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皮肤真菌病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2020-04-18 12:50黄浩轩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孢霉链格真菌病

黄浩轩

上海八公叔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为了对犬皮肤真菌病的主要病原进行深入了解,落实真菌分离培养、鉴定极为必要。同时,要保证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合理性,就有必要展开药敏试验。依托这样的鉴定与试验,能够筛选出适合犬皮肤真菌病治疗的药物。

1 试验准备

1.1 试验菌株

随机采集了58 个犬皮肤真菌病的病灶样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

1.2 仪器与设备

本次试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伍德氏灯、培养皿、电泳仪、压力蒸汽灭菌器、基因扩增仪、低温离心机、霉菌培养箱、分析天平、工作台、紫外凝胶成像系统。使用的主要试剂与药品包括制霉菌素标准品、伊曲康唑标准品、酮康唑标准品、制霉菌素药敏纸片、伊曲康唑药敏纸片、西班牙琼脂糖凝胶、真菌DNA 提取液等。

2 试验方法

2.1 伍德氏灯检查

将病犬带入暗室内进行伍德氏灯检查。将伍德氏灯预热5 min,使其距离病犬皮肤5 ~10 cm,进行照射,记录患处的荧光反应。

2.2 皮肤样品接种与培养

提取病犬毛发,将其移入沙氏培养基中接种;使用封口膜对平板进行密封倒置,标注编号、日期等基本信息;放入28 ℃的恒温培养皿中。

2.3 病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对确认为真菌的菌株进行多次的纯化处理,获取稳定菌落。每间隔1 d观察、记录真菌的生长状态、镜检结果等。

2.4 病原真菌的PCR 鉴定

提取真菌的DNA,进行PCR 反应与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送检测序[1]。

2.5 基于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

试验主要过程如下:培养真菌的增菌,制备真菌悬液,放置抗真菌药敏纸片,确定NYS、ITC、KET 药敏片的质控指标。

3 结果分析

3.1 病原真菌鉴定结果

3.1.1 形态学鉴定结果

犬小孢子菌的生长速度较慢,在第3 天时,菌落中间部位生长出白色的长毛状菌丝;在第7 天时,长出较多的白色菌丝;第14 天时,菌体中间粉末化,逐渐变为黄色粉末。

链格孢霉的生长速度较快,在第3 天时,菌体中间部位生长出白色短绒;在第7 天时,链格孢霉基本成熟,且逐渐转变为棕色,中间呈现淡粉色;第14 天时,菌丝占据整个培养皿。

3.1.2 PCR 鉴定结果

紫光灯条件下,犬小孢子菌的DNA 扩增产物在780 bp 左右形成明亮光带;链格孢霉为580 bp。DNA 扩增产物送检结果显示,培养的真菌为犬小孢子菌(相似性达到99.29%)与链格孢霉(相似性达到99.42%)。

3.2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犬小孢子菌对NYS、ITC、KET均具有敏感性,其中,NYS产生的抑菌圈最大最敏感,3 组结果分别为33.11 mm、29.45 mm、30.38 mm;ITC 产生的抑菌圈最小,结果分别为20.75 mm、20.38 mm、23.75 mm。

链格孢霉对NYS、ITC 具有敏感性,其中,NYS产生的抑菌圈最大最敏感,结果分别为30.83 mm、26.65 mm、27.09 mm。

4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伍德氏灯检查、PCR 鉴定等方法展开犬常见皮肤病原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犬小孢子菌的生长速度较慢,在14 d 时基本成熟;链格孢霉的生长速度较快,在第7 天基本成熟;犬小孢子菌、链格孢霉对NYS 最敏感,产生的抑菌圈最大。

猜你喜欢
孢霉链格真菌病
被孢霉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秸秆降解的影响*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防治链孢霉技术探究
中国月季上两株链格孢属真菌的分离鉴定及TeA毒素的测定
欧盟评估链格孢霉毒素在不同人群中的膳食暴露风险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桃色顶孢霉代谢产物对绿豆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鸭鹅常见真菌病的防治
西藏砂生槐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