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沙丁胺醇联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

2020-04-23 02:30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布地奈德低剂量

刘 娟

(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信阳 464000)

支气管哮喘主要为气道的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小儿支气管哮喘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且多数情况下由于气道的高分泌状态,容易合并发生肺部感染,导致患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是引发小儿哮喘的重要因素。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可导致多种炎症介质例如IgE、P物质等水平升高,与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关。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进行疾病治疗,但是关于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最佳用量以及用药安全性,目前尚未达成共识[2]。本研究对比分析硫酸沙丁胺醇联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疾病状态的改善效果以及用药的安全性,旨在为临床布地奈德用药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9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每组各33例。高剂量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5~14岁,平均(6.92±1.57)岁;哮喘病程0.5~3年,平均(1.56±0.33)年。中剂量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5~10岁,平均(6.89±1.51)岁;哮喘病程0.6~3年,平均(1.59±0.27)年。低剂量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5~13岁,平均(6.90±1.60)岁;哮喘病程0.7~3年,平均(1.61±0.29)年。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纳入标准

① 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3]。② 通过实验室血常规检测、心电图及X线胸片等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③ 肺炎支原体抗体为阳性。④ 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症状。⑤ 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 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②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③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④ 合并传染性疾病。⑤ 合并过敏性鼻炎。⑥ 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⑦ 合并糖皮质激素禁忌证或近1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⑧ 排除支气管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腺病毒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等非支原体肺炎感染类型。

1.4 方法

三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祛痰、吸氧、抗痉挛以及止咳平喘、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予阿奇霉素(厂家:亚宝药业,批号:国药准字H20051466),剂量为5~10 mg/(kg·d),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qd。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厂家:上海信谊,批号:国药准字H10950358),剂量为每次0.2 mg,bid。在此基础上,3组患儿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混悬液(厂家:AstraZeneca Pty Ltd,批号:H20140475),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患儿给药剂量分别为2.0 mg/d、1.0 mg/d、0.5 mg/d,与2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均匀后以空气压缩泵(德国百瑞,TurboBOY N)雾化吸入,3组患儿均持续治疗7天。

1.5 观察指标

1.5.1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4]:① 显效:患儿咳嗽、憋喘、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哮鸣音和湿啰音体征消失。② 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偶尔出现轻咳症状,痰量减少,痰液由黏稠变稀薄。③ 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得到有效改善,痰液黏稠量多。

1.5.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详细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憋喘胸闷消失时间。

1.5.3通气功能指标 于治疗前后通过德国康讯PowerCubeBaby型肺通气功能测定仪,测定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以及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

1.5.4诱导痰指标 于治疗前后,令患儿吸入3%~4%的高渗氯化钠溶液,收集诱导痰液,于3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后,取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介素-4(IL-4) 、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5.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三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高剂量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94%)与中剂量组(90.9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低剂量组(72.73%,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n=33

2.2 三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高剂量组患儿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低剂量组(P<0.05),见表2。

组别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高剂量组1.53±0.394.30±1.202.58±0.743.19±1.254.50±1.22中剂量组2.26±0.525.51±1.173.96±0.984.78±1.545.96±1.35低剂量组3.57±1.106.40±1.435.24±1.216.45±1.447.53±1.39F值66.81823.36960.79245.16044.713P值<0.01<0.01<0.01<0.01<0.01

2.3 三组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三组治疗前通气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治疗后FVC、FEV1、FEV1%、P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见表3。

组别FVC(L)FEV1(L)FEV1%(%)PEF(L/s)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高剂量组2.14±0.273.21±0.851.32±0.251.89±0.4148.91±4.5467.55±5.272.59±0.223.20±0.18中剂量组2.08±0.252.96±0.201.35±0.391.72±0.4048.67±4.6764.64±4.282.60±0.243.04±0.15低剂量组2.11±0.202.67±0.181.36±0.311.64±0.2847.84±4.1660.17±4.172.58±0.172.89±0.17F值0.5249.3800.1424.0940.53922.2250.07629.280P值0.601<0.010.887<0.010.591<0.010.940<0.01

2.4 三组痰液中诱导痰指标水平比较

三组治疗前诱导痰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治疗后痰液中IL-4、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见表4。

组别IL-4IL-8TNF-α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高剂量组261.50±40.14188.60±38.75127.25±15.1868.28±10.1488.15±9.8772.85±6.63中剂量组263.17±38.19195.82±31.57125.93±17.7373.99±9.9187.96±8.8378.57±7.14低剂量组259.77±37.04209.88±24.16128.77±16.5981.26±12.9589.05±10.1885.16±5.43F值0.0663.8790.25111.7180.12431.137P值0.948<0.010.802<0.010.902<0.01

2.5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5。

表5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n=33

3 讨论

儿童支气管哮喘多为过敏性,诱因多样,而病毒、支原体、细菌感染,如合胞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本身即为过敏原。儿童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气道纤毛对痰液的清除能力不强,微生物极易在呼吸道中繁殖。若治疗不及时,将会进一步引起肺部感染[5]。肺部感染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对于肺部感染,临床上多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药,使药物迅速到达感染部位,杀死病原菌[6]。但由于小儿患者年龄小,情绪不易控制,静脉输液困难较大,且长时间进行静脉输液易导致局部感染[7],且易产生抗生素的耐药问题。

硫酸沙丁胺醇为高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扩张支气管、舒张平滑肌的作用,可增加纤毛运动频率,促进呼吸道中痰液的清除。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后可转变成为气溶胶微粒,在气道中快速扩散[8]。雾化吸入为呼吸系统疾病特有给药方式,药物分散良好且直达靶点,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不需经过血液循环系统即可作用于支气管及肺部,能充分湿化痰液,促进其排出,有效保护气道黏膜,避免经血液循环而被灭活或引发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8]。布地奈德混悬液为中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以及抗渗出作用,可增强患者肺部组织细胞膜β2受体蛋白转录,降低β2受体亲和力。目前,各大指南中对于其使用剂量缺乏临床数据支持[9]。本研究设计了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0 mg/d、1.0 mg/d、0.5 mg/d共3种剂量,旨在探讨高、中、低3种剂量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差异。

本研究中,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低剂量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另外两个组,说明高剂量与中剂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高剂量组患儿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低剂量组,布地奈德和β2受体亲和力较强,对β2受体耐药性具有抑制作用,可促使患儿临床症状的恢复[10]。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使药物与肺组织直接结合,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本研究中,三组治疗后FVC、FEV1、FEV1%、P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刘俊芝[11]的研究结果支持本结论。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效果显著,促进内源性皮质激素的合成,迅速逆转炎性介质浸润引起的呼吸道重构现象,有利于改善患儿疾病预后状态[12]。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多种细胞分泌炎性介质引起的持续浸润气道有关。支原体感染可刺激患儿TNF-α释放,启动炎症反应,激活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功能,引发其他炎性介质IL-4、IL-8释放入血,强烈趋化中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IL-4主要由Th2细胞分泌,可介导B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是免疫应答以及变态反应的控制因素。IL-8是气道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在患儿痰中浓度增加,可有效反映气道炎症程度,与气流阻塞情况相关[13-14]。本研究中,治疗后3组患儿痰液中IL-4、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提示硫酸沙丁胺醇联合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气道高反应性有积极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成人吸入布地奈德后药动学半衰期在2 h左右。尽管其药物不良反应通常较轻微,主要包括皮肤、口咽部黏膜以及血管和神经性症状,但由于其不良反应与药物使用剂量关系甚为密切,药物方案需以安全性为前提[15]。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2.0 mg/d布地奈德短时间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硫酸沙丁胺醇联合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利于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恢复进程,改善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布地奈德低剂量
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分析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对哮喘气道重塑大鼠骨桥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