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临床分析

2020-04-09 08:24孟长财
甘肃科技纵横 2020年2期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孟长财

摘要:目的:分析序贯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2015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采取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通气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明显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并有助于降低VAP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

关键词:序贯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8;R563.1 文献标志码:A

重症肺炎以呼吸困难为典型症状,如未及时开展治疗,可诱发呼吸衰竭,从而增加患者病死的风险。既往针对并发有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患者多进行传统有创通气治疗,可通过改善氧供、肺通气换气功能而使患者病症得以缓解。但长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极易导致诸多并发症发生,从而会影响患者康复。序贯机械通气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机械通气策略,研究指出,此机械通气策略能够有效减少总通气时间,降低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将序贯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4月-2019年3月诊治的94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有关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且经血气分析诊断为呼吸衰竭;(2)有机械通气指征;(3)不存在认知障碍;(4)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障碍,如神经肌肉病变、遗传代谢性疾病等;(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3)肝肾功能器质性损害;(4)凝血功能异常。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47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4.62±7.15)岁。治疗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85±7.31)岁。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止咳祛痰、抗病毒、解除支气管痉挛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取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连接呼吸机,采用同步间歇式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sIMV+Psv+PEEP)模式,注意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通气参数(包括吸氧浓度、呼吸频率、潮气量等)进行调整,当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即体温在38℃以下、肺部哕音减少、肺浸润影缩小、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10x109/L以下后对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试验成功者变更为口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支持,实验失败者继续采用原方案,直至其成功后变更为无创通气。对照采取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即在PIC窗出现后仍进行有创通气,分别将PSV、PEEP调节为5-10 cmH2O、3-5 cmH2O,当各指标均保持稳定时将气管插管拔除。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2)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桡动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血气分析指标;(3)观察两组VAP发生情况及院内死亡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通气指标

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所列。

2.2比较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测定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CO2、PaO2测定值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详见表2所列。

2.3比较预后情况

治疗组VAP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分别为6%、2%,均低于对照组的21%、15%(P<0.05),详见表3所列。

3讨论

呼吸衰竭为重症肺炎发生几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可致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严重损伤,诱发低氧血症或者造成二氧化碳潴留,促使机体生理、代谢功能紊乱,导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大大提高。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关键在于纠正机体缺氧,维持内环境稳定。针对该疾病首选治疗手段为机械通气,其中有创机械通气可通过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辅助患者进行肺气体交换,使其正常呼吸得以维持。但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在使患者承受较大痛苦的同时,还会带来诸多问题,如损害气道、引发VAP、撤机困难等,从而将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策略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其作为一种治疗新策略,可有效克服单用有创机械通气的弊端,在早期先让患者接受一段时间的有创通气,可方便气道管理,帮助患者有效引流出气道中的痰液、异物,从而保持气道通畅;当患者肺部感染有效控制且呼吸肌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时切换为无创通气,可增加跨肺压,减小气道阻力,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降低呼吸耗能,从而有助于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本研究对治疗组进行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结果显示,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均较短。表明采取此通气策略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血气分析显著改善,且院内死亡率降低。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组VAP发生率6%與对照组的21%相比较低。分析其原因除与有创通气时间缩短有关外,还由于应用无创通气后采取面罩通气方法,可减轻对气道的损伤,同时增强机体防御力,从而可降低VAP的发生风险。

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序贯机械通气方法,可提高机械通气质量、血气分析指标恢复,且能够减少vAP、院内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