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管理制度对NICU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效果

2020-04-07 07:05范礼英蒋进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系统化母乳母乳喂养

龚 瑾,张 娟,范礼英,蒋进英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湖南 长沙 410005)

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导致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免疫力较差。临床上早产儿多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幼儿生命健康[1-2]。母乳因富含多种营养因子,能够维持早产儿健康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预防感染的发生,尤其以NEC为主,因而母乳是早产儿营养需求的首选食物[3-4]。然而临床上由于新生妈妈的母乳喂养经验不足并缺乏系统化健康管理理念,导致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极低[5]。因此,有效提升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在降低因营养不足导致其免疫力下降继而诱发多种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坚持并鼓励早产儿采用母乳喂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旨在有效改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进而提升其健康指数。本研究拟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在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改进措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5至8月份期间188名母乳喂养的NICU早产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上述早产儿依据出生日期编号,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名。两组早产儿均采用母乳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制度,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早产儿临床诊断标准,胎龄在32~35周之间,家属均知情同意,且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期间因其他相关并发症需放弃治疗、死亡或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等疾病患儿。两组早产儿的平均体重、胎龄、观察初期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有无其他疾病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母乳喂养过程中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制度,即在保证早产儿具备舒适卫生的生长环境的前提下,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并对早产儿所处空间进行定期消毒处理,同时将早产儿与外界环境隔离,避免除家属以外等不相关人员及噪声的影响;此外,医护人员依据医嘱及时给予早产儿母乳喂养、静脉营养或者是肠内喂养[6-7]。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母乳喂养过程中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具体实施方案如下:①成立系统化健康宣教小组并制定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由我院负责早产儿健康管理的NICU组成员组成健康宣教小组并制定早产儿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由NICU护士长担任组长。②对早产儿的健康管理。健康宣教小组人员应制定早产儿每日母乳喂养计划量表,对早产儿每日母乳喂养数量、时间、次数和送乳量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其家属沟通,针对送乳量较少的家庭进行问题分析和指导,以便于提高家属坚持母乳喂养的积极性[8]。 ③对早产儿母亲的健康管理宣教。由于新生妈妈的母乳喂养经验不足,医护健康宣教小组人员应及时对早产儿母亲进行母乳收集、储存和和运输等方面宣教,以保证早产儿母乳喂养的质量和数量。医护人员应在早产儿入院后为其母亲制定吸乳时间量表,并对其母亲进行吸乳方法及目标的宣讲,确保早产儿每日母乳喂养次数为10~12次,且夜间至少保证1次母乳喂养。吸乳时间量表的制定有利于医护人员定期查看并了解早产儿的母乳吸收量、喂养次数和泌乳量,同时增强早产儿母亲坚持吸乳的信心[9]。④对早产儿家庭的健康管理宣教。健康宣教小组人员在早产儿入院后建立早产儿家庭健康宣教微信平台,将早产儿每日吸乳量和生命体征指数发往微信平台以便于家属及其母亲对早产儿身体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同时针对早产儿吸乳情况与家属商量并制定最佳哺乳时间,并进一步鼓励家属或母亲坚持对其进行母乳喂养[10]。⑤对早产儿与其家属亲密接触与互动的宣教。健康宣教小组人员应制定早产儿与其家属定期探视计划,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让家属与早产儿进行抚摸、亲自母乳喂养及身体清洁等多种互动,增加早产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和互动,增强家属母乳喂养的动力和信息[11-1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配方奶喂养率、母乳喂养的适应性、早产儿日均体重增长量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早产儿发生母乳喂养不耐受、贫血、NEC及院内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preterm infants in both groups [n(%),]

表1 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preterm infants in both groups [n(%),]

组别 例数(n) 性别 胎龄(周) 体重(g) 住院时间(d)男女观察组 94 56(59.57) 38(40.43) 34.17±1.38 704.47±475.29 42.64±13.46对照组 94 58(61.70) 36(38.30) 33.48±1.47 703.84±475.52 43.26±12.95 χ2/ t 0.163 0.184 0.253 0.725 0.326 P 0.254 0.362 0.329 0.477 0.293

2.2 两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breastfeeding status in preterm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3 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适应性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母乳喂养适应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适应性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aptability of breastfeeding methods in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4 两组早产儿日均体重增长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日均体重增长量明显较高,且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早产儿日均体重增长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daily average weight gain and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preterm infants()

表4 两组早产儿日均体重增长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daily average weight gain and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preterm infants()

组别 例数(n) 日均体重增长(g·kg-1·d-1) 平均住院时间(d)观察组 94 18.34±2.48 12.36±0.35对照组 94 13.46±2.67 19.73±0.46 t 9.653 10.736 P 0.021 0.019

2.5 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母乳喂养不耐受、贫血、NEC及院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reterm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3.1 两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情况

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孕期后3个月是胎儿重要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早产儿自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各器官功能及机体免疫力与足月儿相比明显降低,对生长发育甚至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营养食物,因其含有丰富的表皮生长因子、核苷酸、谷氨酰胺、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谷胱甘肽和低聚糖等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肠道发育的同时减轻氧化应激[13-14]。此外,Gidrewicz等[15]和Quitadamo等[16]研究表明母乳中因富含高浓度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双歧因子、乳铁蛋白等抗炎物质,能够在确保新生儿营养充足、保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改善早产儿肠道屏障功能,增强其免疫系统功能,有效抵抗早产儿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伴发的肠道感染,保护消化道黏膜,提高其机体自身免疫力等,尤其可降低NEC及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后总母乳喂养率(包括纯母乳喂养率和母乳+配方奶喂养率)为59.57%,较对照组总母乳喂养率30.85%明显增高 (P <0.05),提示采用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能够增加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

3.2 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适应性

尽管临床上针对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及环境保障,已经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以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增加早产儿生命质量和存活率。刘科莹 等[17]研究发现当前临床使用的大多管理制度和措施使得早产儿与母亲及其他家属分离,进而导致临床早产儿母乳喂养率仍较处于较低水平。Alrifai等[18]研究发现早产儿由于胃肠系统较为敏感,极易发生NEC等并发症,母乳喂养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早产儿自身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导致的多种并发症,因母乳中含有的特殊营养及抗炎成分,能够降低早产儿胃液的pH值,增强其肠蠕动,降低上皮通透性,改变菌群。但是,由于临床上缺乏系统的针对早产儿母亲及其他家属的母乳喂养健康管理理念和制度,同时由于早产儿母亲及其家属缺乏母乳喂养的理念和意识,进而导致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19]。因此,建立有效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对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适应性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本院制定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后,总母乳喂养适应率为73.40%,较对照组的51.06%明显增高(P <0.05),提示采用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能够上调早产儿的母乳喂养适应性。

3.3 两组早产儿日均体重增长量和平均住院时间

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适应性较差而导致其日均体重增长较慢且平均住院时间大幅延长。医护人员通过制定早产儿与其父母互动时间量表,鼓励早产儿父母对其孩儿进行爱抚、拥抱和亲自进行母乳喂养以增进其感情,并进一步鼓励其父母坚持母乳喂养的决心和动力,以期通过增强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适应性促进其体重增加和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本院制定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后早产儿的日均体重增长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提示有效改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适应性能够大大增加早产儿日均体重同时缩短住院时间。

3.4 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上针对早产儿母乳喂养不耐受及NEC等严重并发症主要通过对早产儿及其母亲的产后护理加以改善,上述护理模式由于缺乏系统化宣教和网络平台母婴互动环节而常常导致母婴分离,并未有效改善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适应性[20-21]。长期以来,我院NICU医护人员通过制定早产儿吸乳记录量表、母乳喂养计划量表的同时,建立早产儿母乳喂养微信交流平台,医护人员通过对每日母喂养情况及早产儿母乳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并密切,并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及时与早产儿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对母乳喂养次数较少或母乳保存和运输质量不合格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提高母乳喂养数量和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后母乳喂养不耐受、贫血、NEC及院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提示有效提升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适应性能够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过程中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早产儿母亲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泌乳量,加强早产儿母亲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动力,还可增强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适应性,为其生长提供充足营养使其达到正常生长速率而健康成长;同时能够降低早产儿母乳喂养不耐受、贫血及NEC和院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系统化母乳母乳喂养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