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档案百年》第五十一集雁翎队

2020-04-22 06:05
档案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猎户白洋淀渔民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这是一件保存在河北省档案馆的《关于安新县建立“雁翎队”展览馆的批复》(图一)。提到白洋淀的水上飛“雁翎队”,借助淀泊相连苇蒿纵横的白洋淀,他们头顶荷叶,嘴衔苇管,精妙的水上游击战术令日寇闻风丧胆。

短片解说:

1937年10月,华北抗战全面展开,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指出我军要在敌后发动广泛抗日运动。

当时留在淀上的主要抗日力量为安新县抗日民主政府的三区游击小分队,简称三小队。1938年,日军攻占安新后,不仅开始对抗日力量进行疯狂搜捕,甚至连渔民猎户手中的打水禽的土枪土炮都要搜刮干净。

针对这个情况,三区区委书记徐健和新任三小队队长郑少臣连夜召开渔民猎户会议,号召大家武装起来保卫家乡。会上群情激愤当场报名参加的渔民猎户就有22人。

专家解说:

三区区委就把这些渔民猎户编为一个小队,与三小队共同生活共同作战,同属区委领导,由郑少臣兼任队长,这是“雁翎队”的初步构成。

短片解说:

当时的“雁翎队”作战的主要武器,是渔民用来打水禽用的一种叫做“大抬杆”的土枪(图二),枪身大概要2.5到3米长,只能固定在一种叫做鹰排子的船上(图三)。而“雁翎队”的名字,也和这种枪有关。

专家解说:

大抬杆开枪的时候,得用香点燃药捻,但是在淀子里水汽大,为了防止浪花打湿枪堂内的火药,枪的信口都得堵上一根雁翎。

短片解说:

另外由于在淀上行船的时候,往往呈人字型,跟雁群飞的时候相似。1940年夏天,经中共安新县委批准,这支游击队由县委书记侯卓夫正式取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雁翎队。

主持人:

这是一份由河北省档案馆提供的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图四),在建立根据地这一条特别指出:依据河湖港汊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可能性客观上来说是可行的,缺少了这一方面,无异于供给敌人水上交通的便利。

短片解说:

“白洋淀上好武装,日日夜夜保家乡,东边打开西边转,岸上不行蹲水塘;驾着渔船快如梭,鬼子汽船赶不上;急得鬼子团团转,小船又回老地方;瞅准机会打伏击,揍他一个冷不防,鬼子碰上吓破胆,人仰船翻缴了枪。”

这首流传在白洋淀上的民歌,很好地总结描述了“雁翎队”水上游击战争的具体战术。

专家解说:

在水网密布的淀上,充分利用小木船出没自如的便利,在河湖港汊等复杂水域,给敌人撒下了严密的埋伏网,从芦苇的背后瞄准敌人的汽艇、包运船和粮队,寻机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主持人:

“雁翎队”来无影去无踪的水上游击战,是冀中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坚持敌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猎户白洋淀渔民
两个猎户
羊羔的说服力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舍不得就得不到
舍不得就得不到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