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2020-04-23 02:49侯绍映
医疗装备 2020年4期
关键词:阑尾穿孔阑尾炎

侯绍映

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 334000)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是以转移性右上腹疼痛、中心粒细胞增多、体温升高等作为主要表现的急腹症,随着疾病发展,血液中会侵入大量细菌诱发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主要手段,但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易发生肠粘连等并发症,直接影响预后[2]。腹腔镜手术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62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1例。试验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2~52岁,平均(35.50±3.24)岁;发病至手术时间5~30 h,平均(19.32±3.21)h。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1~53岁,平均(35.48±3.19)岁;发病至手术时间5~31 h,平均(19.28±3.19)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经CT、X线检查,结合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签署知情同意书;具备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疾病或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既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不全;近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菌药物治疗;阑尾周围脓;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两组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操作且患者取平卧位。对照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右下腹麦氏点做一切口,常规探查阑尾后,将其切除;包埋阑尾残端,冲洗腹腔,若腹腔内存在严重污染,则留置引流管;切口使用快吸收线缝合。

试验组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做一弧形切口于脐上处,长度约为1 cm,将腹腔镜置入,并创建气腹,气腹压维持在14 mmHg(1 mmHg=0.133 kPa);于麦氏点附近穿刺,将5 mm Trocar置入,作为辅助操作孔;在左下腹穿刺,将10 mm Trocar置入,作为主操作孔;彻底清除腹腔积液后,分离阑尾周围黏连组织,沿结肠确认阑尾根部后,彻底显露阑尾;用抓钳提拉阑尾头部,使用钛夹或电凝处理阑尾尾部系膜、动脉等,在距离阑尾根部3 mm位置用剪刀剪断阑尾,其残端不包埋还纳入腹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腹腔,对于存在严重腹膜炎患者留置引流管;解除气腹,将腹腔镜和Trocar取出,关闭切口。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2)抽取两组术前、术后1 d 4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使用比色法测定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炎症介质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观察两组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氧化应激指标

术前,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aP<0.05

2.3 炎症介质

术前,两组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1、0.043、0.281,P>0.05);术后,试验组CRP、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4、17.537、6.439,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介质比较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aP<0.05

2.4 并发症

试验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1);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例,肠梗阻3例,残余脓肿、腹腔内出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8%(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38)。

3 讨论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主要解剖学发病基础是阑尾开口小、管腔细,系膜较短使阑尾卷曲,造成阑尾管腔梗阻,腔内压力提高,阑尾壁间质压力因细菌入侵而上升,阻碍动脉血流,致使阑尾穿孔、缺血,有病情进展快、发病急骤等特点[3-4]。对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加上身体抗氧化物质的缺乏,导致抗氧化剂、促氧化剂平衡失常,或身体代谢因外源性或/和内源性刺激失常,产生大量氧自由基,造成身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损伤生物分子,引起组织损伤、细胞死亡,同时会诱发炎症反应,对身体造成继发性损伤,将直接影响手术疗效[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介质指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有诊断、治疗双重功能,可对整个腹腔进行探查,观察腹腔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对术中发现的胃穿孔、盆腔炎等无需将切口延长,仅需2~3个穿刺孔即可完成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利于减轻疼痛程度,缓解手术所致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此外,腹腔镜有放大功能,手术视野开阔,可精细操作,刺激较小;切口较小并用套管隔离,可防止脓液和坏疽阑尾接触切口,避免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可降低对身体造成的创伤,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阑尾穿孔阑尾炎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