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家纺织服装园区树立典范

2020-05-09 03:34
纺织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纺织园区

他们集中体现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创新水平,为企业设计创新、品牌培育、人才培训和设计成果转化起到了引领作用

为持续提高纺织服装产业创意设计水平,促进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推动自主品牌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于2016年开展了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的创建工作。2019年11月19日,第四批试点园区(平台)予以公示,自此共计46 个园区(平台)先后成功创建,在聚集国内外设计资源、提升行业创意设计水平、有效服务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根据对44 家实体园区(平台)进行统计,目前入驻的纺织服装设计机构共6100 家,入驻纺织服装设计师约1.6万人,网上签约设计师约1.8 万人,园区(平台)共服务2.9 万多家纺织服装企业,成功孵化品牌近9200 个。另外,2 家依托互联网聚集设计资源的创意设计平台,服务企业及商户约2.4 万家。

经过4年的创建和市场检验,46家试点园区(平台)集中体现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创新水平,为企业在设计创新、品牌培育、人才培训和设计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典型引领作用,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有力推动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素质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智慧型园区:加速智能制造的实现

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正在加速融入纺织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助推器,以往生产要素的生产竞争方式正在转变为科技实力的综合竞争,未来纺织服装产业不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带有高科技产业特性的技术密集型、创意密集型产业。

近年来,自带创新属性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平台)通过对新技术、新科技的引入使用,为入驻企业、品牌及设计师提供了寻找商贸合作机遇的新途径。北京的“北服创新园”推出了WTREE GUIDE(梧桐时刻)智能管理APP,是聚集设计师(品牌)、渠道、买家、SHOWROOM、展会、时装周信息,致力于推广中国本土优秀新锐设计师和先锋设计力量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青岛“东方时尚中心”的智慧园区为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通过“云端”创业,让入驻园区的设计师和企业把整个创业平台都搬到云端,工厂、团队、客服、物流、财务服务一应俱全,实现了智慧工作方式。

在推动智能制造实现企业柔性生产方面,山东“迪尚智慧时尚生活方式集成创新平台”通过中国服装数字化研发中心的建设使用,中心数字化服装设计和3D 建模基础研究完成,实现了设计源头数字化,在生产和销售环节推广应用。同样关注于智造,江苏“常熟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引入了志远智赢智能工厂示范项目,提供柔性生产线、候鸟设计师孵化、共享制版打样平台、设计师品牌集成店、国际流行时尚款式快反零售、个性定制体验中心、大数据集成展示中心等功能,打造常熟服装产业新制造的标杆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在电子商务上取得不俗成绩的山东“韩都衣舍互联网二级生态品牌运营平台”在商业智能化发展上持续发力,已覆盖韩都衣舍平台的全业务领域。通过升级智能化客服中心、打造柔性化供应链体系和6 万平方米自动化仓储物流中心等商业智能系统,平台不仅提升了内部的协同沟通效率,更提升了与生产供应商、快递等外部部门的协调速度,使平台内企业与上下游更加精准高效地对接,实现了服装快速返单、当季生产、精准生产、柔性协同的生产模式。

生态型园区:以创意设计提升行业价值链

各园区(平台)聚焦服饰文化挖掘与创新设计力量,着力引入国内外优质创意资源。通过强化人才服务机制,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设计水平居全国前列的时尚设计机构和人才,为品牌与设计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发展空间。同时,园区(平台)不断完善产业链的上下游对接,打造时尚产业生态,用设计的力量助推产业升级。

“北服创新园”依托北京服装学院在时尚领域的优势,不断挖掘服饰文化内涵,携手“新中装”中心发布新中装礼服体系,致力于传承新中式美学文化及生活方式。此外,“北服创新园”在推广“新中装”之时,山东“纺织谷”依托青岛纺织博物馆的运营,充分发挥自身在百年文化、产业积淀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围绕文化与产业,迅速与园区纺织设计、创意、科技、旅游等业态融为一体,推进纺织主题博物馆建设及“上青天”产业联盟落地,把产业赋予文化内涵。

创意设计是行业价值链的重要版块,更是园区(平台)定位落地的重要引擎。对此,各园区(平台)以系列时尚活动,倾力塑造自身设计氛围和时尚话语权。而在时尚氛围营造上,“751D·PARK 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注重保护留存的工业资源特色,将工业遗存与科技、时尚、艺术、文化紧密结合,因其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吸引了大批艺术创作者,园区内的旧厂房被逐步改造为艺术创作室、画廊、时尚创意店铺、餐厅酒吧等,成为感受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地标,该园区每年举办的文化创意活动达到500 余场,更是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等活动的核心发布地。

此外,各大创意设计园区(平台)积极引入创意资源,浙江“余杭艺尚小镇”注重引进高端设计类人才,已引入加拿大设计师ROZE、中国织锦艺术大师李加林,金顶奖设计师张肇达、王玉涛、李小燕、张继成,中国十佳设计师刘思聪、肖红、施杰、刘奕群等一批业界知名人才和新锐设计师。湖北“红T时尚创意街区”在强化设计研发、吸引人才集聚、培养一流创客青年团队的过程中重视行业顶尖人才、企业的引入。街区签约金顶奖设计师潘怡良(台湾)成立研发中心,同时还签约黄李勇、黄皆明、乔丹等十佳设计师,凭借金顶设计师、十佳设计师的标杆力量,带动园区本土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提升,打造原创设计品牌。

品牌型园区:硕果累累带动区域品牌打造

经过多年积累,以打造创意设计研发中心、世界时尚策源地为目标,园区(平台)聚集了一批服装企业和时尚研发机构,实现了一批服装创意设计成果转化,孵化培育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和有创新活力的原创设计师。园区(平台)的发展,不仅带动区域品牌的打造,更为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了中国创造的海外影响力。

品牌培育在各园区(平台)内硕果累累,通过资源整合帮助入驻的设计师及品牌成长发展,46 家创意设计平台已成功孵化品牌9000 多个。在众多品牌孵化项目中,来自宁波“创客157创业创新园”的GUKOO 果壳家居服项目具有一定代表性。项目于2015年9月进驻“创客157 创业创新园”,进驻后获得创业天使基金300 万元,并由博洋服饰集团创客导师进行专业培训及指导,2017年1月果壳团队孵化成功,正式并入博洋服饰集团。

得到市场眷顾的不仅仅是GUKOO果壳一家,山东“舒朗国际时尚创意设计平台”也建立起一套比较成熟的品牌孵化体系,推出的电子商务毛衫品牌“3:3 毛衫专家”、大衣品牌“风入松大衣坊”等系列新品利用舒朗的商业推广平台成功上市。目前,平台已和全国百货购物中心万达购物、北人集团、银座百货、南京金鹰等商业巨头达成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孵化品牌奠定良好的商业基础平台。

此外,位于湖北武汉的“红T 时尚创意街区”也不断强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资质条件,打造省级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已成功孵化了孚乐、蕴嘉、斯蒂芬妮等时尚服饰品牌。与此同时,“红T 时尚创意街区”引入并孵化了来自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世界各地的如ELLIATT、THREE FLOOR、self-portrait、REINEREN、N12H、LABORON、Manish Arora 等40多个独立服饰品牌,为其提供从设计研发到市场营销的无缝对接。

在区域品牌塑造上,各创意设计园区(平台)发挥了积极的品牌推动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2017年,常熟市将“常熟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园”提升创建为常熟云裳小镇,小镇以时装产业创意设计之都、中国服装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国新智造示范基地为发展方向,积极打造国内知名的时装设计中心,长三角服装电商营销、柔性智造一体化示范基地,成为常熟服装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引擎。“绍兴市柯桥区纺织工业创意设计基地”则在提档时尚活动、优化区域品牌影响力上不断蓄力,完成了具有柯桥特色的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发布秀、柯桥本地原创作品秀在内的“柯桥时尚周”各项活动,通过各类时尚活动的举办,提升了柯桥中国轻纺城作为国际纺织之都的整体形象和区域品牌影响力,推动柯桥时尚产业建设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创意设计园区(平台)发挥自身的时尚产业凝聚力,加大设计力量与品牌输出,与地区构建协同创新体,为企业、品牌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资源型园区:多策略链接企业需求

园区(平台)不断完善资源配套服务,广泛链接国内外的商贸合作、形象展示、产业链配套、产学研协作等企业发展所需资源,与园区(平台)内企业交流合作。同时,通过一系列商务对接和时尚创意活动,展开行业交流、商务合作、人才培训、品牌孵化等服务,为园区内企业、品牌、设计师提供新的商贸发展机遇。

在助力企业发展时,各园区(平台)围绕自身特点,链接资源的策略与方式也不尽相同。“北服创新园”2018年汇集了时尚设计师、企业、渠道、媒体、高校等多方位资源,举办了百余场活动,服务于设计师创新创业。“浙江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自2018年以来,在原有的中国美院、杭州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实践基地和设计师团队的基础上,新引入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院校入驻园区设立设计机构和实践基地,现中国美院常驻园区设计师群体已达30 名左右,与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园区(平台)积极开展与行业资源机构、专业院校的合作,通过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探索产业智慧成果转化,提升了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速度,促进成果产业化发展。此外,将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导入到园区(平台),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纺织服装供应链生态体系,解决企业运营痛点,已成为越来越多园区(平台)发展的共识。

“广州轻纺交易园”推出资源整合活动,定期邀请设计大咖、面料商、品牌商、贴牌商等进行面对面地互动交流,探讨行业最新资讯及对接资源,强化行业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形成有机的闭环生态链。而为加强产业对接,厦门“海峡两岸龙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不断完善时尚产业链条,园区以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原创为核心,打造了集面辅料供应、服装加工、创意设计、品牌孵化、互联网营销和物流配送等一体的互动型产业生态圈。

面对新国际化时代,单个服装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成本较高并且具有盲目性。园区(平台)利用自身设计、品牌、企业等资源,积极引入国际资源,有效促进行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国内纺织服装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了行业的研发设计及产品质量水平。

以“751D·PARK 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为例,依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米兰服装行业协会”“首尔服装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设立“国际设计资源整合中心”,直接对接境外优秀设计资源。同样,山东“舒朗国际时尚创意设计平台”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在美国纽约成立美洲研发技术中心,借鉴海外运作经验和管理经验,整合全球时尚设计资源,提升平台国际化管理水平和国内市场运营水平,树立中国品牌国际形象。

服务型园区:不断深化服务完善产业配套

各园区(平台)用心升级服务,在带动服装产业升级的道路上不遗余力。除了为品牌、设计师提供各类商贸对接、技术培训、时尚交流等服务以外,各园区(平台)还集聚包括财务、设计、贸易、广告、策划、展览、文创、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资源,并搭建了电子商务中心、品牌孵化中心、质检中心、品牌集合店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不断地优化服务管理,是“余杭艺尚小镇”打造国际品质的重要工作:一是制定个性化支持政策,出台政策对企业和个人的房租、产品推广、技术服务、创业活动等方面进行支持;二是拓展多元化资金支持,与建设银行合作成立资金池,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小镇时尚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三是提供定制式配套服务,迎合设计师实际需求,打造时尚发布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综合服务平台,并且优化仓储物流、引进投资管理机构、打造国内首个跨境电商“中央结算仓”,完善产业配套。

在深化服务过程中,“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创意设计平台”同样从三个方向开展工作:一是提供“保姆型”服务,做好保安、保洁和物业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二是提供“导师型”服务,全年开展培训指导、交流合作、各类设计培训数十场,培训人员千余人;三是提供“经纪人型”服务助力设计师和生产企业、市场商户的对接,加快濮院原创品牌与市场接轨。

而上海的“尚街loft 时尚生活园区”自建设完成后就一直致力于为中小服饰类企业服务,并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形成了一套具有园区特色的服务运营体系。为了更好地服务优质小众服饰设计师品牌,园区在提供服装制版、制作、技术工艺指导、产品检测,生产等服务的同时,还提供渠道服务,连通纺织集团线上“尚街loft 官方旗舰店”和线下“尚街loft 设计师集成店”,打破零售物理空间为年轻设计师提供更广泛的零售、展示平台。

除了自身硬件条件的提升,以及不断强化服务能力之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也是园区(平台)工作的重要抓手,是自身服务功能的完善与延伸。近些年,以电子商务平台、展示平台、设计师集成店、面料设计中心、质检中心等为平台依托,各园区(平台)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浙江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不断完善服务,先后引进浙江省家纺布艺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杭州市中小企业联盟等产业服务机构,以及产品质量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研发机构、设计众创空间,随着生产、商务、生活等配套的规划呈现,综合体对家纺布艺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彰显。

在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陕西“西咸纺织服装创新园”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2017年12月,设于园区内的国家级纺织面料服务平台——国家纺织面料馆(陕西分馆)正式开馆。目前有浙江、陕西等地35 余家纺织服装面料企业入驻,展出各类纺织面料3000 余块、服装300 余件,纤维、纱线50 余种,为当地纺织服装企业提供纱线、面料等方面的信息资讯。此外,2018年年初,园区和咸阳市人民政府、西安工程大学共同筹建了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陕西纺织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时尚创意中心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为当地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提供完善的平台服务。

工信部公示46 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名单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纺织园区
澳洋纺织
五粮液 国将·包装容器创意设计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2020-2021私人影院创意设计大赛展望
2019-2020’私人影院创意设计大赛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