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时长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

2020-04-07 07:05郭琳华杨飞玉赵智高李旭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组感染率剖宫产

郭琳华,杨飞玉,赵智高,李旭雁,项 星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随着妇产科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剖宫产手术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2010年WHO调查显示中国剖宫产手术率为46.5%,另有研究报道2011年中国剖宫产手术率高达54.472%[1],因此剖宫产也成为解决分娩痛苦、难产及妊娠并发症的重要方式之一[2]。但由于剖宫产手术一般为Ⅱ类切口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产褥感染、宫腔感染、泌尿系感染、血常规异常等情况时有发生,使得术后感染仍然是剖宫产面临的严峻 问题[3-4]。本文主要对手术时长是否为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手术时长引起术后感染的时间阈值及剖宫产手术时长的影响因素作出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全部患者,共 4 860 例,选择手术时长25 百分位数、30 百分位数、 40百分位数、50百分位数、60百分位数、70百分位数、75百分位数、80百分位数、90百分位数,共9个时间节点。在每个时间节点上,按照患者手术时长,将患者分为>百分位数组和≤百分位数组。

1.2 研究方法

利用杏林医院感染控制系统提取数据,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追踪9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情况,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5]来判断有无术后院内感染,感染类型包括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和菌血症等。手术时长定为:从手术医生为患者开腹到手术完毕关腹的时长间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指标采用()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α = 0.05。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患者首次剖宫产术后院内感染率(0.490%)和第二次及以上剖宫产术后院内感染率(0.3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全部剖宫产手术均在万级洁净手术室进行,术前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院内感染患者既往均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入院前均无感染;对每个手术时长点上的两组数据的年龄和孕周分布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排除年龄、孕周、多次剖宫产手术、手术室环境、使用抗生素、基础疾病和术前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偏倚。

2.2 不同百分位数组剖宫产术后感染相关性

患者手术时长在75百分位数及以下者,各组间大于百分位数和小于百分位数者术后院内感染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时长≤80百分位数者和>80百分位数者术后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20,P = 0.021,RR = 2.860),患者手术时长≤90百分位数者和>90百分位数者术后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083,P = 0.001,RR = 4.590)。对各手术时长百分位数和其术后感染的RR 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 = 0.733,P = 0.025,两组数据显著相关(P <0.05),说明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手术术后的感染危险性相应增加,见表1。

表1 不同手术时长百分位数组术后感染情况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nfection in all the groups of different operation durations [n(%)]

2.3 80 百分位数组剖宫产术后感染比较

本次研究的4 860 例患者中,≤80 百分位数有3 967例,平均手术时长为(29.130±5.610)分钟,年龄在21~44岁,平均为(29.230±3.820)岁;孕周在37~42周,平均为(39.480±0.690)周;术后感染14例,感染率为0.353%。>80百分位数有893例,平均手术时长为(48.100±9.200)分钟;年龄在23~35岁,平均(28.490±2.120)岁;孕周在37~42周,平均(40.110±0.230)岁;术后感染9例,感染率为1.008%。两组患者年龄、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0.623、0.157,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20,P = 0.021),RR = 2.860,95%CI = 1.230~6.630,说明剖宫产手术时长>80百分位数(39min)与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手术时长>80百分位数(39min)患者的术后感染危险性为≤80百分位数(39min)患者的2.860倍,见表2。

表2 80百分位数组术后感染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fection in the 80th percentile group[,n(%)]

表2 80百分位数组术后感染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fection in the 80th percentile group[,n(%)]

分组 手术时长(min) 术后感染 术后无感染 χ2 P RR 95%CI≤80 百分位数 29.130±5.610 14(0.29) 3 953(81.34)5.520 0.021 2.860 1.230 ~6.630>80 百分位数 48.100±9.200 9(0.19) 884(18.19)

3 讨论

3.1 剖宫产手术时长与术后感染的关联

剖宫产手术一般为Ⅱ类切口手术,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显示: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7 042.430±1 229.570)元,平均住院时长为(16.610±4.810)天,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未感染者增加1 956.300元,平均住院时长比未感染者增加10.520天,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会影响其身心健康,降低床位周转率,浪费医疗资源,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影响医生和医院的形象,造成诸多不良后果[6]。另有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身体质量指数、羊水性状、术前使用抗生素、切口长度、腹部皮肤细菌情况等[7-9]。

本次针对剖宫产手术时长进行研究,发现剖宫产手术时长与术后感染的发生有关联,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手术感染的危险性逐步增加,且剖宫产手术时长>80百分位数(39min)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会明显增高,感染危险性是手术时长≤80百分位数(39min)患者的2.860倍,其总体相对危险度的95%可信区间为1.230~6.630,剖宫产手术时长>80百分位数(39min)可被视为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3.2 影响剖宫产手术时长的因素

3.2.1 患者自身情况

如经产妇子宫粘连、剖宫产时大出血、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子宫肌瘤等,患者存在以上情况时,手术时长会延长,为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长,需要医生全面掌握患者情况,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和突发状况应急方案,保证在较短时长内完成手术。

3.2.2 急诊手术

在剖宫产时,急诊手术准备时长相对不足,医生较难了解患者全部情况,手术过程中手术方案可能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发生改变,从而增加了手术时长,提高了手术后感染风险,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剖宫产时尽量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方式。

3.2.3 手术医生熟练程度

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范,并保证操作中能做到稳、准、轻、快,减少组织损伤,要求手术医生对手术流程足够了解,并能准确应用,以上条件年资或者职称高者基本可以达到,因此年资或者职称较低的医生要深入学习,加强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对手术的熟练程度,以缩短手术时长。

3.2.4 身体质量指数

孕妇妊娠后多数营养过剩,体重增长明显,尤其是腹部脂肪多,身体质量指数高者皮下脂肪较厚,同样长度的手术切口术野会缩小,操作难度增加,导致手术时长延长[10]。

3.2.5 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

随着新型手术方式在临床中的实践和应用,在行剖宫产时,必须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缩短剖宫产手术时长,减少术中患者的创伤和出血,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手术感染的危险性逐步提高,且剖宫产手术时长>80百分位数(39min)为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剖宫产手术时长,需要医生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不断加强手术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这样才能缩短手术时长,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猜你喜欢
数组感染率剖宫产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JAVA稀疏矩阵算法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JAVA玩转数学之二维数组排序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