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措施

2020-05-09 13:42何广申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物资采购施工企业措施

何广申

摘 要:纵观当前建筑行业发展大环境来看,建筑企业物资采购措施总体效果不佳,仍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升级。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详细地分析施工企业在该模式下的特点与实际定义来解决当前施工企业自身的物资采购与管理问题,为施工企业健康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模式;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0.008

1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施工企业的基本特征

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行业间的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施工企业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在愈演愈烈的竞争压力下,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并在物资采购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物资采购在具体的施工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整个生产活动的基础,且对于施工企业提升资金管理能力、优化管理质量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为有效提升自身的实际经济收益,大幅降低施工成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视程度。

供应链管理,指的是一种新的集成管理思想和方法,其在我国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还不成熟。另外,随着人民群众对于施工质量的关注度的提高,重视程度的大幅提升,要求相关施工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质量,逐步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为此,对施工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建筑业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有鉴于此,只有不断拓展资金链,提升各行业、各部门的协作能力,才能更好、更优地提升施工生产质量,达到国家与人民的预期标准。

(2)就产品特性而言,施工企业自身具有一定的不可重复性与多样性。对此,在进行具体的生产与使用工作时,需要不断细化、精化施工领域与设计环节,从而有效地提升施工企业发展质量。

(3)就经营方式而言,不固定性与时段性是建筑行业的又一重要特征。由于施工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使得其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极易产生大量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因为建筑施工永远处于发展过程,其自身往往不能直接进行逆转。为此,在进行项目施工工作之前,需要施工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建立健全完整的预警机制,从而更好地解决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企业对于设备、物资和材料的需求基本处于一致状态,为此,良好的物资供应链成为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工作稳定、有序地运行,而且能够行之有效的解决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临时出现的种种问题,为更好地提升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材料采购信息不对称

为优化自身物资采购能力,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施工企业往往在采购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采购信息进行了适当地隐藏与保留。与此同时,为充分展现竞争优势,材料供应商同样会进行供应信息留存,通过适当地保留来提高材料价格,从而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双方博弈的过程中,材料采购信息上不对称问题逐渐凸显,无形之间提升了整体的采购成本风险。除此之外,受制于供求关系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具体的物资采购工作时,若是对于采购质量的监管与把控效力不足,往往容易使得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受损,不利于更好地提升施工企业物资采购质量。

2.2 采购价格控制不合理

“项目”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的基本单位,当整体的物资规模与物资数量较小时,供需关系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且项目同样会随着供需关系的终结而正式结束。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往往处于劣势一方,他们不仅得不到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价格优惠与优质的商品服务,而且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会不断下降,不利于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3 管理模式相对分散

当前,部分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并缺乏系统的管理。为此,在物资采购方面,逐渐产生并扩张了大量漏洞。就具体的施工项目而言,因为采购人员会随着项目的变动而发生变更,不同项目中的采购工作差别较大,供应链条商品信息共享度较低,使得整体的管理工作极易陷入混乱状态,从而导致整体的施工企业物资采购陷入僵局,不利于施工企业健康发展与稳定运行。

2.4 招标管理不规范

招标采购工作是施工企业有效开展项目建设的基础,当前,招标采购不合理的问题频频出现,导致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高效开展存在较高的难度。例如,部分施工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工作时,单纯地依靠价格来选择供应商,并将其作为唯一参考。在上述错误的模式下,整体的物资采购供给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这对于供应商而言是极不公平的。因此,只有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材料供应商,以物资材料为导向,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施工企业物资采购质量,并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

2.5 材料价格波动大

物资材料价格往往容易因为市场变动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与波动。当价格发生变动时,供应商会立刻进行调整,对于长期合作的大客户而言,整体的供应价格与数量基本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就缺乏固定供货渠道与供应商的施工企业而言,其自身的生产成本将会因为材料价格的变动而发生较大变化,甚至会产生工期延长、项目施工质量下降等问题,对施工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

3 供应链管理下的施工企業物资采购策略

3.1 注重物资采购信息化的提升

当工程项目进行到施工阶段时,施工企业自身的物资采购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大幅提升,并且对于具体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时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需要施工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优化工作,通过有效地整合材料信息来切实提升企业内部工程部门、材料供应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协作性,以期有效地保障施工工作有序开展。除此之外,为有效提升物资供应质量与实效性,需要施工企业通过强化同供应商的联系来更好地掌握缺货信息、生产规划、生产材料信息、在途物资、运输安排和库存等内容,从而大幅优化供应链管理机制。只有形成良好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与记录问题的工作模式,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具体生产项目中的难题,并达到良好的发展局面。

3.2 形成统一管理局面,有效提升管理质量

在引入供应链的过程中,为全面优化管理质量,形成统一管理局面,需要相关施工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究其本质而言,整体的施工企业物资采购供应链以采购中心为核心,通过不断地延伸供应链来达到良好的合作局面。在供应链系统中,施工企业项目部通过采购中心进行物资计划的制定与下达工作,并且需要以项目运行中的真实需求为基础,合理地进行物资采购工作。为切实地提升采购计划的准确度与真实性,需要施工企业强化同供应商的联系与合作,从而实现及时供应、全面降低仓储成本、保证质量和价格最优的良好的局面,进行有效提升物资采购管理质量。

3.3 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以及进一步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在具体的物资采购过程中,需要充分借助采购平台的力量来不断优化、提升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真正做到从源头把关、全面优化建设质量与建设效果。在进行供应链建设过程中,健全完整的产品档案同样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产品档案,才能更好、更优地进行档案信息区分工作,能够有效区分原材料供应厂商,并真实有效地掌握实际物资采购情况,为更好地降低物资购成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不仅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也是一大重点。在供应链模式下,施工企业能够充分地了解厂商的折扣信息,通过统一招标来优化项目采购质量。

3.4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互相信任的关系

施工企业作为兼具物资采购管理能力与大批量采购需求的大客户,需要将科学、合理地分析物资需求放在工作首位。随着物资供应链平台的不断拓展与升级,施工企业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会不断得到强化,这为优化物资供应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5 材料价格管理

只有充分掌握材料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进行及时地调整与规划,才能有效地优化施工企业物资采购能力,从而切实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为此,需要密切关注国家发布的材料市场信息,通过收集与整合来拓展自身的信息掌握程度,实现材料价格的有效管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重心,在此模式下,需要施工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的采购管理水平,通过提升自身的信息分析系统和采购信息化程度来拓展发展空间,保证自身用料需求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满足,从而为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洋.供应链管理在施工企業物资采购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6):126-127.

[2]倪松.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3):45+79.

[3]潘莉.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11):40-41.

猜你喜欢
物资采购施工企业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新形势下医院物资采购资金管理模式的探讨分析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