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学的几点感怀

2020-04-18 11:27
新美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论文

王 澍

前几日有闲,偶读钱穆先生的《师友感怀》,其中先生追忆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时的教学经历,感叹学生学习热情有余,无奈古文基础太差,很影响学习,也很影响教师教学的心情。我看了只能苦笑,因为今天的大学,学生不是古文太差,根本是语文太差,即使读到硕士研究生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交上来的文字,错别字连篇,句子不通,比比皆是。我给研究生批改论文,经常划遍满纸,一半是关于这种语文问题的。

又是更近的前几日,学院按学校要求开全体教师大会,给教师传达假期结束前按惯例召开的中层干部读书会上学校领导的讲话精神。这种精神当然是志向远大,深度高度兼备,且透露出因为高校之间竞争和面对上级考核的压力。今天中国的高校真的是不容易!我感慨之余,更多的是感慨研究生教学里的问题,这种问题并不那么高大上,很基础,但却是真正影响学科建设的问题,是关乎到大学教育根本的一些问题。

这一期新美术建筑学科专辑,我特别挑选了一组文章,其中有今年毕业的几个博士生论文的节选,有今年毕业和去年毕业的优秀硕士论文,有若干建筑系本科毕业班指导教师讨论毕业设计课程的文章,也有在读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在一起,可以反映出学院近期建筑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当然,也能够暴露出一些问题,尽管这些文章已经是比较优秀的。

学校里,尤其在美术学院,经常把学科建设说的特别高大上,但说到底,学科建设主要内容就是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导师,从批改论文中应该能够真实体会到今天学生的状态。教育的最终成果就是学生,所以学生的状态就是一个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状态。而作为导师的状态,首先一个字:忙!两个字:很忙!我自认还是一个尽责的导师,经过反复讨论,一个研究生论文开题之后,完成稿的论文,我一般会看三遍,批改三遍。其中感触最深的问题有这样几个:1.语文太差。这个前面已经说过;2.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训练,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志大才疏,论文题目开的太大,基本上都是需要研究一辈子的题目,这是缺乏基本论文写作训练的表现。我经常需要反复提醒学生,尽可能要把题目开的小一点,能够小中见大才是最好的论文,写论文首先要搞清楚题目所意味的研究范围。以我对美国中学的教育了解,这种基本训练应该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具备的。学生的这种状态直接反映的是中国中学教育的问题,也反映出本科教学的不扎实,学生并没有通过本科教育被挽救回来。3.阅读量远远不足,阅历尤嫌太少。这就造成学生经常以为自己是创新的,提出了什么新主张,但其实别人早就提出过。我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是:要知道学术论文是要放在图书馆里的公共知识产品,不是用来给自己补课用的。4.读了某个西方学者的某几本人文社科著作,就拿来当数学物理的公理使用,直接套装在某个中国的现实或专业问题上侃侃而谈。我经常对学生说的是:要搞清楚一篇随笔和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的区别。要搞清楚一篇艺术家宣言和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的区别。5.在一篇文章里不停地换学术概念,一个概念还没有说清楚,第二个概念就迫不及待的冒出来。其实这个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都还没有说清楚,或者根本不知道说到哪里算是清楚,以为换个概念就是创新、不停地换新概念就是不停的创新。这种浮躁心态随处可见。6.没有基本的学术伦理意识。引用而不注出处,还意识不到自己出了什么问题,直接写成是自己的新主张,似乎自己都是如孙悟空,直接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甚至把导师的学术言论直接写成自己的学术主张再交给导师批改,让导师直接无语。我每年都能见到这样的研究生,有时候真的让人有讨厌教书的感觉。

当然,这种感觉恰好说明,为什么今天更加需要好的教师,也恰恰说明,学科建设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真实状态之中。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论文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