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20-04-20 11:20吴光宏
课外语文·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吴光宏

【摘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千百年来教育先贤、思想家在子女教育、儿童教育方面的共同理念。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也一直是重点。本次研究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重在弥补传统课外阅读教学的短板和不足,切实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这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是有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0490(2020)10-0015-02

多读书,读好书,这要求的不仅是读书的数量,还有质量。而光靠课内的阅读教学,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我们既没有充足的时间,也不可能兼顾每个同学的阅读过程。所以,只有依靠课外阅读教学来达成目标。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人的成长负责,也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是小学语文教育职能深化的表现。

一、课堂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课外阅读是帮助学生拓展提升阅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鉴于课外阅读的不可控性,老师必须做好课外阅读的引导,激励学生的兴趣。兴趣即是动力,可以让学生自主分配时间,主动去做课外阅读,从而有更好的体会和收获。

比如在学到六年级课文《那个星期天》时,老师不仅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解了这篇课文的基本知识点,同时还问大家:“同学们,你有没有过特别印象深刻的星期天呢?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用怎样的方式来度过星期天呢?”有的同学提到:“我想在星期天去放风筝,跟着风筝的轨迹去看天空,看白云,享受午后的阳光。”还有的同学提到:“我想在星期天追我想看的科幻电影,畅想未来时代。”老师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星期天的美好生活。在此基础上,老师告诉大家:“其实在过去,人们的文化生活特别少。能有本书看就是很美的事情了。大家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小时候看过小人书没有。那种巴掌大的小书,是很多人的最爱呢。”

在老师的引导推荐下,学生自然而然想要去了解一下过去人们喜欢的小人书是一种怎样的书籍;又或者到书店里找一些新老版本的小人书来看。这就是一种趣味引导策略,以老师的引导来带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二、关联推荐阅读,延伸学生的阅读兴趣

事实上对于课外阅读,在我们的教材中也有一些推荐。更有一些关于小说等文学名著的节选章节作为课文内容来展示。老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可以把握这些教材推荐内容进行引导。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知道这篇课文是选自于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老师更清楚,《西游记》是一本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许多内容和课文节选内容一样富有趣味性。因此,老师会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引导大家去阅读《西游记》其余的部分,从而充实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

为了将这种课外阅读的兴趣强化,老师还会告诉大家:“《西游记》里面描述的故事看上去是妖魔鬼怪,但又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而是有它的趣味性。比如孙悟空的形象,和猴子差不多;猪八戒的形象,和猪差不多;还有牛魔王、蜘蛛精等,很多妖怪有明显的动物特征。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哦。”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文内容顺延到课外书籍,同样可以带动课外阅读量的增长。

三、开展读书交流会,营造我爱阅读良好氛围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光靠兴趣的激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关心学生在阅读中有怎样的收获和体会。但老师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逐个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因此我们会通过设立读书交流会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交流互动,增强阅读效果,营造良好氛围。

我大概一周到半个月左右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活动。活动时长大概半个小时或者一个课时左右。在整个活动中,老师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畅谈读书心得,推荐阅读书目,分享阅读计划等等。全班同学或许做不到每个人都去做课外阅读,但总有一些学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愿意分享给大家。只要有一个学生发言,其他的同学也就随之活跃起来。大家谈沈石溪的小说,谈《哈利波特》系列,谈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或者谈《唐诗三百首》,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学生吐槽一些书籍的排版不合理,有些学生感慨一些书籍的封面设计很丑,还有的同学介绍自己为了获得一本心仪已久的课外读物攒了很久的零花钱等等。

在读书交流会活动中,老师不会过多干预学生的发言和话题的转换,而是会参与到讨论中去。这样的方式是一种默认的对学生的鼓舞,可以让学生放开思路,尽情交流。只有在学生的认知解读出现误区需要纠正时才做出说明。这样一来,学生即可受到氛围的感染,并通过别人的读书体会来获得启发,有新的收获。

四、信息技术引导下的课外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信息技术引导下的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已经不单纯是要读书,而是希望强化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语言文学素养。老师会特意选择一些影视剧改编作品或者话剧作品等,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在读书和看节目的过程中比较、对照,这对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体验有积极作用。

譬如读到《鲁宾逊漂流记》时,老师给大家播放了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小说中,同学们需要通过文字来想象场景。但是在电影中,同学们就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演员和道具演绎的场景。这两者的比较对应之下,学生会有新的发现。比如对于鲁宾逊这个人物,他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子?他是否需要戴一条围巾,或者应该有一副怎样的面孔?老师在看电影之前就给大家提出这些问题,看完了电影之后又问大家有怎样的想法。用这样的方式,老师让大家逐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探究、相互论证、得出结论。也许同学们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进行深度的研究,但这至少培养了学生的一个习惯,指引了一个方向。随着阅读教学的持续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五、读写结合教学,优化提升课外阅读质量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因为读和写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读可以给写带来启发,而写也可以让我们读得更加有条理,有效率。老师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写作课题,不要求大篇幅的写作,而是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体验去写小段文字。比如“请向我推荐一本书”,学生需要用二三百字来概括一本书的优点,即推荐它的理由。这不仅考验学生的阅读效果,阅读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语言概括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读一些东西,更是为了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是为了让学生的成长获得指引,获得启迪。因此,课外阅读教学理应和其他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最大程度挖掘课外阅读的教育价值。这样才符合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初衷。

六、结语

对于课外阅读教学这个环节,我们无法做到像课内阅读活动那样跟踪细节,严格把控。因此,课外阅读的引导、监督、检验、深化,以及阅读技巧的分享传授才是最重要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阻力,多措并举优化课外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阅读,读出心得,形成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个性。这才是课外阅读应有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邓绮梅.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4).

[2]翟培亮.图书馆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学周刊,2018(33).

[3]邓海娟.浅析农村学校低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4).

[4]张秀燕.探讨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效——基于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外来工子弟学校学生课外阅读课堂化提升的实践研究”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1).

[5]黄兴华.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