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汽油(E10)蒸发性能的研究及其控制措施

2020-04-21 02:43刘菊荣黄风林赵儒盼冯珂婷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乙醇汽油馏分烷烃

刘菊荣,黄风林,赵儒盼,冯珂婷

(1.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安 710065;2.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分公司)

优化车用汽油组成,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已成为解决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随着汽油中烯烃、芳烃、MTBE等髙辛烷值组分含量限制的不断严格,清洁性与良好抗爆性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3]。燃烧清洁且辛烷值高的醇类组分成为清洁汽油的有效调合组分,尤其是环保性能优异、易由可再生生物质生产的乙醇,以适当比例掺混乙醇的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使用,可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中的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减少汽车尾气有害物排放的有效途径[4-7]。2020年,我国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8-10],届时,炼油厂将大量生产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与乙醇调合后出厂。普通车用汽油添加乙醇后,必然引起汽油蒸发性能增强。为此,在制定国家标准GB 18351—2017车用乙醇汽油和GB 22030—2017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时,将其调合组分油的蒸气压指标限值降低了5~7 kPa,50%馏出温度提高了3 ℃[11-12]。根据国家标准GB 18351—2017车用乙醇汽油对蒸气压的要求,每年的11月1日—4月30日蒸气压控制在46~78 kPa;5月1日—10月31日蒸气压控制在40~65 kPa。但在实际调合过程中控制困难,常出现乙醇汽油蒸气压卡边或超上限的状况[13-16]。

本课题探讨汽油中的典型烃与乙醇混合溶液的非理想性,选择6种不同工艺装置生产的汽油馏分,测定其烃类组成,分析其烃类族组成特征;研究不同族组成特征的汽油馏分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后所得乙醇汽油(简称某汽油馏分E10)的蒸气压、馏程变化规律,为车用乙醇汽油的生产提供参考。

1 实 验

1.1 试 剂

乙醇为无水乙醇,分析纯,购自山西同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6种汽油馏分为直馏汽油、重整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裂化重汽油、烷基化汽油与异构化汽油,分别来自某石化企业的原油常减压蒸馏、催化重整、催化裂化、渣油加氢裂化、烷基化与异构化等生产装置。

1.2 仪器及检测方法

汽油馏分化学组成分析:采用安捷伦公司生产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7890B-5977B分析馏分的PONA组成、碳数分布等。

汽油蒸气压测定:采用国家标准GB/T 8017—2012《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在合肥欧特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蒸气压测定仪SNZQ-I上进行测定。

汽油馏程测定:采用国家标准GB 6536—2010《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在合肥欧特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馏程测定仪SHT-FSZ(A)上进行测定。

1.3 汽油馏分E10的制备

将无水乙醇、6种汽油馏分分别置于冰箱冷藏室(0 ℃)冷藏8 h以上。快速量取180 mL预冷的汽油馏分,装入干净的具塞锥形瓶中,再加入20 mL预冷的无水乙醇,盖上瓶塞,混合均匀,即得到6种汽油馏分E10,分别称为直馏汽油E10、重整汽油E10、催化裂化汽油E10、加氢裂化重汽油E10、烷基化汽油E10、异构化汽油E10。将样品放入冰箱冷藏室(0 ℃)冷藏2 h,备用。

2 结果与讨论

2.1 乙醇与车用汽油的性质对比

与汽油馏分中大量存在的烷烃、环烷烃、芳烃、烯烃等烃类不同,乙醇分子中羟基氧原子电负性强,其未配对电子易与其他羟基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液态乙醇是由诸多单个分子借助氢键缔合形成的缔合分子,其性质与汽油馏分差别较大。乙醇与车用汽油主要性质对比见表1。由表1可知:乙醇的蒸气压远低于汽油的蒸气压;沸点高于车用汽油的10%馏出温度;汽化潜热比汽油大得多。氢键键能(约25 kJ/mol)较一般离子键、共价键小,通过加热或者加入饱和烃等“惰性”组分,乙醇分子间由于氢键而产生的缔合作用将显著减弱甚至消失。

表1 乙醇与车用汽油主要性质对比

2.2 汽油中烃类与乙醇的混合特性

乙醇与汽油中烃类组分结构差异较大,能与弱极性的芳烃、烯烃和非极性的烷烃、环烷烃等组分混合形成非理想溶液,混合溶液的蒸气压、馏程等性质变化与其超额吉布斯自由能(GE)有关。

利用101.3 kPa下11种烃(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与乙醇二元溶液的气液相平衡数据[17-26],计算烃-乙醇混合溶液活度系数及GE,并绘制GE与乙醇摩尔分数(x)的关系曲线,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烃-乙醇溶液的GE/R大于0(R为通用气体常数),且随x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表明不同烃-乙醇混合溶液均呈较大的正偏差,其蒸气压大于理想溶液的蒸气压。受烃类分子结构差异的影响,11种烃与乙醇溶液的正偏差由小到大的顺序为: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2-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正己烷。

图1 烃类乙醇溶液的GE与x的关系曲线◆—苯; ■—甲苯; ▲—正己烷; ×—环己烷;●—2,3二甲基丁烷; +—2-甲基戊烷; ◇—乙苯;▲—间二甲苯; □—邻二甲苯; —甲基环己烷; ◆—对二甲苯

乙醇与汽油中常见烃类的共沸特性见表2[17-26]。由表2可知,汽油中的大多数饱和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均能与乙醇形成最低共沸物,表明饱和烃、芳烃与乙醇的二元溶液具有显著正偏差。由溶液相平衡理论可知,正偏差特别大且具有最低共沸点的物系,其共沸物的蒸气压大于纯组分的蒸气压,烃-乙醇共沸物的蒸气压也大于烃类、乙醇纯组分的蒸气压。

表2 乙醇与汽油中常见烃类的共沸特性

1) 乙醇在共沸混合物中所占摩尔分数。

2) 沸点差=纯烃沸点-共沸点。

2.3 不同来源汽油馏分的烃类组成

受加工原料及生产工艺的影响,不同汽油馏分组成差异显著。不同装置生产的汽油馏分烃类组成见表3。由表3可知:直馏汽油保留了石脑油的原始组成特点,环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含量高,但辛烷值较低,不宜直接作为汽油调合组分;重整汽油中芳烃含量高(质量分数为69.35%),其次是异构烷烃、正构烷烃;催化裂化汽油中异构烷烃、烯烃、芳烃质量分数分别为34.08%,33.76%,20.29%,可作为车用汽油的主要调合组分;加氢裂化重汽油的异构烷烃、环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42.10%、37.84%;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中异构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82.06%、66.37%,烯烃、芳烃含量极低,为优质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

表3 不同来源汽油馏分的族组成 w,%

不同汽油馏分中烃的碳数分布和蒸气压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6种汽油馏分的蒸气压差异较大,与其C4、C5轻组分含量有关。催化裂化汽油、烷基化汽油及异构化汽油的C4、C5轻组分含量较高,其蒸气压均较高;催化重整汽油和加氢裂化重汽油C4、C5含量低,其蒸气压较低。生产中可通过控制C4、C5含量来调节汽油馏分的蒸气压。

表4 不同来源汽油馏分中烃的碳数分布与蒸气压

2.4 汽油馏分及其E10的蒸气压

图2 汽油馏分及其E10的蒸气压对比■—汽油馏分; ■—汽油馏分E10

不同来源的汽油馏分及其E10的蒸气压对比见图2。由图2可知,不同汽油馏分E10的蒸气压均大于汽油馏分的蒸气压。由于汽油馏分中烃类的组成差异较大、不同烃与乙醇分子间作用力不同,不同汽油馏分及其E10的蒸气压差异也较大。

重整汽油中由于C4、C5轻组分含量低,芳烃质量分数高达69.35%,其余为饱和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其蒸气压仅为3 kPa。重整汽油E10中因添加了乙醇,饱和烃削弱了乙醇分子间的氢键,乙醇缔合分子解缔[27-28];芳烃分子能够阻碍乙醇分子缔合,其对乙醇分子的解缔作用大于饱和烃[29-30],受饱和烃和芳烃对乙醇缔合分子解缔作用的影响,重整汽油E10蒸气压大幅上升,由3.0 kPa升至20.5 kPa。

催化裂化汽油的特征组分是异构烷烃、芳烃和烯烃,异构烷烃促使乙醇分子间的氢键解缔,芳烃会阻碍乙醇分子间的缔合,均导致汽油蒸气压上升;但烯烃双键能与乙醇分子形成新的弱缔合作用[31-32],降低了汽油蒸气压;由于这两种影响共存,催化裂化汽油E10的蒸气压增幅仅有0.6 kPa。

加氢裂化重汽油中C5以下组分很少,蒸气压较低(17.0 kPa),加氢裂化重汽油E10中特征组分异构烷烃、环烷烃会破坏乙醇分子间的氢键使其解缔,导致加氢裂化重汽油E10的蒸气压增至24.5 kPa。

直馏汽油中C5以下组分含量略高于加氢裂化重汽油,蒸气压为38.5 kPa。直馏汽油E10中特征组分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及环烷烃会破坏乙醇分子间氢键使其解缔,直馏汽油E10的蒸气压增至40.0 kPa。

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取样时间为冬季,C4组分含量较高,其蒸气压偏高。烷基化汽油组成简单,主要为C7~C9的异构烷烃,对乙醇有一定解缔作用,烷基化油E10蒸气压小幅上升,由63.0 kPa增至67.8 kPa。异构化汽油特征组分为C5、C6异构烷烃,C7以上组分很少,C4组分质量分数(13.28%)偏高,蒸气压为120 kPa。C6烷烃与乙醇溶液存在严重的正偏差,C6烷烃的5种同分异构体均与乙醇分子形成最低共沸点,导致异构化汽油E10蒸气压增至130 kPa。

2.5 汽油馏分及其E10的馏程对比

图3、图4分别为6种汽油馏分及其E10的馏程。对比图3与图4可知,馏出体积分数在10%~50%范围内时,6种汽油馏分E10的馏出温度较汽油馏分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50%馏出温度以上的馏程曲线与汽油馏分基本一致。乙醇对馏出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0~100 ℃,说明乙醇在100 ℃以下已基本随轻组分馏出,对100 ℃以上的馏程影响很小。

图3 6种汽油馏分馏程◆—重整汽油; ■—催化裂化汽油; ▲—加氢裂化重汽油;直馏汽油; ●—烷基化汽油; 异构化汽油

图4 6种汽油馏分E10馏程◆—重整汽油E10; ■—催化裂化汽油E10;▲—加氢裂化重汽油E10; 直馏汽油E10; ●—烷基化汽油E10; 异构化汽油E10

乙醇的沸点为78.3 ℃,主要影响汽油馏分E10的10%~50%馏出温度段的馏程曲线。由于不同烃类对乙醇缔合分子的解缔作用不同,导致6种汽油馏分E10蒸气压的增幅不同,其10%~50%馏出温度降低幅度差异明显,重整汽油E10馏出温度降幅最大,催化裂化E10降幅较小,异构化汽油C7以上组分含量低,终馏点只有87 ℃,其E10馏出温度降幅最小。汽油馏分E10的10%和50%馏出温度的降低,有利于改善乙醇汽油产品的低温启动和加速性能。

2.6 控制乙醇汽油E10蒸气压的措施

芳烃对乙醇缔合分子的强解缔作用是导致汽油馏分E10蒸气压升高的主要原因,饱和烃对乙醇缔合分子的解缔作用不强,汽油馏分E10蒸气压增加幅度不大,而烯烃会抑制汽油馏分E10的蒸气压。因此,炼油厂在生产乙醇汽油时,应严格限制芳烃含量高的重整汽油馏分的调入比例,适度控制催化裂化汽油馏分的比例,提高烷基化汽油与异构化汽油的比例,优化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的组成,控制乙醇汽油E10蒸气压的上升倾向,在兼顾乙醇汽油高辛烷值优势的同时,避免其蒸气压过度增加,确保车用乙醇汽油满足质量要求。

3 结 论

(1) 不同汽油馏分E10的蒸气压较汽油馏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富含芳烃的重整汽油E10的蒸气压增幅最大,为17.5 kPa;加氢裂化重汽油E10、直馏汽油E10、烷基化汽油E10与异构化汽油E10的蒸气压均有所升高,催化裂化汽油E10的蒸气压基本不变。

(2) 不同汽油馏分E10的馏出温度在10%~50%范围内出现明显降低,但能满足车用乙醇汽油对馏程的质量要求,其E10的10%、50%馏出温度的降低,有利于改善乙醇汽油低温启动和加速性能。

(3) 乙醇汽油E10的蒸气压增大,发动机出现气阻的可能性增加,富含芳烃的重整汽油E10蒸气压增幅最大,炼油厂应适当调整汽油池来源与供应比例,严格限制芳烃含量高的重整汽油馏分的调入比例,以满足车用乙醇汽油E10的相关质量指标。

(4) 为满足车用乙醇汽油E10的质量指标及环保等要求,应强化催化重整汽油脱芳烃操作,尽可能增加高辛烷值和蒸气压适中的烷基化汽油比例。同时依季节变化,兼顾乙醇汽油的蒸气压与辛烷值要求,调入适量异构化汽油馏分,以保证乙醇汽油辛烷值、低温启动性能及排放值符合车用乙醇汽油Ⅵ(A)质量要求。

猜你喜欢
乙醇汽油馏分烷烃
车用乙醇汽油与大气环境保护
利用正构烷烃建立快速筛查禁用偶氮染料定性分析方法探究
FCC油浆富芳烃抽出油组成分析
硬枝黄蝉乙醇提取物中抑制胡椒瘟病菌活性成分研究
Ba2+沉淀法提取生物油馏分中的酚类物质
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我有话要说
圆滑番荔枝抑菌活性成分分离
推广乙醇汽油 2020年全国汽车喝酒精
推广乙醇汽油内蒙古车主存疑 政府及时解惑
快速书写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