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2020-04-25 06:28张玉侠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细胞膜分级心肌

张玉侠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指因各种心脏疾病造成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调查显示,全球HF患者数量高达 2 250万,并且以每年 200万的速度增长[1]。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及时诊断、准确评估病情、给予有效干预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隶属钠尿肽家族,具有舒张血管、利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作用,可作为评估HF的生物标志物[2]。心肌酶谱作为心肌受损的特异性指标,可反映心肌缺血性坏死程度和细胞膜通透性。本研究探讨NT-proBNP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H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HF患者作为HF组,另选同期7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1.1.1 纳入标准 HF组:① 符合HF诊断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3];② 年龄≥50岁;③ 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④ 可接受随访。健康对照组:① 无心脏疾病;② 无恶性肿瘤疾病;③ 肝肾功能正常;④ 无血液疾病及感染。

1.1.2 排除标准 ①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 合并甲状腺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 急性心肌梗死者;④ 存在急性创伤、急慢性感染者;⑤ 精神异常者;⑥ 免疫性疾病患者;⑦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1.1.3 伦理学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L2020007),所有对患者的检测均已获得过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检测方法 采集所有受检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半径为10 cm)离心12 min,分离血清,冻存于-70 ℃冰箱中待检。采用日本东芝TBA-12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采用BOSON-7型胶体金试纸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NT-proBNP。

1.3 各指标参考范围 NT-proBNP:0~300 ng/L,LDH:1.90~4.01 μmol·s-1·L-1,HBD:78~182 U/L,CK:25~173 U/L,CK-MB:0~25 U/L。

1.4 观察指标 ① 比较HF组和健康对照组受检者的NT-proBNP、LDH、HBD、CK和CK-MB水平;② 根据NYHA分级标准评估HF组患者病情,比较NYHA分级≥Ⅲ级患者和<Ⅲ级患者的NT-proBNP、LDH、HBD、CK和CK-MB水平;③ 对HF组患者随访2个月,记录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恶性心率失常、HF加重等不良事件,随访期内未出现不良事件提示短期预后良好,反之为预后不良,比较预后不良HF患者和预后良好HF患者的NT-proBNP、LDH、HBD、CK和CK-MB水平;④ 分析HF患者NT-proBNP、LDH、HBD、CK和CK-MB水平与NYHA分级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各项指标与NYHA分级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152例受检者。HF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8例;年龄51~94岁,平均(68.59±3.91)岁;NYHA分级Ⅱ级32例,Ⅲ级34例,Ⅳ级10例。健康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50~87岁,平均(66.21±4.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

2.2 HF组与健康对照组的NT-proBNP和心肌酶谱比较 HF组NT-proBNP、LDH、HBD、CK、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HF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NT-proBNP和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表1 HF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NT-proBNP和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0.01

组别 例数(例) NT-proBNP(ng/L) LDH(μmol·s-1·L-1) HBD(U/L) CK(U/L) CK-MB(U/L)HF 组 76 534.02±73.24 a 5.81±0.79 a 319.82±41.08 a 286.61±57.18 a 58.82±6.05 a健康对照组 76 68.91± 8.29 2.67±0.53 95.31±13.29 90.34±15.07 12.06±3.04

2.3 不同NYHA分级HF患者NT-proBNP和心肌酶谱比较 NYHA≥Ⅲ级患者的NT-proBNP、LDH、HBD、CK、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NYHA<Ⅲ级患者(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NYHA分级HF患者的NT-proBNP和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表2 不同NYHA分级HF患者的NT-proBNP和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注:与NYHA<Ⅲ级组比较,aP<0.01

组别 例数(例) NT-proBNP(ng/L) LDH(μmol·s-1·L-1) HBD(U/L) CK(U/L) CK-MB(U/L)NYHA ≥Ⅲ级组 44 718.04±74.52 a 7.52±1.03 a 398.35±48.67 a 388.26±61.08 a 78.61±9.07 a NYHA <Ⅲ级组 32 345.39±61.05 4.15±0.76 224.08±26.71 179.74±30.43 39.34±5.82

2.4 不同预后HF患者NT-proBNP和心肌酶谱比较 共25例患者出现不良预后,预后不良患者的NT-proBNP、LDH、HBD、CK、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均P<0.05)。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HF患者的NT-proBNP和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表3 不同预后HF患者的NT-proBNP和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注:与预后良好组比较,aP<0.01

组别 例数(例) NT-proBNP(ng/L) LDH(μmol·s-1·L-1) HBD(U/L) CK(U/L) CK-MB(U/L)预后不良组 25 759.35±79.17 a 8.04±1.12 a 410.04±51.81 a 411.95±63.72 a 86.05±10.82 a预后良好组 51 291.24±56.82 3.79±0.67 209.18±24.86 158.63±28.54 35.08± 5.29

2.5 NT-proBNP和心肌酶谱与HF患者NYHA分级及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NT-proBNP、LDH、HBD、CK、CK-MB与HF患者NYHA分级及不良预后均呈正相关(均P<0.05)。见表4。

表4 NT-proBNP和心肌酶谱与HF患者NYHA分级及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具有再住院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及时诊断并准确评估病情是治疗HF的基础。实验室检查结果客观、准确,且创伤小,在HF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通过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为HF诊治提供指导,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

NT-proBNP是由心室细胞合成的无活性脑钠肽前体,正常情况下NT-proBNP在人体血清中含量较低[5],当心肌细胞受损,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及容积改变时,大量NT-proBNP释放入血并转化为有活性的脑钠肽。研究表明,NT-proBNP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且具有稳定性高、半衰期长、检测难度小等优点[6]。急性HF院前和院内早期处理共识指出[7],NT-proBNP是诊断和鉴别急性HF的重要指标。刘红阳等[8]研究显示,NT-proBNP在HF诊断中的敏感度较高,准确率达96%,且该指标与HF严重程度和NYHA分级呈正相关。另外李永健等[9]研究发现,NT-proBNP对冠心病HF的诊断价值高于心钠素。

心肌酶谱是传统的心肌酶学检测指标,包括LDH、HBD、CK、CK-MB等,通过心肌酶谱检查可反映心肌受损程度。LDH是一种糖酵解酶,其存在于细胞内,可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广泛分布于肝脏、心肌等人体组织中,当细胞膜受损时,LDH释放入血,故检测LDH可反映细胞膜损伤。LDH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魏艺等[10]研究指出,LDH与老年高血压伴房颤存在相关性。张宁等[11]研究显示,LDH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异常,LDH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HBD可催化α-羟丁酸氧化为α-酮丁酸,存在于人体肾脏、心肌、肝脏组织中,在心肌组织中含量最多。HBD参与心肌代谢并为心肌提供能量,促使心脏收缩和舒张,HF患者早期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心肌肥大,细胞体积增大,造成细胞膜通透性增加,HBD经细胞膜释放入血,导致血清HBD水平上升。有研究显示,HF患者的血清HB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随患者HF病情程度加重而上升[12]。

CK-MB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细胞胞质内的特异性心肌酶,可反映心肌损伤,当发生HF时心肌受损,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血浆中心肌酶活性上升。周雅娟等[13]研究指出,CK-MB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HF的诊断,且其水平升高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呈弱相关性。CK是一种与肌肉收缩、细胞内能量转运、三磷酸腺苷(ATP)再生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激酶,可存在于心脏、脑部、肌肉等组织细胞浆及线粒体内,能可逆性催化肌酸与ATP间的转磷酰基反应。CK病理性升高与多种心脏疾病有关,如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

程丽芳等[14]检测58例充血性HF患者的心肌酶谱,结果显示HF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病情越严重,CK、CK-MB和LDH水平越高。李军等[15]检测100例HF患者的心肌酶谱,结果显示HF患者CK、CK-MB、HBD和LDH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NYHA分级越高,CK、CK-MB、HBD、LDH水平越高。可见心肌酶谱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组酶群,在HF的诊断与病情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

近年来,关于不同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以提高对HF诊断效率的报道较多。吕海珍等[16]研究发现,NT-proBNP、HCY、sST2联合检测在HF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孙红[17]研究显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NT-proBNP联合检测可客观评价HF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对NT-proBNP、LDH、HBD、CK、CK-MB进行联合检测,结果显示HF组NT-proBNP、CK、CK-MB、HBD、LDH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HF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存在明显异常,可为HF诊断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NYHA分级标准对不同病情HF患者予以分组,结果提示NYHA≥Ⅲ级患者的NT-proBNP、CK、CK-MB、HBD、LDH水平明显高于NYHA<Ⅲ级的患者,表明上述指标与HF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密切关联,可用于HF的病情评估,结果与相关报道[18]一致。HF患者容易出现心肌梗死、死亡等不良预后,本研究显示,预后不良患者的NT-proBNP、HBD、LDH、CK、CK-MB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提示上述指标可为HF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LDH、HBD、CK、CK-MB与HF患者NYHA分级及不良预后均呈正相关,进一步表明上述指标的联合检测在HF病情及预后分析中有较高价值。

综上所述,NT-proBNP、LDH、HBD、CK、CK-MB联合检测可为HF诊断提供依据,并可用于HF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细胞膜分级心肌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分级阅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细胞膜色谱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宫永宽:给生物医用材料穿上仿细胞膜外衣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