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情感支持的开放教育滞留生管理对策研究
——以宁波电大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本科为例

2020-04-02 09:17王荷琴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分宁波毕业

王荷琴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宁波 315016)

一、宁波电大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本科滞留生现状

远程开放教育采用先进的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其教育方式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因而深受成人学员的欢迎。但正是由于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和学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学校的管理偏于宏观,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自由(学籍 8年),这导致部分学员滞留。宁波电大将在学籍(8年)内超过 3年未毕业的学员称之为滞留生。以宁波电大经管学院管理的2009 秋本科三个专业(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为例(如表一所示),可以看出学生的毕业率并不高。宁波电大经管学院三个专业开办以来最高的毕业率是2001 秋的金融学专业83%,平均毕业率为63%。可见,好不容易招入的学生,却有近三分之一不能毕业。这一数字确实很惊人,对学校和学生本人都是损失。

以2009 秋学生(已满8年)为例,学生的具体毕业情况如表二所示。2009 秋三个本科专业学生总人数为 231(59+112+60),未毕业人数 80 人(22+35+23),其中4 人转学,正式未毕业率为3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学生毕业时间集中在2.5 到3年,占到总毕业人数的69%。此后,在8年内都有学生陆续毕业,超过3年而在8年内毕业的学生有47 人,占总毕业人数的31%。可见,滞留生中能在学籍内毕业的占比还是比较高的,当然,如果进一步分析未毕业的77 名学员的具体情况,加强管理,或许他们中的一部分也能在8年内毕业。未毕业的77 名学生具体学分情况如表二所示。

表一 宁波市电大经营学院2009 秋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统计表

表二 宁波电大经营学院2009 秋学生毕业情况统计表

如果进一步分析2009 秋学生的情况,如表三所示,2009 秋的学生中,有5 人在报名后就没有进行学习,从缴费记录看,他们只缴了一次费就没有再进行学习。在1-20 分的43 人中,有6 人进入了第一学期的学习,但只完成入学指南课程,取得1 学分;其他的37 人,基本上是进行过两到三个学期的学习,后来因工作、生活和其他原因终止学习了。在获得61-80 分的10 人,基本上都是努力坚持学习的人,却大部分卡在英语学习上,有2 人是多年没完成论文然后因个人原因觉得文凭已没必要而放弃的。在这些未毕业的 77 名学生中,如果能够加强滞留生的管理,也许有一半左右的人数很有可能获得文凭。有些学生在 8年期间因各种原因放弃学习,事后再学又担心不能按期完成,就在犹豫中错过了8年之限。

表三 宁波电大经营学院2009 秋末毕业学生学分情况统计表

二、滞留生给电大造成的影响

滞留生带来的影响很多,这些影响有经济上的,也有声誉上的,必须引起重视。

(一)经济上造成惊人损失

从学校角度来说,滞留生是可能流失的主要人员,滞留率高则流失率高。不加强滞留生的管理必将导致滞留生的流失。从上述2009 秋的学员中,可以在看出 231 名学员中,超出三年未毕业的有128(47+81)人。这128 人中,除了4 个转学,77 人8年内没有获得应有的毕业证书,除了个别能坚持交费到最后一学期,大部分学员没有继续学习,也就是没有选修完所有课程,但由于依然在籍,一切的管理照旧,管理费用大大增加、应收学费未收,必然给学校照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就2009 秋学员来说,因滞留和流失至少带来30 万元的经济损失。那么,如果将历年所有的滞留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加起来,这一数据恐怕相当惊人。在电大的招生形势不错的时候,也许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但随着招生形势的低迷,滞留生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二)教学质量、社会声誉上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广大成人学员不管以何种原因报读电大,都是对电大的一种信任,并希望能获得相应知识并取得学历证书。尽管有些学生因工作、生活、个人能力等各种学员自身因素而不能获得毕业证书,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付出过一定努力的。在学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后,依然拿不到文凭,学生难免会置疑学校的教学质量、支持服务和管理效率,会形成负面的心理体验,同时,这些学生在朋友、同事、家人等的口碑传播中也会对学校的社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宁波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招生不易。滞留生和不能毕业的学生,其口口相传是否会影响电大的招生?滞留生的存在,是否会降低学校的管理和学习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学校的办学成本,从而影响学校社会功能的发挥?长此以往,必将制约远程开放教育的良性发展。

可见,滞留生的存在,经济上的损失是看得见的,虽然巨大但依然有限;社会声誉的影响是长远的,必须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

表四 2009 秋宁波电大经管学院金融学本科学生已获学分明细表(30 分以上)

三、滞留生的学习情感需求分析

学生滞留必然有很多的主客观原因:学生工作忙,或常出差等工学矛盾严重;结婚、怀孕、育儿等特殊原因;学生对开放教育的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开放教育学校的管理不到位等等。很多关于开放教育的论文对此都作了详细的阐述。不过,在现阶段,什么才是学生滞留的最主要原因?哪些滞留学生需要引起特殊关注?学生滞留期间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求滞留生的需求,笔者对 2009秋宁波电大市校金融学专业进行了电话调查。2009秋学生的学分超过 8年的学生已获学分明细如表四所示。通过对超过3年而在8年内毕业的学生20 人(有3 人未接电话)的电话调查可知,这17人的滞留原因大部分确实是因工作和个人因素。不过,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本可以早些毕业,他们认为时间不够、工作忙只是一个借口,更多的是在学籍前3年内没跟上整体学习节奏,又认为有8年的学籍,可以慢慢来,因此就拖下来了。特别是2015 秋到2017 秋毕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因为毕业论文或者英语统考拖下来的,这8 个学生中有7人原本想获取学位,但因没有时间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没达到学位要求,或学位英语没达到要求而耽搁,最终只有1 人拿到了学位。

而经过8年未毕业的23 人(2 人退学,6 人未接电话)的电话访谈可知,有1 人(学分为0)是报了名就因个人工作调整离开宁波无法参与开放教育学习,加上对开放教育的认识不足(没接受过开放教育的入学教育),主动放弃学习;有2 位学员第一学期注册后接受开放教育的第一课,没有参加开放教育的期末考试(学分为1),其中接受电话调查的学员说自己太忙,没有时间来参加开放教育面授课,对考试没有信心,甚至觉得要参加期末考试,这文凭不好拿就不拿了。有 4 人(学分在 13 分以下)参与了第一学期的学习,但只参加过宁波电大省开课程的考试,只有 1 人参加了国开必修课的考试但没及格,这几位学员觉得开放教育这种学习方式,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而自身又缺乏自律,因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7 位学员(学分在30 分以上60 分以下)有6 人接受电话调查,他们都是经过2 个学期以上的努力,其中有 3 个女学员是因为结婚、怀孕、生孩子而停止学业的,家庭和工作的压力或是全职太太再无需文凭的现实使他们放弃了努力。其他 4 人因前三年的耽搁,在三年后想继续学习,但觉得迟迟不毕业,没有组织,心理上孤单,慢慢就放弃了;已获学分60 分以上的5 名学生,在接受电话调查中表示,很想完成学业,在滞留时间很需要来自于学校、老师和家庭的鼓励,克服心理上的孤单远比学习能力更重要。特别是英语、毕业论文、主要专业课,如果考了两次还没过,就会灰心,就会找各种借口来推脱,最终不能毕业。

通过对 2009 秋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电话调查,结合他们的具体学分可以看出,除了极少数抱着不正确学习态度的学生外,他们之所以滞留甚至不能毕业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缺乏坚持下去的信念。因此,他们滞留时最需要的是对学习的自信心,是来自学校、同学、家庭和单位的鼓励。即使仅学了一学期的学生,大部分也是因为没有信心完成学业而放弃。此外,开放教育学员如果超过三年未毕业,他们需要学校的召唤,时时提醒和帮助他们寻求学习组织,免得他们懈怠而放弃学习。开放教育的理念是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和人人可学,电大系统的“六网融通”足以让学员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时间自然能挤出来。因此,强化滞留生管理,笔者认为首要的是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给学员强大的情感支持,让其有信心坚持下去完成学业。

四、基于学习情感支持的开放教育滞留生管理对策

滞留生因缺乏学习的自信心,三年内没有按照学校的专业规则完成学业,他们需要校方给予更强大的情感支持。那么,该如何进行情感支持,给学员以爱心、细心和真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下去,笔者提出今后加强滞留生的学习情感支持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设置专人对滞留生负责

开放教育的师生准分离状态使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相对较少。特别是滞留生,超过三年大部分同学毕业了,学校不会为他们单独开课,虽然班主任依然在管理他们,但也只是负责课程注册、催收作业等工作,学生认为自己的班级不在了,就感觉他们被遗忘了。因此,必须有专人对滞留生负责,才能让班主任重视滞留生的管理。只有专人抓这项工作,才能明确这项工作的汇报渠道,以确保有人进行协调并为学员提供帮助。在学校的管理体制上,除了班主任外,还得有专人对滞留生负责。

(二)建立滞留生档案

为了加强对滞留生的管理,班主任应建立完备的滞留生档案。可以借助本校自行开发的学生综合信息系统,每学期做一次滞留生档案整理。滞留生档案除了综合信息系统中的每门课程的学习进展情况、已修和未修学分、重考门数、重考次数等信息外,还应该包括学员的自然状况(结婚、生子、休学等特殊情况)以及各种联系方式,甚至学员的家庭及工作状况。这一份滞留生档案班主任和负责者每一学期必须认真研究,了然于胸,并根据档案每学期根据每个学员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比如课程有困难者,可以帮助学员提供相关资料或者帮助学员联系相关课程教师对其进行单独辅导;因特殊原因滞留的,要及时给予唤醒服务,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某门课程未过,可以将未过的滞留生分为课程学习小组,让学员之间进行深入探讨,还可以通过他们互相监督来参加学校的面授课;学员与个别老师沟通不畅或因老师个人专长不同造成学生某门课程重修(如毕业论文),也可以主动帮其调整教师;单位领导不支持,可以由本校出面说明、协调;家庭不支持,也可以帮助学生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这些措施都有赖于完备而有效的档案系统。有了专门的滞留生档案,能够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和爱心,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使其消除学习中的孤独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切实帮助其消除学习中的障碍。

(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人为本,以情动人。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支持是学生持久深入学习的内在基本条件,消极的情感有时会成为学生放弃学业的诱因。

1.班主任

班主任是开放教育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工作是电大服务的窗口,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带给学生深刻的心理体验。班主任利用网络平台或面对面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从其行动、态度、语言上感受到来自校方的真情关怀。此外,班主任通过各种途径如电话、短信、BBS、QQ 群等与学生加强沟通,多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假如,班主任在与学生的联系中投入更多的个人情感关怀,少些批评或指令性的语言“为什么还不交作业?”或者不只是向学生传递信息“该交作业了!”而是确实为学生提供帮助“你的作业做到哪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等,相信学生的学习心理体验会更好。再者,班主任在节假日、学生生日时问候学生,与学生结成深厚情感,那么学生会更听班主任的话,更愿意服从班主任对其学习的安排,从而能有助于完成学业。

2.课程教师

课程教师在教学时也要考虑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课程教师在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呈现方式等方面要加强研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工作实际,采用学习论坛、小组学习、在线社区、翻转课堂等方式,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习交流,消除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独感,培养学生自信积极的心态。此外,课程教师也可以通过QQ、邮箱、论坛、电话等与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比如课程教师联系自己课程内的学生,过问其作业完成情况,能对某位学生不来上课加以关心,以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度。“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会逐渐使学生对其所授课程产生兴趣。

(四)创建滞留生专业QQ群

班主任要创建滞留生专业群,可以取一个充满关爱的群名,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可以叫工商管理大家庭或者工商管理之家等,区别于学籍上的班级,将滞留生邀请进来。班主任经常开展网上主题活动,搭建起滞留生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组建学习小组,以专业的方式,使滞留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消除他们学习中的孤独感,使他们倦怠的学习心态得到改善。滞留生专业群,让滞留生能找到组织,知道自己的学籍年限,知道有与自己同行者,这样才有可能会互相帮助、继续努力。此外,这个滞留生专业群可以随时追踪学生的现状。如果我班主任能与学生保持联系,询问其学习进展情况,为其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帮助其解决各种困难,那么,学生一有可能就会重新学习。这个群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复学帮助,为其开辟复学的绿色通道。

当然,学生在滞留期间也需要我们帮助其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时间上的冲突,需要我们提供良好的支持服务。这方面近几年国家开放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学习网到专业平台、从专业规则到课程考核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时间冲突,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支持服务,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从学生的入学开始,学校就有责任帮助其顺利毕业,即使因各种原因不能毕业,至少也不能让他们带着抱怨离开。滞留生的管理,就比如商品的“售后服务”。如果我们的“售后服务”好,即使学生偶尔有些许的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如果售后服务能让学生感动,那顾客就会越来越多。滞留生的管理,与电大在三年内的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分不开,如果前期管理到位,滞留生便会少些;而如果超过三年成为滞留生,那么我们的“售后服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这售后服务中,学生学习情感支持又是重中之重。只有加强对滞留生的学习情感支持,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滞留生,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提升办学声誉,更好地履行开放大学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学分宁波毕业
我们今天毕业了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毕业季
学分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论学分银行在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适用性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