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效果探讨

2020-04-25 10:10孙小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性肺炎分泌物呼吸机

孙小祥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江苏 南京 2113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的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至拔出通气管后48小时间出现的肺炎疾病。病因在于气管气囊内留存的分泌物产生大量细菌,患者误吸入呼吸道内,诱发感染问题,属于临床十分常见也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如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容易影响预后恢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因而,应重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本文以2017.2~2019.3我院收治6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例,探究持续声门下吸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作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参照计算机抽选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30例,包括男性16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年龄(49.3±1.2)岁,其中脑梗塞患者7例,颅脑损伤患者5例,肺部疾病患者6例,脑出血患者4例,其他疾病患者8例。观察组总计患者30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49.4±1.1)岁,其中脑梗塞患者8例,颅脑损伤患者4例,肺部疾病患者7例,脑出血患者3例,其他疾病患者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软件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分析。本实验经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体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全体患者年龄范围在23岁~85岁之间。

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患者;(2)排除发生感染、呼吸衰竭等情况患者;(3)排除接受过气管手术、咽喉手术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利用吸痰管将患者口腔、鼻腔内分泌物吸取净。

观察组采用声门下持续性吸引的方式对滞留物进行清理,选择声门下间隙作为附加呼吸管、吸痰管的连接部位,切开气管后置入可冲洗式导管,使用浓度为0.9%的温生理盐水溶液对声门下部位进行冲洗,持续时间控制在2 h到4 h,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冲洗液以负压吸引的方式吸出。负压通常设置在60 mmHg到80 mmHg之间,冲洗液剂量为单次5ml到10ml,并保证冲洗溶液完全被吸出。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计算各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统计并评估各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差异。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置管时间、入住ICU病房时间、总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1.0专业统计软件对本次治疗结果进行分析,通过x2值对肺炎发生率这一计数资料进行检验,通过t值对临床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通过P值对组间差异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置管时间、入住ICU病房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名称 机械通气时间(d) 人工气道置管时间(d) 入住ICU病房时间(d) 总住院时间(d)观察组 7.01±1.33 8.31±1.05 11.31±0.58 20.41±2.11对照组 9.82±1.34 11.59±1.06 16.03±0.59 29.33±2.13 x2 8.45 9.04 11.23 14.02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外科手术后,其是以人工给氧的方式提升血液含氧量,降低器官发生缺氧或缺血性坏死[3]。但由于机械性通气中部分属于侵入式给氧,加之导管内或气囊当中会淤积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如插管操作不当或淤积物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病菌侵犯呼吸道,合并临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给患者疾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和阻碍。根据临床调查显示,在开展机械性通气治疗的患者当中,有近50%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其中也有20%以上发生死亡[4]。加之ICU患者本身处于昏迷或神志不清醒状态,极易产生消化道反流的问题,使得导管或气囊内细菌淤积情况进一步加剧。

现代病菌研究中指出,声门下滞留的病菌大多数为革兰氏阳性菌、肠道杆菌以及非发酵型病菌,其来源主要为呼吸道分泌物和消化道反流物。选择声门下吸引的方式看有效地对这类淤积物进行清除,可通过间歇式和持续性两种吸引方式,通过气管切开的方法直接对声门下滞留的各种物质进行清除,以低负压方式吸引还可以避免对呼吸道造成过多的刺激,减少应激性分泌物的产生。患者呼吸道内菌群数量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自然就会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声门下吸引时需时刻注意患者脸色、分泌物颜色等的变化,同时及时清理口腔中唾液或分泌物,可使用氯已定进行擦拭,预防误吸的问题。

总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持续声门下吸引能够良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性肺炎分泌物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