掘幼儿潜在艺术细胞。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创意美术游戏,通过绘画、手工、鉴赏等方式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幼儿教育;创意美术;实践

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多元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个体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陶冶情操,挖掘潜在艺术细胞。幼儿园活动中,美术活动同样要面向全体幼儿,针对幼儿不同特点和需要,培养其大胆地用艺术形式表现自身情感。创意美术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发展自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和表现,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使美术教育更自由,能夠很好地促进幼儿成长的多元化发展。

一、创意美术游戏设计原则

1.主题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创意美术离不开主题支撑,科学合理的主题能够发散幼儿思维,强化幼儿感知能力。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在创意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幼儿生活作为主题资源,教会幼儿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用好奇的双眼发现生命的跃动和自然的美好,包括人间真情、蔚蓝的天空等,将情感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来源于生活的主题更能拨动幼儿心灵的琴弦,激发创作灵感,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2.美术游戏要与艺术相关。美术本身就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形式也与艺术相通。幼儿创意美术游戏活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要对“美”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幼儿与艺术进行对话,使内心情感与外在表现形式达到同构,为艺术创作奠定基础。比如在《美丽的服装》主题活动中,以“装饰”为核心,组织幼儿创意T恤图案,感受装饰物的美,如多彩纽扣、美丽的窗花等,激发创作欲望,促进个性发展。

3.美术作品要突出创意性。创意美术教学重点要求个性化、独特化,能够展现代表自己思想的创作元素,不单单是为了美术活动而创意,更要懂得从“变”中实现创新。创新是产生新见解的思维活动过程,幼儿创新不受思维控制,可能发生在各个环节,可能在语言表达中,也可能在游戏活动中等,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尊重幼儿创造性想法,鼓励其自由表达,打造宽松、自主、创新的基调,不断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灵感。

二、幼儿创意美术游戏的实践策略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环境创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属于无声教育,是一位隐形教师,对幼儿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创意美术游戏教学中,要创设自由、自主、创新、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与游戏材料紧密接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使其情绪保持愉悦和专注。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老师以教师为主体,为了方便管理幼儿,会加强对课堂的控制,不允许离开座位和随意说话,使幼儿情绪压抑,失去了基本的自由,没有创意的显现。经过游戏化课程的推进,教师要更新幼儿教育观,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自主选择和表达,不中断幼儿创造性思维,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内心世界。在创意美术游戏中,面对幼儿的“出格”,要考虑其背后的动机,把握创新因子,激发幼儿个性。比如在《我是魔法师》美术游戏中,先让幼儿探索生活中光、声音、颜色等因素的变化,初步了解物理变化空间,然后分别扮演魔术师,结合自己奇思妙想进行简单创造。此过程中,充分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实施色彩组合、线条组合等,最后鼓励其说出自己描绘的意境,理解幼儿“抽象思维”。

2.丰富创意美术游戏教学方式。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过程中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实施。因此,在幼儿创意美术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丰富学生艺术体验。其一,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积累创作经验和基础,一方面唤醒幼儿已有认知,另一方面通过相互讨论,帮助幼儿从不同层次和角度理解美术创作主题。创意美术是在保留最基本事物属性的基础上运用夸张与变形书法,打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形式。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整体上看起来杂乱无章,但仍然保留了公牛的犄角以及妇女、婴儿的基本形象,使鉴赏者能够从中体会到画中人物的呐喊。可以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临摹,鼓励其添加自己的思维元素,实现创新。其二,引发幼儿体验和想象。当幼儿有了一定观察基础后,需要引导其将观察结果转变为艺术创作,因此,体验和想象至关重要,增进幼儿对创意主题的情感同化,引发情感共鸣。比如欣赏了台湾作家几米的长形画,了解了长方形画的夸张手法后,组织幼儿回忆自己记忆中长长的景象,并将其绘制出来,体现成人意想不到的创意。

3.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评价是教学关键,是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前提。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美术活动评价的唯一对象是幼儿美术作品,以“像”和“好”为标准,没有了解幼儿创作过程中的真实情感和想法,评价过于表面化和理性化,无法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成就。在创意美术教学评价中,要善于倾听幼儿心声,了解其创作意向,保护幼儿美术创作激情与兴趣,使美术学习向良性方向发展。首先,强调多元化评价,善于观察幼儿作品中颜色运用、线条或图形组合、布局结构等,挖掘幼儿闪光因素,鼓励幼儿评价其他幼儿作品,削弱情感色彩。其次,强调创意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观察幼儿在创意美术游戏中态度是否积极、情绪是否高涨、想象力是否丰富等,这些在幼儿作品中无法直接体现,需要教师关注幼儿创作过程,实施过程性评价。最后,强调个体差异评价,根据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智力水平和能力实施个性化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做到因材施教,强化创意美术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幼儿创意美术游戏教学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措施,希望能够调整传统教学弊端,强化艺术教学效果,使幼儿感受到美术创作带来的激情和灵感的迸发,激发个体艺术潜能,培养美术创造力。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尊重幼儿主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成长,引导其通过美术符号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增强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才吴忠.“e笔异画”:幼儿美术游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6(02):88-90.

[2]吴忠.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11):95-96.

猜你喜欢
创意美术幼儿教育实践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浅析
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大班主题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问题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