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0-04-17 14:50袁静
青年时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工匠精神教学改革

袁静

摘 要:高职思政课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进行以培养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不仅是提升高职院校综合实力和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增强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提高思政课效率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清楚知道的是,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前提的改革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必须遵循个性化教学、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理念。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政课;教学改革

一、引言

教育协会副主席李卢晓把工匠精神定义为,不断提高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与人文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有机统一。从栩栩如生的精致四羊方形雕像和古代兵马俑,再到如今的《大国工匠》,在此过程中始终可以看到中华民族血液中流传下来的工匠精神。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今天,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气氛正逐渐变得浮躁起来,许多人都缺乏工匠精神。中国只有重新整顿工匠精神,才能加快在未来跻身制造业强国的行列[1-3]。虽然工匠精神在2016年被纳入政府的工作报告中,一时间引起了一股社会热潮,但是工匠精神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工匠精神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和摇篮,既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要求工匠精神教育在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面实现高度统一。因此,大学生踏入校园后,很有必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工匠精神,并将工匠精神转化为个人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而改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二、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不管是从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来说,还是从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来看,培养和提升工匠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诉求

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强国的基础是制造业的发展,而工匠精神又是一个大国制造业的支撑点。一个国家拥有足够多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将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和减少粗制产品的数量。在制造业竞争日益增强的国际大环境下,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制造业行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正是由于他们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创新,还需要企业家具有一定的独立创造性,引起对重塑工匠精神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工匠精神提升也是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学校软实力提高的呼唤

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是软实力的提升。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软实力相对于硬实力而言,可以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因素中,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发展潜力。工匠精神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同时与现代社会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理念结合起来,体现了不断追求、提高实效的精神。高职院校软实力的核心体现在创新、求实、坚持的人文素养上。高校将培养工匠精神纳入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三)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并重视思想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比较空洞,认为与专业课程无关,学或不学无关紧要,不够重视。若任由这种错误认知自由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社会中的生产机器。高职人才不但需要拥有基本的政治素养,而且还需要结合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等实际情况,凸显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实效性。

三、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应该与学生的可塑性、院校的办学特点相结合,从而使培养工匠精神培养的教学改革变得可能。

(一)工匠精神与思政课教学的可融合性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不可或缺的课程,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培养工匠精神与修身养性有着共同的内容和目标,有着相似之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人文素养等内容体现出了工匠精神的不同形式,有利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比如,《概论》课中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有利于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提供理论方法,进而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基础》课程中包含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便于塑造大学生的职业态度。所以,职业高校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高职阶段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黄金时期

高职阶段不仅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训练的开端,同时还是确立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一个过渡阶段,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将需求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价值取向。如果现阶段只注重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忽略了培养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和自身人文素养,就会导致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缺乏工匠精神。与之相反的是,在重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同时,如果也能紧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改革思路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有一个过渡阶段的,它的良性快速发展和提升是离不开科学方法论指导的,是无法快速实现这一目标的。

(一)从顶层设计的层面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由各个部分组成,并且支配各個部分。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整体设计意识。课程教学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缺少对整体的设计和考虑,很难表现出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要把整体设计贯穿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个过程。强调顶层设计能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首先需要做的是,将与工匠精神有关的专业知识合理地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开发和教师专业培训等几个方面要有大局意识。

(二)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质量变化和数量变化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它们不停交替而向前发展。培养工匠精神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在不脱离当前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来培养工匠精神的是必然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来证明工匠培养过程中的有效性。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与工匠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就具体内容而言,培养工匠精神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积累的时间足够长,才能提高人们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与专业课程改革相比,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方针与具体实施之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具体实施不够到位,机制方面不太合理。只有把培养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方针结合起来,才能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推动下一阶段目标的实施,不断优化整合相关资源,进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五、高职思政课改革的路径

目前,高职思政课改革不仅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阶段已有的资源,还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培养工匠精神的关键点和具体改革路径。

(一)加快高职思政课程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过程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相脱节,无法凸显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和特点,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指出工匠精神的专业知识点,内容比较分散,系统优化不合理。所以,高职院校有必要加快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利用,把学校教学特色和培养工匠精神结合起来,采用整合、选取、补充和拓展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现阶段教材的利用和完善,将工匠精神教学整合为一种系统化、主题化的方式,进而使其培养工匠精神方针能够顺利实施。

(二)创设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有效载体是实践教学。到目前为止,高等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不够丰富,无法有效利用现阶段已有的资源。现阶段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培养工匠精神的,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构建“递进式立体化”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从根本上缓解这种局面。首先,把课堂辩论、教学方式与课堂实践教学情境相结合,有利于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其次,还可以把课堂内容延伸到校园,举办相关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比如设计以“我身边的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短视频创作比赛,让学生通过竞争的模式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工匠精神的关键,进而逐步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知。

六、结语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不但在载人航天和高速铁路等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格力和华为等国有企业也在各自领域遥遥领先,完美地诠释了现阶段中国人追求完美的精神。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科技的引导和创新,还需要所有工匠们一丝不苟的创造精神。培养提升更多的工匠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赵建伟.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反思和创新教学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44):198-199.

[2]馮春英.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2):32-34.

[3]田文艳.论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在契合性[J].智库时代,2019(47):56-57.

猜你喜欢
思政课工匠精神教学改革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