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加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2020-05-06 08:58盛长军
家长·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体育改革

盛长军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在当前教育领域显得特别突出,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也为小学体育教学教育指明了方向。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高度重视,促进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这些改革在教育领域是比较深刻的,也反映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地落地生根,小学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健康为教学指导思想,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初步接受教育知识的初始时期,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提升的时期。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小学时期的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促使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将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促使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将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势不断发挥出来,积极强化小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全面、准确地参与到各项体育运动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来积极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下面就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基本策略。

一、小学体育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

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都要以相应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行为的引导方向,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精准完成教学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始终紧紧围绕预定的教学环节和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并且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方式和教学任务做出适当的优化和调整,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性,让学生充分地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促使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不断实现提升。

此外,小學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将体育课程教学魅力充分地展示出来,实现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不断提升。这样也便于发挥小学生在体育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总而言之,小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是让小学生能够对基本的体育技能有所掌握,实现小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取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

二、注重发挥小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来为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小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这样才能实现构建高效化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也要加大对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力度,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充分地利用时间来从事体育运动,让小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牢固树立起终身体育的理念。虽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会为小学生安排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项目,不能过多地向小学生提出运动的要求,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心想法来积极运动,这样小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将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学生将体育运动看作做一个兴趣爱好积极培养,不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成果流于形式,这样对实现小学体育课程高质量的教学将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具有和谐性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要形成互相尊重、密切配合的教学氛围,通过这种举措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团结奋斗、乐于助人的品质,在教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要注重给予那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展示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信心。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促使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相应的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温暖以及体育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自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将那些内心消极的情绪转化为乐观、积极的情绪,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理念。

此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还让小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实现对生活意志的锻炼,培养他们团结协助、助人为乐的品质,尤其是坚强不屈的意志。在培养学生这些优良品质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也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让小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小学体育教师要与其他课程教师要构建起和谐的关系,在体育运动项目与学生之间也构建起和谐的关系,这些对小学生提升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具有良好的正向导向作用,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加全面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时做出相应而定的改变,不断注重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这样就能使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保持一致,让小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这样来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让更好的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为小学生强化体育运动、激发体育运动兴趣、参与体育运动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小学体育改革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