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可扬的版画在拍卖市场的表现分析

2020-04-28 11:16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流行色 2020年1期
关键词:拍卖会估价拍品

周 涛(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 200444)

过去二十年,中国的艺术市场主要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大型展览的推介。艺术家获得社会声誉,再由艺术机构进行收藏,机构对艺术家们进行包装,举办展览和销售,再进入拍卖公司的视野。殷双喜教授总结:“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家进入市场的范式。”近些年,市场拍卖的主动性更加强烈。所以拍卖已经成为艺术市场上很重要的部分。版画具有复制性的特点,张张都是原件,以签署标记证明不同。所以在拍卖市场上可以出现同样的作品被交易很多次,但买卖双方并不相同的情况。本文因此可以对杨可扬先生的作品价格做多次对比。

一、杨可扬先生与他的版画

杨可扬(1914—2010),原名杨嘉昌,笔名A 扬、阿杨等,浙江遂昌人,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的杰出代表,著名版画家、美术出版家。其长达七十余年的从艺历程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中不可多得的生动侧影,既是“从抗战到新世纪”多个时代发展样态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重要的塑造者和引领者。

杨可扬先生的版画有很强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题材紧随时代步伐,线条粗壮有力,画面颜色鲜明,造型刻画深入,留下独特的刀痕与木味,极具现代主义风格。沈柔坚曾概括杨可扬的作品:“以简朴、强烈、粗壮见长”。杨可扬先生比较长寿,创作过数经典。如《雷锋》《周总理肖像》《鲁迅先生》等,被大众熟知。

表 1 2013—2018年杨可扬作品价格分析 (数据来源于艺搜网)

二、艺术拍卖市场的波澜起伏

从艺搜网(www.ARTSO.net,数据截止到2019年6月)上的数据来看(表 1)。总体来说:杨可扬的作品价格并不贵,在2010年之前稳定保持在每件3000元人民币上下,藏书票保持在每件1000元人民币左右。2008年有过小高潮。2010年5月杨可扬仙逝,同年开始至2011年成交价也普遍翻升了一倍。到2012年的市场不够理想,大部分拍品都流拍了。2013年又来到了交易的小高潮,成交价格普遍在平均每件3万元左右。但是好景不长,在年底开始成交价格回落到不足每件1万元左右。2014年交易价格更是回落到2010年之前的水平。2015年开始估价回升到1万元以内,在2016年估价又翻了几番,部分拍品的估价超过10万元达15万,当然当年的成交量也很低。从2017年到近期,估价再次回落至1万元以内。如此过山车一般的价格波动也让投资者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些价格波动与当时的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以及人为操纵等错综复杂的原因息息相关。

三、有趣的对比分析

笔者发现,在对拍卖的结果分析中有些有趣的对比。如杨可扬1954年创作的《到治淮工地去》这件作品。在2011年11月27日,北京雍和嘉诚拍卖公司的纪念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八十周年李桦作品、收藏及油画作品专场中以25300元人民币高价成交。而在2013年12月16日,“2013秋季拍卖”中以9200元人民币成交。更是在2012年北京中德拍卖公司的第31期拍卖会上古籍善本专场中流拍了。三件一模一样的拍品,有着三种不一样的命运。

同样的例子还有,杨可扬1947年所作的黑白木刻版画《生活的倾诉》。在2011年3月22日,北京嘉德拍卖公司的25期拍卖会上古籍善本专场中,以6900元成交。却在2012年12月2日,北京雍和嘉诚拍卖公司2012秋季拍卖会中,中国现代版画专场里流拍了。虽然市场对该作品的预期估价已经由12000元降低到8000元,但是依然没有成功交易。

现在看来,2012年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确实波动了全球的神经。投资客们的资金从股市和楼市撤出,在艺术市场外围观望,大批资金突然在2013年流入艺术品市场。Artprice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ThierryEhrmann所预测并陈述的那样,2013年无疑是拍卖历史上成绩最好的一年。艺术市场在2013年上涨了15%(Artprice全球指数)。正是全球化的需求推动了整个市场的繁荣。俗话说:“泡沫暴涨得有多快,就暴跌得有多快!”国内在2012年底实施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腐措施之后,也对艺术市场有很大的影响。

在拍卖市场中通常有同一件拍品多次被拍卖的情况。举例杨可扬在1962年创作的套色版画《浦江月色》这件拍品,下面有签署“李特克同志指正”的字样。在2012年6月1日,北京雍和嘉诚2012年春季拍卖会上,以36320元人民币成交。却在2013年5月5日,北京鸿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2013春季拍卖会上再次出现,最后成交价格为32200元人民币。更是在2016年11月13日,北京启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2016首届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上,爆出了估价15万人民币的天价,最终流拍。四年中这件作品三易其主。估价在2013年上涨了近3倍,在2016年更是上涨了19倍。这背后的逻辑让人无从猜测,也许这位买家看中了这是杨可扬先生送给德国著名策展人格哈德·波麦兰茨·李特克的作品,从中看到了中德文化交流,是中德友谊的见证也未可知。无论怎样,版画的增值并不是那么容易。期待这件拍品下一次问世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四、增值与贬值

在2003年1月11日,北京中国嘉德拍卖会的74期周末拍卖会的书画——版画专场,杨可扬于1955年创作的套色版画作品《农村之冬》以4150元人民币成交了。该作品曾经在《第二届全国版画展览会作品选集》画册中出版过。本件拍品有A.P(Artist Proof)标志,意味着是艺术家自己留存的作品,品相差一点,有霉斑。

同样的作品在2013年12月6日,北京雍和嘉诚拍卖会的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的中国现代版画、名家水粉水彩、宣传画专场,以8050元人民币成交了。这副作品比之前那幅保存的要好,没有A.P标志,成交价约是10年前的1.9倍。

按照国家统计局给出的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推算,2013年8050元相当于2003年6019元的购买力。相比2003年的4150元,作品增值了31%。

但2013年的经济专家也指出由于央行在当时超发货币,使人民币对外增值,对内贬值。导致2013年10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2005年的576元。再代入2003年至2005年的CPI换算之后。这个价格在2003年相当于4410元人民币。相当于经过十年之后,这件作品增值了6%。算上之前作品有瑕疵而打的折扣,这幅作品可能还贬值了。这个结论也同样具有参考性,但是很消极。

计算公式如下:

[新价格×576/1000÷(1+2005年涨幅)÷(1+2004年涨幅)-旧价格]/旧价格 =上涨的幅度

[8050×576/1000÷(1+1.8%)÷(1+3.9%)-4150]/4150≈6%

2004年CPI选3.9,2005年CPI选1.8。

五、版画市场的蹭热点

2006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2005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在“民族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场”上将杨可扬1944年创作的黑白木刻《贫病》《孤儿寡母》和《盲丐》三幅作品总共拍出8800元人民币。但是在2012年,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在2012秋季文献邮品钱币拍卖会“纸杂文献—文物商店海外分店旧藏”专场中,仅拍到了230元。虽然这三件作品图像一样清晰,更有岁月沉淀的美感。看来在特殊而有意义的日子里,版画市场确实可以 “蹭热点”。

六、令人惊喜的网上拍卖

在今天,拍卖活动也有了互联网平台。在拍卖网站上,拍卖的时间会持续多日,买家自助加价,也可选择网络代理加价(就是自动加价)。之后用支付软件直接支付,邮寄到货。十分方便,也降低了流拍的概率。而且根据孔夫子拍卖网(www.kongfz.cn)目前的数据来看,网络拍卖的效果还不错。2017年杨可扬的藏书票的价格普遍在2000元人民币上下的价格成交。还有一副创作于1962年的《海岛渔村》套色木版画以50元起价6740元人民币成交。这件拍品虽还比不上2015年,在浙江西冷印社拍卖公司的20700元的记录。但在拍卖行情不理想的近几年,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结语

通过对杨可扬先生的作品拍卖价格研究,推出结论:版画的价格目前还没有太高,收藏门槛低,适合大众收藏。但目前国人对版画还存有误解,认为版画是普通的印刷品,所以导致价格不高。这需要版画人更努力的地加强宣传推广,期待未来的广大群众对版画观念的改善。未来的艺术品市场很难避免投机性的投资导致的价格波动,还是希望收藏家对于收藏版画作品是从欣赏跟爱好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让艺术市场真实地繁荣起来。

猜你喜欢
拍卖会估价拍品
房地产估价中房地价值分配探讨
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成交价格的关联因素分析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疯狂编辑部之拍卖会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广东崇正2017年春季拍卖会
8《富春山居图》:估价500亿的名画如何颠沛流离600年?
GB/T 18508—2014《城镇土地估价规程》标准更正启事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前50名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