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桥创业集团:坚持“制造强国”的目标不动摇

2020-05-06 09:35牛方
中国纺织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霞纺织防控

牛方

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中,位于山东邹平的魏桥创业集团一直以来都是传奇般的存在。产能大、品质高、品牌响,名副其实是一家威震四方的龙头企业。疫情发生之后魏桥便立刻意识到这次疫情的性质,第一时间带头捐款,第一时间组织员工安全生产,第一时间调整产能应变......魏桥的传奇就是这样随着时代的节奏一步一步炼就。

《中国纺织》连线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红霞,深入了解魏桥面对此次疫情的积极应对与经营思考。

#我相信#

风雨之后才见彩虹,一切困苦磨难终使人们变得更加强大,中国纺织工业必将砥砺奋进、行稳致远。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红霞

积极应对 科学管理魏桥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纺织》:对于像魏桥这样体量庞大的制造业龙头企业,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当下经营生产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红霞:受疫情影响,魏桥集团纺织板块比原计划推迟十天复工,企业各项成本增加,产量受到一定影响,有的订单延迟交货,个别订单有转单现象,新订单有所减少。

当下企业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下游。受疫情影响下游中小企业复工率低,复工缓慢,下游需求减少,传导至上游影响产品销售。但是我相信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下游中小企业的逐步复工,这一问题也会有所改观。而且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出台了许多帮助企业过关的政策,比如免除所有车辆收费公路全部通行费的政策,畅通了原采物料和产品的运输,诸如此类政策都实实在在地让企业获益,对稳定企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纺织》:作为世界500强企业,魏桥集团拥有38万员工及家属,面对突发的疫情集团是如何应对的?

张红霞:为了高效应对疫情,集团迅速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把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集团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稳定生产。信息中心开发了“疫情防控人员信息统计”模块,利用大数据对员工信息全面收集摸底排查,每天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确保每一名员工信息不漏报,加强人员进出管理,做好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加强食堂就餐管理,减少人员聚集;加强内部流程管理,科学安排人员有序作业;加强后勤管理,安排专人定时对宿舍区和生产区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引导职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多方措施,实现了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保障了38万干部职工及家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纺织》:随着复工潮的到来,集团的开工情况如何?对于2020年整体经营形势您如何预判?

张红霞:魏桥集团的铝电板块一直是连续生产,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持了稳定正常生产。纺织板块根据各级有关规定,推迟到2月10日正式复工,通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做到了战“疫”与开工两不误,迅速在短时间内恢复到了放假前的产能状态。

2020年的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绝大部分企业春节延长,再加上居民消费下降,物流不畅,势必导致需求不旺,不管是企业还是全行业,都难免受到影响。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消除,企业也会尽最大努力地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

积极调整 勇担责任魏桥的格局与精神

《中国纺织》:疫情来的猝不及防,为了尽量减少疫情的影响,集团做了哪些策略调整?随着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后续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恢复增长或寻找新的增长点?

张红霞: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集团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各级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生产,保持了生产经营的稳定健康运行。同时,充分利用电话和网络资源,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力度,确保产品销售畅通,保持各项业务的稳定增长。

为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春节前后,结合企业实际,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内部管理改革,在各工业园实施大分厂制,对管理架构进行优化组合,使管理干部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机构更加精简,人员更加高效。

把各类设备的先进性能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去年底建成投产的绿色智能一体化生产线,从纺到织,全部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并配以强大的大数据平台和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智慧化”“在线监测信息化”“制造过程绿色化”,努力创造最大效益。

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各类科研成果,搞好科技成果转化,争取在智能面料、智能服装方面有大的突破,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上走在行业前列。

继续加大品牌培育力度。“魏桥”品牌连续16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19年成功跻身世界品牌500强。下一步,集团将在保持“魏桥”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努力把“嘉嘉家纺”和“向尚运动”培育成家纺和运动服装领域的知名品牌,向品牌要效益。

《中国纺织》:疫情发生以来,魏桥第一时间捐款3000万元,据悉这是山东慈善总会收到的第一笔捐款,也是山东民企中最大的一笔捐款。同时在纺织行业内,魏桥也是率先发起善举的企业,为行业带了一个好头。魏桥的这份毅然与果断从何而来?

张红霞:长期以来,魏桥始终坚持“为国创业、为民造福”的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创造财富,为人民谋求幸福。这份深入血液的企业责任感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本源。

为支持抗击疫情,集团于1月27日率先向武汉、山东和滨州慈善总会捐款30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和对医护人员的补助。1月28日,集团紧急组织生产6万只民用口罩,捐赠防疫一线。为了应对防控一线对防护用品的迫切需求,集团旗下的山东向尚服饰文化有限公司克服原材料紧缺、物流不畅、人员紧张等重重困难,紧急转产口罩、防护服和隔离衣,仅几天时间就实现了日产口罩5万只,日产防护服、隔离衣1000多套件,紧急驰援抗疫一线。1月30日,集团下属公司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向威海市环翠区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同时,集团发动员工积极捐款,短时间内共有7万多名员工直接向邹平市慈善总会捐款200多万元。集团董事长张波还克服重重困难,从德国采购回一批医用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价值20万欧元的医疗物资。集团驻海外机构多渠道寻找急需的医用物资,分别从泰国、印尼采购了200多万只医用口罩,有力地保障了当地医疗需求。企业始终认为,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越是危难面前,越要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应该发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未来,魏桥仍将继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倾情回报社会。

《中国纺织》:这次疫情无疑对每个企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一个多月来,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面对这场意外的大考,您对行业、企业发展有着怎样的思考?

张红霞:这次疫情的发生及应对使我们更加充分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办大事的優越性,更加充分地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良传统,更加充分地体会到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力量。

在这次大考中,中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优势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中国纺织工业产业链最完整的优势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不管是人员、设备还是原材料,都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支持,很多纺织企业都能在短时间内紧急转产国家紧缺的医疗物资,能够满足国家和人民需要。

未来,全行业应该继续坚持“制造业强国”这一目标不动摇,让科技武装行业,让创新驱动发展,使“纺织强国”变得更强!

猜你喜欢
红霞纺织防控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请你帮个忙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乌鸦喝水》中的“想”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