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刺联合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2020-05-08 05:49王海燕张相锋
河北中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雷火毛刺带状疱疹

王海燕 张 军 张相锋

(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脑病科,贵州 遵义 56300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继带状疱疹皮损后出现的并发症,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而引发的剧烈疼痛,主要表现为皮损部位遗留有顽固性神经痛,呈刀割样、烧灼样,沿神经放射,常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态、睡眠及生活质量。研究表明,PHN的发生与人体免疫力、年龄有很大关系,往往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可以预见PHN的发病率也会逐年增加,因而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2018-01—2019-01,我们采用毛刺联合雷火灸治疗PHN 3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PH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66.17±8.11)岁;病程1.5~21个月,平均(76.13±8.95)d。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3岁,平均(65.41±7.67)岁;病程2~20个月,平均(78.26±6.72)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①既往带状疱疹病史,临床治愈后遗留有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②患病区域出现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或同时伴有色素沉着;③疼痛多呈刀割样痛,或闪电样发作痛,或紧束样疼痛,或持续性烧灼痛;④患病区域可能出现因神经受损带来的不适感,如瘙痒、蚁行感、紧束感等;⑤伴有情绪焦虑抑郁,心理负担重。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PHN诊断标准;②病程不超过2年;③年龄45~75岁;④发病部位为胸胁、肋、背部者;⑤入组前1周未经过任何治疗者;⑥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完成课题者。

1.2.3 排除标准 ①就诊时疱疹未消失者;②合并重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③畏针、晕针或因其他情况不能坚持治疗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毛刺联合雷火灸治疗。①毛刺法: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患部皮肤,对疼痛区域常规消毒,选用0.25 mm×25 mm毫针,沿肋间神经走行进行浅刺,针尖朝疼痛区域中心方向,针刺时针尖与皮肤呈15°~30°夹角快速进针,刺入0.8~1.0寸,要求针体刺破皮肤但不进入肌层,沿皮下透刺,两针之间距离约2 cm,根据患者疼痛面积决定针刺数量,留针30 min,每日1次。②雷火灸法:留针过程中选用赵氏雷火灸条(重庆市渝中区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生产),点燃对患部施灸,若患者疼痛较剧烈,则点燃2根艾条并排施灸,施灸时始终使灸条燃烧端与皮肤保持约5 cm距离,沿疼痛部位回旋灸10 min,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且皮肤稍潮红为宜,每日1次。

1.3.2 对照组 予常规西药治疗。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12]0.5 mg,每日3次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27)0.3 g,每日3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程度评价 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疗程后的疼痛程度。疼痛VAS将疼痛程度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进行评分。

1.4.2 疼痛开始减轻时间 观察记录2组疼痛减轻30%及以上所需要的时间。

1.4.3 睡眠质量评分 2组治疗前后患者根据自己睡眠质量评分,0分代表无法入睡,无睡眠,10分代表状态较好,睡眠质量最好[4]。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结合疼痛VAS评分,制订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疗效指数≥95%,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疗效指数≥70%,疼痛显著改善;有效:疗效指数≥30%,疼痛改善;无效:疗效指数<30%,疼痛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比较 见表2。

组 别n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307.50±1.555.46±1.01∗△3.40±1.12∗△对照组308.22±1.506.17±2.32∗3.80±1.06∗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由表2可见,治疗1、2个疗程后,2组疼痛VAS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2组疼痛开始减轻时间比较 见表3。

由表3可见,治疗组疼痛开始减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组 别n疼痛开始减轻时间治疗组302.30±0.25∗对照组303.57±1.4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4。

组 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03.30±0.258.10±1.06∗△对照组303.17±0.446.46±1.2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4可见,2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目前,PHN的发病机制仍待进一步明确,多数认为是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潜伏在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活化、增殖,引发感觉神经节的炎性改变,是外周神经受损的结果[6]。西医治疗PHN主要是药物、神经阻滞及物理疗法等。临床常用的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辅酶,具有营养神经功能,能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加巴喷丁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药物[7]。西医治疗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副作用大,并不具有治疗优势。相比之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PHN方面有较好疗效,其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毫针刺法、火针、电针、艾灸、拔罐、梅花针刺络放血、穴位贴敷及综合疗法等[8-10]。其治疗方法虽多样,但治疗效果却参差不齐,故寻求一种简便有效,患者易接受,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加重患者痛苦的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范畴,又名“缠腰火丹”“蜘蛛疮”等。PHN主要是由于疱疹期邪毒炽盛,经络受损;或疱疹期过后余毒未清,气血瘀阻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或年老气血亏虚,经脉失养,加之邪气侵犯以致经脉挛急,气血凝滞,不荣则痛所致[11-12]。基于PHN病因病机,其治疗关键在于疏通受损之络脉以止痛,畅达瘀滞之气血以濡养肌肤,采用针灸治疗可达到以上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PHN具有见效快、止痛效果好、缩短疗程的作用[13]。毛刺属传统九刺之一,是浅刺皮肤的针刺方法。毛刺法治疗皮肤病由来已久,且疗效确切。如毫针、皮肤针、滚针、揿针等均由毛刺发展而来,并在临床广泛应用[14]。《灵枢·官针》曰:“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PHN的发病部位在浅表的皮毛部,所以用浅刺使皮部经络得以疏通,气血运行调畅,肌肤得以滋润濡养,则通而不痛,荣而不痛。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针刺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代谢而减轻或消除其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15]。此外,毛刺的针刺深度只达皮下,刺激温和,很少产生痛觉,且毛刺法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引起轴突反应和节段反射,刺激血管扩张,从而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供血,进而营养神经,加快神经功能的修复[16-17]。“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可以补充针刺的不足,二者配合可起到协同作用而加强疗效。艾灸既具有温热作用,又兼具药物作用,既可祛除外邪,又可鼓舞正气,祛邪而不伤正,治疗PHN疗效显著[18]。艾灸治疗PHN,其原理有二:其一,《医学入门》记载:“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发散也。”可见,艾灸可引疱疹期残留毒邪外出,清除余毒,同时兼具补虚的功效;其二,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红外线辐射力、药化因子等对肌肤产生温热刺激,可直接或间接刺激神经恢复,同时激活细胞的抗病力[19]。本研究选用的赵氏雷火灸含木香、沉香、乳香、茵陈、川芎、干姜等中药,具有行气通络、温经活血止痛的功效,其药味多,火力大,渗透力和温煦之力更强,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强大热辐射能渗透到皮下及肌层,从而改善患病区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温经止痛的作用[20-21]。气血畅,瘀滞除,则通而不痛,荣而不痛。

本研究结果表明,毛刺联合雷火灸治疗PHN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口服西药组(73.33%,P<0.05),针灸治疗PHN疗效确切显著。此外,本试验还观察了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VAS、疼痛开始减轻时间及睡眠质量,以客观评判PHN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开始减轻时间方面,治疗组(2.30±0.25) d即可缓解疼痛30%及以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说明毛刺联合雷火灸治疗PHN起效更快;睡眠质量方面,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疼痛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使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毛刺联合雷火灸治疗PHN疗效确切,且能更快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针刺和艾灸配合相得益彰,既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缩短了病程,故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雷火毛刺带状疱疹
电化学去毛刺试验研究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去毛刺机飞锤异常损坏原因与预防措施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新视域下金属切削毛刺控制技术实践运用探究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医者颂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