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利用与宁夏六盘山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以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为例

2020-04-06 06:03吕红芳李晓玲
关键词:体育项目旅游业景区

吕红芳,李晓玲

(宁夏大学 体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改革开放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了内需,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西部地区伴随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新的追求,而旅游则成为消费的一大新时尚文化[1]。泾源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及地理优势。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原则,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2]。宁夏泾源县地处宁夏南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泾源县具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较大优势。但由于发展战略的定位较晚,受落后观念、管理水平和专业型人才欠缺等因素制约,对民族体育项目的挖掘不足、利用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族体育文化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的助推作用。当前,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抓住国家帮扶政策带动区域旅游的竞争力,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3]。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宁夏泾源地区民族体育项目(木球、踏脚、方棋等)和泾源县旅游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等检索,以“脱贫攻坚政策”“泾源县传统民族体育”“体育旅游”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广泛收集传统民族体育的相关资料并整理分析与归纳,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基本上保证了问卷的回收质量。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问卷分为三类,分别发放给泾源县当地居民、旅游景区游客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包括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工作人员),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130 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26 份,有效率97%。统计数据,分析得到相关结果(表1、表2)。

3.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 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逐份检查筛选后,对数据不全或者不负责任均填同意等答案全部作废,并对筛选后的问卷进行编号,以便将来核对数据之用。

表1 调查对象性别统计表(n=126)

表2 调查对象年龄统计表(n=126)

4.调查访问法

与访问者进行有目的的谈话,(访问者主要为泾源县旅游局工作人员、景区有关工作人员、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负责人、游客及当地居民),以寻求研究资料的素材,对于有用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5.逻辑分析法

本文在对宁夏泾源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后,运用归纳法、类比法、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得出结论。

二 结果与分析

(一)泾源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1.当地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调查(表3)

表3 当地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调查(n=85)

以上是对泾源县本地居民参与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其中,每星期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达到三次以上的人数很少,并且参加的人大多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或者是其朋友、家属,有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经远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被其他不同形式的活动所替代。在不同村庄对于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有明显差异,包括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不同村庄的受重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但发展传承中,在政府文化体育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等方面,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4]。

2.现代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伴随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力、影响力越来越大,民众的闲暇时间多用在电子游戏娱乐产品上,户外运动时间被挤占,原本在农闲或者节庆时民众自发集中开展的“踏脚”“方棋”“木球”等娱乐活动项目逐渐被电视、VCD、电脑和手机游戏等所代替(表4),许多人对传统文化体育不屑一顾,而喜好这些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人多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因其过于“土气”、单调乏味而不愿意学习和传承。老一辈的传承者因为年龄原因已经力不从心,而年轻一代却因兴趣不足或其他原因迟迟培养不起来,传承出现断层。因此,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越来越少人问津、越来越走下坡路,呈现出日渐颓废、发展困惑的趋势[5]。

表4 调查者对于闲暇时间的安排(n=85)

(二)泾源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作用调查分析

1.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了解程度(图1)

从图1 数据得出,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处于一个初步认识阶段,很大一部分人停留在了解阶段。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国家体育旅游总局在2016 年提出的,在随后的几年里,各省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体育旅游观念更新较快,发展较快;而泾源地区的人们却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知之甚少。

经过访谈,得知当地的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不了解,主要是因为对民族传统体育兴趣不足,大多数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非常泛化,并没有准确认识。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工作或生活原因,没时间去旅游,所以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了解只是在网上浏览获取,并没有亲身参与的经历,了解相对较少。

对于当地旅游景区的管理者,体育旅游已经渐渐成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学习的内容,随着国内外体育旅游逐渐盛行[6],泾源县旅游也试图进行创新,走自己的特色民族体育旅游道路,在旅游景区的建设中也试图加入更多的民族体育元素。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景区的开展状况调查

我们选择泾源县的老龙潭、泾源县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野荷谷调查对象,统计它们每个星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次数(表5)。首先,老龙潭景区注重景区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利用较早,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较多,相比之下,泾源县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野荷谷景区则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极少。其次,在景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主要以踏脚舞表演节目为主,形式单一,内容也不充实。像木球、方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为没有较好的规划,被排除在景区发展规划外,游客则更倾向于体验传统民族体育。因此,对于泾源县景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向游客体验参与的方向发展。再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景区开展的次数还远远不够,不能保证每星期都能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游客也无法更好地体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来的新鲜感、冲击感[7]。

表5 旅游景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现状调查

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对旅游业发展作用的调查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见表6。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泾源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现状从不同方面影响泾源县旅游业的发展。在传统体育项目快速发展过程中,吸引了相关专家、学者对泾源县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提高人们对泾源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程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宁夏泾源县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一步了解泾源县体育旅游,对泾源县体育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大多数与体育赛事有关的体育活动都会有企业参与,泾源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旅游可以吸引国内外企业对泾源县旅游业进行投资,能较好地解决泾源县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为泾源县体育旅游提供经济保障。

表6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n=70)

泾源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改变了泾源县单一的参观旅游模式,游客在旅游中不仅能欣赏到泾源县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能感受到泾源县的民族文化风情。充分发挥泾源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踏脚、方棋、木球)的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使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参与体育项目,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景区的旅游产业由观赏型向参与型转变,优化了泾源县旅游产业,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三)脱贫攻坚政策对宁夏泾源县旅游业发展作用分析

1.脱贫攻坚政策对宁夏泾源县旅游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根据《关于报送〈2016 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清单〉整改落实总结的通知》,从地理位置确立了旅游资源有特色、开发旅游基础条件较好,预期旅游扶贫效益显著的9 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的16 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作为2016 年旅游扶贫重点村,将重点村纳入旅游发展规划重点的优先扶持发展。泾源县黄花乡羊槽村、泾河镇冶家村、六盘山镇和尚铺村都是旅游扶贫重点村。泾源县以这些重点扶贫村为旅游发展的新生力量,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使泾源县旅游得到更全面、合理的发展。

2.脱贫攻坚政策对宁夏泾源县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帮助

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对宁夏泾源县旅游业发展帮助见表7。

表7 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对泾源县旅游业发展帮助(n=77)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对泾源县旅游业的发展有较大帮助。泾源县作为国家贫困县,在旅游业发展中交通不便是最直接的问题。泾源县地处六盘山东麓,东与甘肃省崆峒区相连,南与甘肃省华亭县、庄浪县接壤,西与隆德相邻,北与原州区彭阳县交接,因此,根据地质、地貌实际,合理布局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地与城市交通等结合、减少乘客在出行上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解决交通问题是发展泾源县旅游业的首要任务。政府2006 年推出的农村公路“村村通”民心工程,打破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这也为泾源县旅游带来了发展契机,将泾源县公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2017 年,泾源县全力推进杨岭特色旅游示范村、兴盛滑雪场项目,20 公里旅游服务及建设基本完成,花田花海、新月风情堡等旅游新业态效果初显。全县共有旅游景点4 个,1 个注册旅行社,注册导游4 人。全年共接待游客110 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综合收入7.5 亿元,新建、改建特色农家乐188家,农家乐接待游客69 万人次,农家乐总收入4196万元。

泾源县旅游业稳中求胜,在政策扶持下快速发展,挖掘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产业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脱贫攻坚政策大力支持下,泾源县政府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快泾源县特色旅游发展,将旅游业发展为泾源县的支柱产业。

宁夏泾源县的自然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之上与“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旅游发展理念互相融合,对于泾源县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四)宁夏泾源县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分析

1.宁夏泾源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现状调查

通过实际调查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泾源县旅游开展所配套的设施存在着明显不足。这些不足是泾源县目前经济相较于其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水平较低的原因。由于没有明确的发展计划,许多资源被白白浪费,尤其是民族体育发展资源始终无法展现应有的价值,相关政府部门和领导对民族体育在旅游业方面的价值有所低估,政策引导、经济扶持不到位,是导致泾源县民族体育旅游业无法更进一步发展的最直接问题[8]。

现阶段,能够被真正运用到体育旅游中的民族体育项目数量还远远不够,诸如方棋和木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没有真正发掘其在旅游方面的特点,使得现有传统体育项目过于大众化,没有鲜明的特色,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

对民族传统体育不重视,使其在泾源县旅游中无法凸显其价值,造成资源浪费。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尽管泾源县的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但由于在挖掘旅游资源时,只是将重点放在一般性、大众性游玩资源上,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长期被忽视、被搁浅,既得不到外地游客的关注与传播,当地人们也无法享用、传承,导致泾源县民族体育旅游无法拓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独特新颖、冲击视觉、向往体验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才有可能吸引和留住旅游者,因此,泾源县旅游产业观念的改变将成为发展体育旅游事业的重中之重。

2.泾源县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分析

泾源县传统体育旅游应加强的环节及发展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应具备的特性调查见表8、表9。

从调查数据来看,泾源县传统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应主要加强以下方面,首先,应充实旅游景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建设,挖掘其娱乐、参与、健身、观赏、竞技等特性,培养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旅游项目,健全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使游客有一个美好的旅游价值体验、经久的体育旅游回味。在旅游景区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景区工作人员是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景区发展方向的主导者,培养有想法、工作能力出色的景区工作人员,是景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不仅要娴熟掌握旅游业相关知识,同时要深谙民族传统体育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外在效益,这对旅游管理者及其工作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

表8 泾源县传统体育旅游应加强的环节(n=77)

表9 发展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应具备的特性调查(n=82)

其次,在旅游宣传方面,泾源县在向外推广自身的旅游产品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现在是信息相对发达时代,然而,泾源县在借助媒体和网络将景区内更多的信息传达给外界这方面比较欠缺,导致社会大众无法如实了解泾源相关的旅游资源状况,更无法了解他们的旅游文化,游客数量相对不多。泾源县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必须以泾源县的观光旅游为主导,推出具有泾源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泾源县,了解泾源旅游文化,这样才能在发展潮流中不掉队,才能让泾源县旅游更上一层楼。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泾源县应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领、指导规范作用,建立健全民族体育旅游发展体系,将泾源县民族旅游资源的实际特点与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尚有机结合,制定最优的发展策略。指导、督促企业强化和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优化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尝试,通过实践和总结,不断改进、改善现存的问题,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激活旅游业的潜能,使泾源县民族体育旅游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为此,泾源县应当有效抓住国家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体育旅游活动,发展优势产业,促进泾源县经济和文化双重发展[9]。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更多游客更倾向于“参与型”旅游模式。在旅游过程中,能参与当地一些传统节日,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对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魅力[10]。

传统民族体育作为泾源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将其有机融合,在泾源县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些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自身也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参与性、娱乐性、健身性[11]。在泾源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可以设置民族体育体验馆,让游客参与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还可以在规定时间段进行民族体育节目的表演环节。在一些游客量比较大的节假日,景区内举办一些关于民族体育类项目的比赛、游戏活动等,让游客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竞技性、娱乐性、健身性,势必对当地民族体育旅游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向往,这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比拟的传播和影响[12]。

在传统的观光旅游基础上,将泾源县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其有机结合,形成新型的“观光+体验参与”旅游模式,这样既符合游客的旅游需求,同时又起到宣传作用,是泾源县旅游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的正确方向。

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一是,泾源县应该发挥自身地域优势和特色体育文化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积极加以保护和传承。

二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是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13]。在以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旅游业融合的新模式中,泾源县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着力发展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

三是,抓住机遇,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着力挖掘和拓展自己的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完成产业升级,提高景区知名度[14]。

四是,泾源县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应立足现状,积极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特点,与泾源县旅游业融合,全力推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为泾源县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2.建议

一是,泾源县政府,乃至固原市政府以及宁夏体育文化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保存、发展方面的管理,逐步辐射、影响和带动固原市所在六盘山地区、宁夏广大区域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让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泾源县乃至更广大区域的体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传承与发展的最终目的。培养有关民族体育项目的继承人,完善民族体育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弘扬民族体育文化,让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

二是,加快旅游景区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建设,在景区内融入更多的传统民族体育元素。景区工作人员应提高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在景区内举办一些民族体育项目体验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

三是,泾源县应抓住机遇,以泾源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完善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新,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提升景区吸引力,提高经济收入。

四是,泾源县发展民族体育旅游应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吸取经验教训,正视自身的发展短板,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民族体育项目开发不充分、体育旅游相关人才短缺等问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当地居民共同努力下完成产业升级。在传统的观光旅游基础上,与泾源县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有机结合,形成“观光+体验参与”旅游模式,这样既符合游客的旅游需求,同时又起到对传统民族体育的传播作用,是泾源县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旅游业景区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摘牌』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摘牌”
成语魔方
某景区留念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