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成分制备灸疗药饼黏合剂

2020-04-23 02:30刘汝安刘冠军刘兴民尹继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白及香醇乳香

刘汝安,刘冠军,刘兴民,尹继旺

(山东省临朐县中医院,潍坊 262600)

近年来,灸疗药饼的制备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1],为灸疗药饼这一剂型走向市场供应进行了基础性药剂学方面有益的探索。无论用何种方法制备灸疗药饼,制作时的材料药粉均需要有一定的黏性,否则难以成型。灸疗药饼是成型的干药饼,便于包装、储存。这种干燥的灸疗药饼采用自行研制的灸疗药饼机机制而成。本文就制备灸疗药饼所需的黏合剂,以及取材于中药的黏合剂的配制作简单介绍。

1 中药黏合剂的选材与要求

在常用的中药饮片或植物器官中选取符合以下2点要求的材质:① 具有明显的黏性成分,并且能够被水或乙醇浸提,得到具有一定黏性的溶液。② 其药理活性不影响灸疗药饼所特有的治疗功效,且最好是具有相须或相使的功能。

常选的材质有乳香、没药、桃胶、榆白皮、白及等,本文选用白及和乳香作为制备灸疗药饼黏合剂的材质。

2 白及胶黏合剂的制备

2.1 白及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白及胶为无色无味的白色颗粒,不溶于乙醇,可在水中溶解成黏稠的胶液。根据白及所含多糖成分的理化性质和预试验结果, 认为水溶液提取白及中的白及胶效果最好。因此,笔者根据有关文献[2],采用水溶液回流提取的方法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主要的影响因素醇沉溶液中乙醇的浓度、提取时水溶液的体积、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以L9(34)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和表3。

表1 正交试验设计的因素与水平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表3 试验方差分析

提取方法:称白及饮片30 g,粉碎成粗粉,共18份,每组实验平行做2份,按L9(34)进行正交试验,每份均浸泡12 h,按以上试验要求加水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14,温度60 ℃,加入乙醇沉淀,静置24 h,真空抽滤,放入真空干燥箱,60 ℃真空干燥8 h,称重,即得。

以白及胶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经直观分析可知,影响白及胶提取效率的因素顺序是醇沉浓度(D)>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B)>加水量(A),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3C3D3, 即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用70%乙醇沉淀。经方差分析可知,提取次数和醇沉浓度对白及胶的提取率有一定影响(P<0.01), 提取溶剂体积、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小。

为探讨提取次数对白及胶得率的影响,对第1、2、3次提取所得的白及胶的量进行了考察:称取100 g白及饮片,加1000 ml水,浸泡12 h,回流提取3次,每次1.0 h,用70%乙醇沉淀,干燥沉淀,称重。结果:白及胶第1、2、3次提取所得的量分别为8.12 g、6.35 g、1.56 g。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煎煮2次的提出率占3次总提出率的90%,故认为第3次煎煮意义不大。而从方差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煎煮时间越长,白及胶的提取率越高,但提取时间对白及胶提取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为节约能源,缩短工时,故选择白及胶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的水, 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用70%乙醇沉淀的方法进行提取较为合理。

2.2 黏合剂的配制

称取白及胶10 g、20 g、30 g,分别置烧杯中,加入1000 ml水,搅拌使其成黏稠的胶状,得1%、2%、3%的3种白及胶溶液。在制作灸疗药饼时,将这3种胶溶液作为黏合剂加入药粉中,按压成型。结果显示:1%的白及胶溶液制作的药饼太软,捏之即散,不易成型;3%的白及胶溶液制成的药饼太硬,烘干易形成裂纹;2%的白及胶溶液制作的药饼软硬适中,且捏之不散。因此,选用2%的白及胶溶液作为灸疗药饼的黏合剂。

3 乳香醇黏合剂的配制

取粉碎成粗末的中药乳香200 g、300 g和400 g,分别置于适当容器中,加入35%乙醇1000 ml,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3种不同浓度的乳香醇胶体溶液,其比例为20∶100、30∶100和40∶100。观察其外观,20∶100的乳香醇溶液呈透明胶水样,40∶100乳香醇溶液太黏稠,而30∶100的乳香醇溶液黏度适中。经多次混合药粉试验,结果显示:20∶100的乳香醇溶液中乳香醇用量少,黏度不够,含水量过大,不能压饼;40∶100的乳香醇溶液太过黏稠不易与药粉混匀;30∶100的乳香醇溶液按一定比例与药粉混合效果较好,能达到湿法制饼黏合剂的要求。在湿法制饼过程中,使用30∶100的乳香醇溶液做黏合剂,与药粉混合后制成的湿材,手握成团,触之易散,压出的饼有一定硬度,在烘干包装过程中不易破碎。

4 灸疗药饼的工艺流程

4.1 湿法压饼

处方中的中药饮片——粉碎成粗粉——加入适量黏合剂——药饼机压饼——烘干——包装。

4.2 干法压饼

处方中的中药饮片——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黏合剂——烘干——颗粒机制粒——药饼机压饼——包装。

5 临床应用举例

陈某某,女,60岁,家住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因颈椎疾患前往门诊治疗,康复科采用医院自拟方:艾叶、干姜、当归、羌活、独活、桂枝、细辛,按一定比例取中药饮片混合后,粉碎成中药粉末,用羧甲纤维素钠黏合剂和乳香醇黏合剂分别压饼,烘干备用。

依据患者病情按照辨证论治原则选取肩井、大椎、百劳、风池、百会、阿是穴为主,将凹形灸疗药饼放置于穴位之上,与皮肤充分接触,凹槽内填满自制软膏状特定药物,药饼上置艾炷点燃灸之。每次取4~6穴,每日1次。先用羧甲纤维素钠黏合剂药饼灸疗7天,效果不明显。后换用乳香醇黏合剂药饼灸疗,3天后患者颈椎周围疼痛减轻,颈椎活动功能改善,继续灸疗1个疗程,患者颈椎周围疼痛消失,颈椎活动自如而治愈。与普通艾灸治疗相比, 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果也更显著。

乳香醇黏合剂中的乳香具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它制饼不仅起黏合剂作用,在艾灸过程中更发挥其外用透达经络、散瘀消肿止痛之力,对灸疗药饼协同作用显著[3]。

6 讨论

实践证明,取中药材制备灸疗药饼黏合剂是可行的,特别是取含有胶质并且有活血通络、温经止痛等功效的中药,能提升或增强灸疗药饼的功效,即相须或相使为用。

中药黏合剂的选材要考虑其黏性成分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极性溶剂,因此不选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的材料,考虑因素主要有:一是不易烘干;二是干燥的药饼临床应用时需用特定的功能性中药液体浸湿使用,使用极性溶液易于浸透。

本文试用的两种中药黏合剂在湿法压饼时,较羧甲纤维素钠黏合剂易产生粘冲,所以要不断停机用油布或液体石蜡擦拭冲头。这一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解决办法。

中药黏合剂的使用浓度和用量,应根据药饼组方不同,对其所含中药黏性成分的差异进行调整。如常用的艾叶,其纤维较多,而且粉碎时易形成艾绒,湿法压饼时需用的中药黏合剂就适当多一些。具体用量需在实践中探索。

隔药灸所用的灸疗药饼,根据临床应用特点,往往处方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成分,如艾叶、川芎、当归等,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黏合剂后变成湿材。无论是干法压饼还是湿法压饼都要经历制备湿材和烘干的过程,在烘干时易造成挥发性成分的散失。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干法压饼过程中,在制成干燥颗粒后,把提取的挥发性液体用喷雾器喷洒在颗粒中,搅拌均匀后压饼,如艾叶挥发油。但是,湿法压饼则不易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前述乳香醇黏合剂,其浓度为30∶100,即30 g中药乳香加入100 ml溶剂所得到的乳香醇。这其中有不溶物残渣等需过滤除去。

猜你喜欢
白及香醇乳香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酒文化(外一首)
远山茶韵
乳香,阿拉伯人抗疫的“白色黄金”
乳香如何跃升“国民香料”
白及国内研究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都匀白及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
《本草纲目》选读
中药白及名称沿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