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生岳速写教学探析

2020-04-28 11:16黄靖涵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0072
流行色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神速写人物画

黄靖涵 (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072)

顾生岳作为著名的浙派人物画代表画家,他也是中国美术学院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和方增先、周谷昌、李震坚、宋忠元等共同构建了浙派人物画的大厦。作为老师,顾生岳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勤奋,从毕业后留校直至离开教师岗位的数十年间,他始终兢兢业业,凡事亲历亲为,在速写教学中他特别强调传神,总结并提出了“情”“意”“活”“速”四字要诀,积极倡导和实践了“慢写、速写、默写”的教学方法。成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造型教学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之一,对美术学院素描教学改革起到了理论引领作用,极具实践价值。①为中国画系建立了系统且完善的教学体系,奠定了中国画教学的坚实基础。往后数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才辈出,顾先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功绩。

在教学中,顾生岳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人物画专业造型的基础造型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很大成就。顾生岳在教学中将西方素描、速写与中国人物画专业相结合,以线为主,并加以结构、解剖等西方科学知识,灵活运用传统中国化的笔墨语言。顾生岳提出速写是磨砺人物造型基本功的最好方式,积极倡导和实践了蔡若虹先生提出的“三写”②,即写生阶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慢写,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的观察能力和精确的描写能力;速写阶段,是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概括能力的重要阶段,主要是针对任务对象的外部特征,以此达到描写的传神;默写阶段,此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与形象思维相适应的造型能力。顾生岳以这种训练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窍门,受益匪浅。

“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至于深则有不能相同者矣。”③由此可见“传神”在人物绘画中的重要性,所以画家在观察和描绘对象时,只有从“神”处着手,才能抓住本质,抓住整体,才能赋形以生命。④顾生岳根据他个人的实践体会,提出要达到传神,必须在动情、立意、活画、求速四个方面下功夫,即“情”“意”“活”“速”四字要诀。

这里所讲的“情”,就是动情,指的是要带着感情,带着对于绘画的那种激情去画画。众所周知,绘画创作是画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移植到被他所描绘的对象之中,感情与描绘之物相结合,从而引发和创作艺术形象的过程。这也是顾恺之所说的“悟对通神”“迁想妙得”的过程。而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神”,实际上是灌注着画家自己的感情与想象。速写中最忌讳的是个“冷”字,如果我们把所描绘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没有生气的模型,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冷冰冰的,无法让观者感受到艺术的生命了。从顾生岳的许多作品中,尤其是他自己也比较满意的作品,我们不难从中看他的作品常常是在激情下绘制完成的。如顾生岳那张《云岗石佛》(图1)的速写,这是1977年他在去云岗石窟参观时画的,这虽说是一张静态的佛像,但是当时他确实是在被这些恢宏博大、充满精神力量的杰作所震撼的激动的心情下画完的,在这张作品中佛像神秘莫测的微笑和那种平和的内在美,都被他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意”指的就是立意,是指画家在作画之前,必须要对所画的内容有所思考,做到胸有成竹、意存笔先。这一点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是要认真观察分析所描绘对象的内心世界在其外貌特征上的反应,“眉目传情”,“愁容满面”等这些都说的是人的内心情感在其面部的表现,即为表情,而性格特征也往往在表情中流露出来。当然除了面部表情,人的双手、衣着打扮、发须样式以及动作和姿态都是表达其社会属性和性格气质的重要依据,画家如果能在上述这些细节中下功夫,传神就不在话下了;第二则是要考虑表现方法,在对所要描绘的对象形神特征有了大体的认识之后,接下来画家就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出,什么地方需要强化,什么地方需要减弱或者舍去等,这样有时最后的完成效果甚至会比原来设想的好很多。比如顾生岳的那张《小商贩》(图2),是他去吐鲁番写生时在集市上遇到的一个卖哈密瓜的商贩,我们从他的动作和眼神中就可以感受到那种常年做买卖走江湖人所常有的精明和灵活。

“活”意思是要“活画”。大千世界绚丽多彩,芸芸众生千姿百态。画家应该到真实的生活之中去画速写,在画画时,不能完全按照课堂作业的方法,仅着眼于解剖结构的训练,而不去探究千差万别的人物表情,则辜负了大自然和生活的赐予,这样一来很难把生动的神情捕捉下来,更别说达到传神的目的。画家在作画时,可以主动采取一些措施,使其所描绘的对象神态自若、天性萌发,要抓住其瞬间即逝的微妙表情和动态,从而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神采。顾生岳采取的办法是一边画画,一边和所画之人聊天,以消除被画之人的紧张的心情和动态放松。就像他在画《大师傅》(图3)时,当时是在陕西晋阳的一个招待所的炊事房里,一些年轻的炊事员都围在他身旁看他画画,他边画,周围的人边和他开玩笑,说什么“老头子这下子可以上北京看毛主席了”,还有“让我做做好事,把他缺的牙给补上去,这样毛主席看了会更喜欢”等,所以整个画画的过程中,这位大师傅一直处在乐呵呵的状态之中,画家便将他这种乐呵呵的神情捕捉到,呈现在纸上。

“速”,即“求速”,说白了就是画画的速度要快,“能以数笔勾出而神灵活现”。《芥舟学画编》中有这样一段话:“观人之神如飞鸟之过目,其去愈速,其神愈全。故当瞥见之时神乃全而真,作者能以数笔勾出,脱手而活现,是笔机与深理凑合,自由一段天然之妙也。”这里的数笔就是所谓快速作画,没有这种能力,就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把全而真的神情抓下来。顾生岳在长期速写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速度是作品能否传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学生想达到画得快,就要首先画得多,其次是要培养默写能力,还必须善于抓结构要点。他认为排除局部细节,突出基本结构,用概括的几何形体去观察和掌握人体结构要点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例如在塑造面部结构时,如可以抓住额丘、颞颥骨、颧弓、咬肌、口轮匝肌、下颚和五官等几个几何形体(图4)。⑤当然仅仅抓住这种大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局部,如五官特征、手的动态等。只有掌握了人物的结构要点特征,抓住形神特征,学会取舍,才能够快速地画出形神兼备的人物速写。

无论是速写中的人物形象素材,还是创作中画面的人物,其实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个体,顾生岳一直信奉:艺术的生命力源于生活。⑥如果离开了生活,就会变得十分苍白。顾生岳强调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因为生活中有丰富的内容,饱含着人们生活的故事,无论写生还是创作,都是生活和艺术可连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提炼,所以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速写教学和工笔人物画一样,是顾生岳教育生涯的重要内容,几乎每一个学习画画的学生都是从速写中认识顾生岳的,他五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总结,对美术学院的速写教学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就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都曾说过:“我们这一代都是看着顾先生的速写临摹而成长的。”⑦他还写了许多教学的理论文章和书目,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顾生岳有着极强的使命感,从他毕业留校任教到光荣退休,在近四十年的教学岗位上,从刚毕业在的素描教研组的五年,再到后来的中国画系,他始终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第一要义,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终身奉献。在其从教生涯的前三十年,在中国画的造型基础课程改革过程中,他从传统中国画的造型规律出发,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和创作实践,探索出适合现代的中国人物画造型规律,并画了大量示范作品,逐渐形成中国画“专业素描”,建立起独特的人物画教学体系,为浙派人物在五六十年代初期探索和改革开放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一教学体系的确立,还对全国许多院校的素描和国画教学改革影响深远。

注释:

① 陈琦,顾生岳.传统·生活·时代——顾生岳先生访谈[J].美术大观,2003(03):6.

② 蔡若虹.蔡若虹美术论集[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140.

③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卷一传神[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1.

④ 顾生岳.美术技法大全:顾生岳人像速写[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2.

⑤ 顾生岳.美术技法大全:顾生岳人像速写[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51.

⑥ 陈琦,顾生岳.传统·生活·时代——顾生岳先生访谈[J].美术大观,2003(03):7.

⑦ 唐勇力.感受顾生岳先生的工笔精神[J].书画艺术,2010(01):11.

猜你喜欢
传神速写人物画
《青年速写·归》
钢笔速写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蹲连”速写
捕捉精彩,描写传神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