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可行性调查分析

2020-04-20 11:50李财智蒲钰婷张舒云陶敏
乡村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乡村民宿成都市

李财智 蒲钰婷 张舒云 陶敏

[摘 要]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采取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省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性别对人们进行民宿选择的影响不大、选择民宿的游客年龄较为集中、游客对民宿了解度不高、收入影响游客选择、酒店等对游客吸引力更大等结论。同时,本文对如何发展成都市乡村民宿业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乡村民宿;抽样调查;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 F592.7;F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2-55-3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乡村民宿列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成都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经济发展飞速。据统计测算,2018年成都市接待游客2.43亿人次,同比增长15.77%,实现旅游总收入3 712.59亿元,同比增长22.41%。而随着旅游经济的迅速崛起,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类型在住宿行业崭露头角。成都市及其周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等旅游资源,这为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提供了便利。但是,目前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因为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的发展定位、具体的政府政策等,而导致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为了追赶上旅游经济的发展步伐,乡村民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成都市发展乡村民宿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发展适合成都市本地情况的乡村民宿的调查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国内外对于乡村民宿已有重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具备的相关理论知识,采取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通过微信、QQ、问卷星链接二维码等网络平台发放网络问卷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将成都市各区选择民宿的游客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上全面分析游客对当地民宿经济的影响程度,最终为成都市其他乡村地区提供参考,筛选出了可实行乡村民宿开发的地区及其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据国家旅游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民宿53 852家,而2014、2015年我国民宿的数量分别为30 231、42 658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民宿市场能达到300亿元规模。面对如此庞大且分散的民宿体系,同时保证调查有质量地完成,最终确定成都市为调查地点,并且调查小组事先进行踩点预调查、查阅相关资料,最终确定以民宿发展较好的成都市温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区、邛崃为重点调查地点,其他地区为辅助调查地点。

为了确保本次调查简单有效,我们采用二阶段抽样,抽样设计具体如下:第一阶段,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确定以民宿发展较好的成都市温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区、邛崃为重点调查地点,其他地区为辅助调查地点;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抽样选取的重点地区中采用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游客。

2 调查数据分析

2.1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结果表明符合调查要求

此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并将最终收集的数据结果整合到Excel中。此次调查中网上问卷收集504份,实地问卷收集258份,剔除无效、不完整问卷54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为708份,问卷有效率为92.91%。在删除性别、年龄、职业等相关性较低的变量之后,导入SPSS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02>0.7,标准化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61>0.7,KMO值為0.734>0.6,所以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结果是有效的。

2.2 男女性别相对均衡,其性别对于乡村民宿的选择没有差异性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所占比重为51.56%,女性所占比重为48.44%。在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调查中,此次调查男女比重相对均衡,符合实际。

数据分析表明,男性中选择民宿类型占比最高的前三项为景观民宿(占比17.3%)、温泉民宿(占比17.3%)、农园民宿(占比15.4%),女性中选择民宿类型占比最高的前三项为景观民宿(占比20.8%)、温泉民宿(占比19.1%)、海滨民宿(占比19.1%)。由于成都市没有发展海滨民宿的条件,所以摒除此项,男性、女性看中的前两项均为景观民宿与温泉民宿。由此可以得出游客最看重的民宿类型为景观民宿与温泉民宿,所以在满足成都市发展条件的前提下,不同性别对于民宿的选择没有差异,政府可以大力发展景观民宿、开发温泉民宿。

2.3 游客年龄分布较为集中

本次调查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64人,占比为9.09%;21~30岁的有267人,占比为37.93%;31~40岁的有223人,占比为31.68%;41~50岁的有103人,占比为14.63%;51岁的有47人,占比为6.67%。游客年龄集中于21~40岁,这一群人是我们劳动社会的主力军,由此可以猜测,选择乡村民宿的人群大多数是工作者,是为了释放自身压力。

2.4 游客对于乡村民宿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

数据显示,对于乡村民宿的了解程度,完全不了解的人数有197人,占比27.82%;一般了解的人数有391人,占比55.23%;真正了解民宿的人数有120人,占比仅仅是16.95%。这表明人们对于乡村民宿的认知、了解程度偏低,如何提高人们对于民宿的认知了解程度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这些80%多对民宿有过了解的人群中,我们分析其了解民宿的方式。结果显示,通过网络及其他媒体了解民宿信息的占比为39.5%,自行发现民宿的占比为27.2%。通过这两种方式了解民宿的总占比达66.7%,超过其他几种方式的总和。导致人们对于乡村民宿了解程度普遍偏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民宿推广方式单一、推广能力不足。为了推动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尽可能推送特色乡村民宿信息,如加强与各大知名旅行社合作,寻找多样化民宿信息散布方式,打造民宿自我特色,提高民宿吸引力。

2.5 游客更愿意接受连锁、经济型酒店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于乡村民宿的认知普遍偏低,必然会影响人们外出旅行对于乡村民宿的选择。结果显示,选择连锁酒店的人数为216人,占比30.5%;选择经济酒店的人数为150人,占比21.2%;选择乡村民宿的人数仅有55人,占比7.8%。连锁酒店与经济酒店占比之所以如此高,与其发展历史和客源有着密切联系。所以,要想推动乡村民宿发展,历史原因我们不能改变,我们需要寻找游客需求,打造自己的特色,以此来增加客源。

2.6 收入影响游客对于民宿价位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能接受价位在100元以下民宿的游客占比15.11%,能接受200~300元民宿的游客占比29.38%,能接受300元以上民宿的游客占比仅有6.50%,而能接受100~200元民宿的游客占比高达49.0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否与游客个人的收入有关,这是不是影响乡村民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对民宿价位的选择和收入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503,属于中度正相关,且其相关系数的检验P值为0.000,因此,当显著性水平在0.05或者0.01的水平下,都应拒绝原假设。我们便认为对民宿价位的选择与收入呈较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游客对于价位的选择由自身的收入状况决定。因此,要想推动民宿发展,增加百姓收入状况,也是政府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目前,我们可以利用合理的资金建立经济型特色民宿,合理打造高品质民宿。

2.7 客观因素对民宿经营影响严重

对于影响民宿经营状况的装修风格、与景点距离、交通状况、美食和历史文化等各个客观因素,我们采用得分系数的方法进行分析,我们将影响程度赋予分值1、2、3、4、5分,分数越高,表明游客认为其影响程度越高,并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调查结果显示,装修风格、与景点距离、交通状况、美食和历史文化5个因素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32、3.34、3.85、3.16和3.18,且每一个因素的得分都超过了3分,表明这5个因素对于民宿经营状况起着不小的影响作用,其中交通状况得分高达3.85。由此可知,上述5个因素对于民宿的经营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推动乡村民宿发展,我们需要了解游客需求,优化当地民宿交通状况,开发美食和历史文化,提升民宿的装修风格和品位,通过景点景区带动乡村民宿发展。

2.8 政府政策扶持可推动乡村民宿发展

在政府扶持方面,我们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多重响应分析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63.70%的人认為打造民宿品牌是重要的,83.33%的人认为政府基金扶持是重要的,74.44%的人认为打造民宿品牌是重要的。这说明只要政府出台推动民宿发展的优质政策,对于民宿发展都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政府的积极性也是民宿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 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可知,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效果不是很好,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是目前乡村民宿经营模式普遍效仿传统酒店,只是提供吃住服务,或者是简单结合农园采摘,并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所以无法吸引游客。二是很多乡村民宿为了免于缴税,因此没有到工商局注册,所以现在依然有很多民宿没有取得相关经营证件,从而衍生出民宿缺乏安全性的问题,也是导致很多游客不愿意选择民宿的原因。三是坐拥资金源和环境资源的机遇难求,一方面存在自然资源但找不到合适的外部投资,很多可以发展乡村民宿的机会就错失了;另一方面拥有资金源但不愿意用于投资、发展乡村民宿,主要原因是乡村民宿缺乏知名度、安全性,外部投资不看好乡村民宿未来的发展。

不论是游客还是商家,73.2%的人表明对于乡村民宿未来的发展,很多方面还是需要政府扶持的,他们需要政府为其打响知名度,为他们出台相关政策来提升乡村民宿的口碑。但是,我们希望的是他们在寄希望于政府的过程中,也希望乡村民宿经营者通过自身努力来提升人气。

游客对于乡村民宿的选择在性别上并没有体现出明显差异。同时,在民宿的选择上,游客主要集中在20~40岁,而这个年龄段的人员主要是年轻工作者。因此,对于未来乡村民宿的开发,我们可以结合游客年龄段的优势来创造最大化利润,如可以提供健身房、开发湿地公园民宿,结合历史文化开创相关产业等。

猜你喜欢
乡村民宿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数看成都
数看成都:2018年1~7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旅游扶贫视域下大连金普新区乡村民宿发展研究
海南省发展乡村民宿优劣势评析
乡村民宿改造设计本土化理念研究与应用
关中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