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市理念下关于城市公共健康问题的探讨

2020-05-05 02:15王志新
山西建筑 2020年9期
关键词:经营理念发展

王志新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56)

0 引言

在我国持续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大趋势下,现有经营城市实践已经取得一些效果,但将城市公共健康问题置于经营城市理念下的研究相对较少。

1 经营城市的概念

经营城市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土地资本和建成环境等物质要素和城市文脉、历史风貌等非物质要素,即对组成城市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资本、人力资源资本和其他相关的社会资本等进行集聚涌现、重组生成和运营实践。将城市中可以用来经营的各类资源进行分类并做资产化评估,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促使城市良性发展。具体包括三大特点:其一,可供经营的资源包括城市中所有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其二,强化在现行的国家、地方的经济政策指引下用经济杠杆来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调控;其三,“经营城市”理念是在城市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2 城市公共健康问题在经营城市理念下的全新理解

基于经营城市理念,城市的公共健康问题有了全新的解决系统和解释方法体系,形成一个解决城市公共健康问题的闭环。以地方政府的主体,通过吸引运营机构和投资机构确定资金的来源,保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降低经营城市的风险。结合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对城市资产进行运营,利用不同的运营方式来对不同的资源继续整合,梳理出与城市公共健康相关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关的科学论证,最终委托设计、施工、交付使用,并进行健康影响评价,反馈作为经营城市的外部条件(如图1所示)。

经营城市理念可以将城市公共健康的多项影响要素在同一层级进行影响评价,特别是对城市资产的利用和开发,对评价城市公共健康水平有重要借鉴意义。

3 经营城市理念的变化对提升城市公共健康水平的作用

3.1 传统模式的经营城市

传统理念下的经营城市的重点是获取城市建设的资金,以长沙市的经营城市案例来说,21世纪初,当时城市中心区的五岭广场开发建设预算在8 000万元左右,但是地方政府几乎是没有资金投入。自广场开工建设以来,政府多次表明将其打造成新的城市中心的决心,导致广场周边地价不断走高,最终成功筹集到了启动和周转资金。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城市经营模式中,土地资产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开展经营活动,产生资产的良性循环,进而转化成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见图2)。

其运转模式如下:

1)城市政府把从城市经营所得一部分资金收入用来城市建设,其余的资金返还给土地银行,作为土地银行启动的资本金。

2)政府获取土地储备的资金来自土地银行,通过土对土地的“招拍挂”等形式获取资金收益,其中一部分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资金,另一部分再次返还给土地银行。

3)土地银行主要是依靠经营城市所得的收益、相关资金来往以及利息差来维持。这类模式是我国过去城市经营的主要模式,但近年来其中的不可持续性凸显,例如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财政难以长期维持等。

3.2 多元化的经营城市模式

经过我国城市多年的城市发展实践,城市经营理念在底层逻辑上发生了转变。以广州市的城市经营为例,就充分体现了以城市公共健康水平提升为基本追求的经营理念,始终把公众的利益,特别是健康利益放在首位,政府摒弃了过去单纯获取城市建设资金的做法,开始从全局角度考虑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最终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同感,通过加强管理出效率、通过精心经营出效益,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公共健康水平的目的。将城市公共健康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形成服务型城市居民的经营城市模式,促进经济增长、生态优化,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见图3)。

其运作模式如下,基于城市公共健康的需求来进行城市经营的多方面活动,纳入多种影响因素(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与高效分配,打破原有的经济利益至上的模式,从多方面来衡量城市发展的水平,做到以人为本,突出对人以及人的健康的重视,让城市经济得以增长、生态得以优化、社会得以发展、文化得以传承,进而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

4 结语

经营城市在我国进行了多年的实践,在大多数时期都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但在现在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大趋势下,还需要集合城市的公共健康做到下面两点内容:第一,需要在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扩大新型城镇化对提升城市公共健康水平的积极影响。第二,注重城市发展的综合质量,包括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降低过去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对居民公共健康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经营理念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