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的少年

2020-04-19 10:10程润屈琦
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士芬兰人芬兰

程润 屈琦

在芬兰学习,他看到了美丽的雪景,看到了奇幻的极光,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考试文化。他说,走出去,生活便不会在别处。

在知乎上,有人问,“要怎样努力,才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呢?”有人回答:“如果你注定要成为厉害的人,那问题的答案就深藏在你的血脉里;如果你注定不是厉害的人,那你便只需要做好你自己。”

回望高士嘉的学习生涯,从巴彦淖尔市一中升学到人民大学,拿到学校为数不多的交换生名额,他的经历似乎就是前一个回答中很漂亮的例子。

2013年,高士嘉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英语专业。在人大读完本科后,高士嘉选择了在人大继续深造,攻读英语语言学。高士嘉的学习之旅看似应该和人大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而在读研期间,他却做出了另一个决定:以交换生的身份出国留学。

在高士嘉读研的最后一年,他成功地申请到芬兰排名前十的拉普兰大学去交换学习。芬兰似乎是一幅画,吸引了在国内读书的高士嘉。“安静,和谐,适合读书”是芬兰带给他的印象。由此,高士嘉便开始了在芬兰的一小段甜蜜之旅。

2019年1月至5月的国外留学生活,是高士嘉如梦如幻的“生活在别处”。与《留学》记者谈及那段时光,这个腼腆又阳光的大男孩声音里始终透着笑意。“那段短暂的留学时光,确实是我学习生涯中一抹不一样的色彩,我很喜欢那段经历,它让我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初识芬兰 深入浅出存入记忆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人民的气质像极了这个国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润而友好。当初次来到芬兰这个北欧国家,故乡在中国北方的高士嘉还是稍觉寒冷,这也在他的料想之中。

在芬兰,最让高士嘉感到与国内不同的是那里的“安静”。他已经习惯了北京熙熙攘攘的人流,三两人一起的氛围。而在芬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让他以为芬兰人不喜欢社交。即使在冬天,在公交车站牌前排队的芬兰人彼此之间都会拉开很远的距离。当路过小学的门口时,高士嘉还注意到,即使下很大的雪,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仍然是自己步行去学校。

“在芬兰有个笑话,一个内向的芬兰人在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自己的鞋子;一个外向的芬兰人在说话的时候看着你的鞋子。”高士嘉说,“一开始,我很不适应芬兰人的这种距离感。如果在中国,这多少有点社交恐惧症的意味了。”

在漫画书《芬兰人的噩梦》中,主人公马蒂是一个典型的芬兰人,低调内敛,喜欢安静,重视私人空间。芬兰人的文化确实如此,他们不愿意打扰别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芬兰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教导孩子为自己负责。

喜欢安静,并不意味着冷漠。在学习与生活中,当高士嘉寻求芬兰同学帮助时,他们也总愿意伸出援手。对于芬兰别样的社交文化,高士嘉渐渐地融入了其中。他并不觉得孤独,反而开始喜欢这份感觉。

宁静校园 以球会友缓解思乡情

拉普兰大学位于芬兰北部的罗瓦涅米,坐落在北极圈上,周围地广人稀。校园旁边有一片很大的湖,围着湖散步是同学们放松心情的不二之选。

刚刚来到拉普兰大学时,高士嘉总是会想起之前人大校园的热闹景象。在国内读书时,夏日周五的傍晚,校园喷泉广场旁的长亭里,总会聚集一群正交谈的年轻人,走近细听,飘进耳中的是一段段英语对话,多的是滔滔不绝的观点,多的是热烈的感情和想要远行的心情。微风过处,偶有缠绕长亭的翠绿藤蔓席卷着花香。世纪讲堂对面,“一勺池”的倒影剪印着校园里的四季,同学们喜欢聚集在这里复习功课。而在拉普兰的校园里,很少能见到这样的画面。

在芬兰平静宜人的校园生活中,思乡之情偶尔会涌现心头。尤其是在一日三餐的时间段。“拉普兰的食堂虽然很好,但是比起人大的餐厅,我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

减轻思乡之情最好的方法是结交新的朋友。和同学们在绿茵场上踢足球,是高士嘉在拉普兰大学交朋友的好方式。足球是高士嘉最喜欢的运动。在人大读书期间,他的课余时间一半分配给了阅读,一半分配给了足球。那时他还是校足球队的队员。

实际上,足球不仅是高士嘉的兴趣爱好,也是他汲取生活营养的源泉。在足球中获取的精神力量,对于他的学习也产生了很大帮助。在高士嘉看来,一项运动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比赛输赢的喜忧,更是在比赛过程当中对心态的锻炼。“最初参加比赛时,我会经历情绪上很大的起伏。比赛打多了,输赢其实没那么能牵动我的情绪了。”这样的体悟与经历,也是高士嘉能拿到为数不多的交换生名额的原因。

独特的学习模式与考试制度

在学习方法、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方面,拉普兰大学与国内大学相比有很大不同。

在拉普兰大学的学习方法,概括起来是“plan-do-review”的模式。“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模式。”高士嘉说,“对学习进行一定的规划,制订详细具体的计划,在自我总结与回馈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种学习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拉普兰大学的考试制度是高士嘉在国内不曾经历的。在国内,最重要的考试往往设置在期中与期末,考试压力集中,学校也很重视考试成绩,注重论文。对于考试,同学们大多是突击式准备,学习相对集中在一段时间。而在芬兰,学习压力会分散许多。

在国内的大学,课程设置通常在每学期的第1周到第17周或第18周,接下来是专门的考试周。而在拉普兰大学,课程只持续四周到五周的时间,并且在这一时间阶段里只有两到三门课,这样便于学生专心学习这几门课;过了这四到五周的时间,会有几天或者一个礼拜左右的假期,之后学生们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学习压力分散到整个学期里面。“总体上来说,我感觉压力会小一点,国内的学习模式会让我在期中和期末忙得焦头烂额。”高士嘉说。

“在人大,试卷与论文只有一次提交的机会,你需要在这段时间非常努力地考好试,完成好论文,然后老师给你一个分数。在拉普兰,学生可以先提交一个版本,然后老师给你一个分数,如果你对这个分数不满意,可以继续补考,或者可以继续再写,对论文进行改善,直到对分数满意为止。在芬兰,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进行两次,甚至三次、四次考试,去得到一个更好的分数。”高士嘉向《留学》记者介绍。

英语专业背景助力攻克语言关

高士嘉的本科专业是英文文学,在人大接受的是全英文授课模式,这让他在拉普兰大学的学习并没有遇到语言上的困难。

如何學好英语?高士嘉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多读,多看,多听,把自己放在英语的语境里,模仿英语母语人士的语音语调。”高士嘉透露,他很少背单词、背课文,而是直接阅读英文原著。“读小说、散文、诗歌,或者看电视剧、纪录片、电影。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和总结,感受英语母语人士遣词造句的方式。”

英语专业的背景是否为留学生活带来了优势?“从日常生活来看,其实并不明显。”高士嘉说,“现在每一个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都很高。把英语作为专业来学习,更多侧重的是学习这门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许对英语的文化会有更多了解,在日常对话之外,能够用英语和外国朋友交流一些更深刻的东西。这一点对留学生来说是有帮助的。”

且行且思  更行更远

从开始适应拉普兰大学的生活,到留学结束,时间像是电影被快播了好几倍。回想起来,在拉普兰大学还是有那么几件想做却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想入乡随俗,像芬兰人一样在冬天蒸完桑拿后跳湖游泳;想和每一位认识的朋友合影,制作成影集。”高士嘉说。

关于芬兰的留学大小事,高士嘉畅谈了许多。留学期间的经历,为他带来了一笔无形的财富。然而,即使游历了远方,在高士嘉心里,最美好的地方永远是中国。“出去经历一回,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当接受本次采访时,高士嘉已经结束了作为交换生的学习生涯。采访间隙,他向《留学》记者分享了他所写的关于哈罗德·品特戏剧的论文。剧本里描写的关于回忆的内容给高士嘉带来了真切的触动。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怎样才能寻找到过去慢节奏的生活带给我们的从容?审视不同的生活,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这也是高士嘉留学的初衷。

猜你喜欢
高士芬兰人芬兰
闲心
闲情
闲情
芬兰人的桑拿情结
世界最幸福国,芬兰人无感
不爱社交的芬兰人
芬兰将迎独立100周年 邻国挪威考虑“割让”山峰作贺礼
芬兰纸与纸板五年连减
芬兰人:快乐比挣钱重要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